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初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效提高自身素养的主要动力,培养初中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是检验我们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标志。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体育兴趣,要紧密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状况,转变教学观念,选择恰当、实用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学校交给我们的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 培 养 有效途径
  兴趣是人们探寻未知事物的一种积极心理倾向,兴趣是初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效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主要动力,培养初中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是检验我们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标志。兴趣对初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因而备受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并把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兴趣作为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本文将从这一理念出发,谈谈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使初中生真正明白上体育课的意义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是我们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和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初中体育教师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准确把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内在因素,让初中生准确理解德、智、体的辩证关系,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近期目标要力争做到“三好”,以健康的体魄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远期目标是上好体育,可以全面提高自身体育修养,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投身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样初中生就会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自主行动,并且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兴趣。
  二、要灵活多样、针对性地选择课堂活动内容,有效激趣
  如果生硬地按教科书来上体育课,就很容易使初中生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我们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初中生体育运动现状,更新体育锻炼方法,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例如篮球、武术、健美操、各种游戏等项目初中生兴趣都比较高,该应把这些锻炼项目灵活地引入课堂教学,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锻炼兴趣。
  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反复强化过程。首先我们要留给孩子们充足的自由支配空间,让他们充分体会、理解和完成动作要领,力争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的成功的喜悦。其次我们要加强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让同学们能够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同其他科目一样,在体育活动训练中也能学到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自身体质,从而产生一种成功感。再次,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游戏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要力争创编一些新游戏,以此来增加他们的锻炼兴趣,教会他们如何参与集体活动,如何克服自身障碍,使身心得到有效地锻炼,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再次,从参与锻炼活动中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的喜悦,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兴趣能够使学习获得更大成功,同时成功又能够调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课堂教学活动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以达到有效激趣。
  三、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式
  针对初中生活泼可爱,朝气蓬勃,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形式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锻炼兴趣。例如在中长跑项目教学中,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有很强的厌跑心理,往往找一些理由不参加中长跑,或者是随便跑跑应付应付,这时我们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方案,进行接力跑、分段跑和组合跑等形式的训练,以增加学生锻炼的兴趣,进而消除初中生的厌跑心理,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锻炼中来。
  竞争能够有效调动初中生的运动潜质和兴趣,因此,组织竞赛性活动也就成了我们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织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竞赛活动,常常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例如:蛙跳比赛、投球比赛、立定跳远教学比赛等竞赛形式都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训练兴趣。这样一来,就能够把初中生的锻炼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又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团体精神。
  四、示范要正确、优美,讲解要形象、生动
  示范,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我们体育教学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动作技巧,提高学生体育素养,通常情况下体育课开头总是先进行动作讲解与示范。优美、规范的动作要领示范不仅能够使初中生建立准确的动作视觉表象,还可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体验,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一个生疏、僵硬的示范动作,很难引起孩子们对这套动作的兴趣,因此,我们在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时要力求准确、优美、娴熟。
  动作讲解与示范是互相配合的,两者密不可分。动作讲解是我们向初中生传授知识和动作要领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动作讲解时语言要具有形象性、技术性、生动性和逻辑性,力争要做到语言简洁、准确,还要有趣味性。这是激发学生训练兴趣、准确记忆、体会领悟动作要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长跑中弯道跑训练时,很多初中生都会按照直道跑的方式进行弯道跑,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跑姿,我们在这个动作要领讲解可以通过圆和圆心的关系来讲解,这样孩子们在弯道跑时姿势就会注意改正,离心力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过去不正确惯性跑姿也会很好地得以纠正。因此,体育动作要领讲解时,我们有效地运用形象的语言,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时应该立足我们初中体育课实际,依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使我们语言运用的更有针对性、形象性,还要善于联系初中生的认识实际,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理解水平,另外还要坚持多表扬少否定,不挖苦的原则。使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成长,圆满地完成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能够逐步培养起孩子们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
  总之,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我们必须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力争做到有机结合,立足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体育锻炼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生把兴趣投向体育锻炼,从而培养起他们对体育的爱好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多媒体演示导入法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住持人的身份,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
阅读可以丰盈一个人的心灵、思想,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灵魂。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长期坚持的好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农村学校的阅读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为了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乐学氛围,使学习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从而达到“乐中求知”,“寓教于乐”的目的。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
目的:肺癌在中国与世界是导致死亡的头号杀手。脑转移是在非小细胞肺癌病情恶化的症状之一。根据不同临床特点,对于12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进行了评价。患者基本资料包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都倾其全力,展示各种办法,究其原理都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开发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开足智慧的马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