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自评量表焦虑与抑郁分比值对焦虑症和抑郁症诊断价值的探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通过症状自评量表测验结果 诊断和鉴别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可能性.方法 对首诊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各组间评分的差异.结果 焦虑组除了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明显低于抑郁组[躯体化(2.12±0.28)分,(2.24±0.82)分;强迫(2.21±0.84)分,(2.64±0.81)分;人际关系敏感(1.78±0.72)分,(2.28±0.81)分;抑郁(2.13,±0.82)分,(2.83±0.87)分;焦虑(2.26±0.85)分,(2.62±0.84)分;敌对(1.90±0.78)分,(2.26±0.82)分;恐怖(1.67±0.71)分,(2.01±0.76)分;偏执(1.68±0.78)分,(1.99±0.79)分;精神病性(1.88±0.71)分,(2.19±0.77)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焦虑组与抑郁组焦/抑郁比值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焦焦虑/抑郁比值大于1或小于1再分组,比较SCL-90评分情况:焦虑组中比值大于1组SCL-90中除了抑郁分较比值小于1组明显升高以外(P=0.01),其余各因子分结果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抑郁组比值大于1组中躯体化、焦虑分较比值小于1组明显升高(P<0.01),而人际敏感、抑郁分较比值小于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焦虑等症状严重程度较焦虑症患者重,仅凭症状的绝对严重程度无法区别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对严重程度(焦虑/抑郁比值)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小鼠行为学的损害及L-酪氨酸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结合的方法 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发运动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小鼠行为学进行测试,测定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进一步评价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及药物干预效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和行走路程从
目的 研究给予抗抑郁药合并婚姻治疗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首次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67例患者按初诊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婚姻治疗或单独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定,对比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1)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 来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
目的探究剖宫产患者行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76例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