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全裸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共实施人工裸关节置换术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52至66岁,平均61岁;病程9个月至18年.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未取得疗效,踝关节疼痛,影响活动.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取得患者随访,时间为2~9年,平均5.4年;18例患者中16例对疗效满意.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
【机 构】
:
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骨外一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全裸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共实施人工裸关节置换术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52至66岁,平均61岁;病程9个月至18年.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未取得疗效,踝关节疼痛,影响活动.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取得患者随访,时间为2~9年,平均5.4年;18例患者中16例对疗效满意.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分,从手术前27~53分,平均(41.5±6.8)分,提高到手术后60~91分,平均(74.6±9.7)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手术前5-10分,平均(8.4±2.1)分提高到手术后1~4分,平均(2.3±0.9)分.无患者需行踝关节融合术或踝关节翻修术.根据影像学评估,16例假体位置稳定且没有下沉迹象,2例胫骨假体和骨质接触发生气球状骨溶解,但无症状.结论 采用TAR术进行踝关节置换是治疗踝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成体胰岛β细胞群主要由胰岛新生、自我复制、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肥大之间的动态平衡决定.解除糖脂毒性、消除自身免疫反应是促使胰岛再生的必要前提,众多的内分泌激素和生长因子尤其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不仅可以增强胰岛β细胞的复制,减少凋亡,还能诱导某些干细胞、前体细胞向胰岛素阳性细胞分化.其中,蛋白激酶B(PK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胰岛再生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
白瘫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减退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白斑,边界清晰,边缘色素较深,易诊而难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身破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特征,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采取护理干预前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护理干预后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孕妇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心理状况与新生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
国际疼痛研究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原发或原发病灶引发的或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疼痛"[1].神经系统内的损伤或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中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Dvorkin[2]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即是通常所指的慢性疼痛,即持续超过3个月或在疾病治愈后持续时间超出正常范围的疼痛.感染、创伤、机体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化疗、外科手术、射线、神经毒性药物、神经受压、炎症和肿瘤的侵袭
急性疼痛是组织损伤的生理性预警信号,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病理状态[1].慢性疼痛常与痛觉感知、传递和调制有关的神经系统的改变-中枢或外周敏化有关.中枢敏化时神经元的反应性增加,疼痛甚至可以由非痛觉感觉神经纤维的激活产生;而神经末梢伤害感受器长期暴露在组织损伤或炎性产物(如细胞因子、缓激肽、花生四烯酸等)中将产生外周敏化,导致感受器活化阈值降低[2].由于慢性疼痛本身涉及到很复杂的中枢调控机制及神经元
代谢综合征(MS)主要组分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IR)和体重均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正相关,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相关.MS可影响甲状腺功能,如高血糖增加AITD的发病危险.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并促进MS病情发展:IR加强TSH对血脂的影响,TSH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6,脂肪酸可能引起细胞和垂体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甲状腺激素抑制血管重塑.但甲状腺
阿片类物质是传统的镇痛药,用药过程中会出现耐受现象,吗啡耐受现象已经较早被认识并研究.药理学上的吗啡耐受是指吗啡反复使用后其镇痛作用减退或消失,需加大药量才能恢复到耐受前的效果.近30年来研究发现吗啡耐受同时伴有痛觉敏感性的增加,出现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现象.由于吗啡耐受及痛觉敏感性的增加都以患者疼痛感觉加剧、吗啡镇痛效果下降为表现,因此医疗工作者只是一味加大吗啡用量,忽视了耐受背后隐藏的痛觉敏感
急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前哨阵地,在这个无声的战场上,急诊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急诊患者由于发病较急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出现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心理异常.患者的不稳定情绪可使应激能力降低,意志减弱,对疾病的耐受性和抗病能力降低,不利疾病的康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