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其通过定性、定量检测生物样本中的小分子化合物,有助于了解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筛选出特征性的代谢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预测及探索发病机制提供新途径。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目前已有大量的代谢组学技术运用于研究RA且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代谢组学技术以及在RA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病,其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物中富集有低密度粒细胞(LDGs)。LDGs是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其表型与功能都与中性粒细胞存在差异,但二者均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并发生自身死亡,即NETosis。LDGs和异常的NETosis通过增加Ⅰ型IFN合成、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等导致SLE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靶向LDGs与NETosis的药物有望为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SS的一种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伴发感染、疾病活动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往往是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发生的常见诱因。该病治疗方面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既需要积极治疗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又需要积极治疗SS,如伴发感染还需要控制感染消除诱因。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该类患者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本文报道1例SS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青年女性患
自身免疫病(AIDs)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损的特点,尤其眼部受累是其很常见的突出表现,多见于RA、SLE、SS、AS及白塞病等。AIDs相关眼病的种类较多,在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各有异同。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眼睛受累的特点对AIDs又具有诊断意义。本文将对RA、SLE、SS、AS及白塞病及其相关眼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RA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自身免疫病,延缓骨破坏始终是RA治疗的目标和难点。近年来,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RA骨破坏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证实。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蛋白、细胞水平综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RA骨破坏中的作用,以期为RA骨破坏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用联合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透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选择当中的82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病患进行分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接受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中的甲状旁腺激素、皮肤瘙痒评分、肾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SLE侵犯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精神等异常表现的一种疾病。至今,国内外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多以典型的狼疮脑症状(如癫痫、精神症状、横贯性脊髓炎等)、脑脊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来诊断,NPSLE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近年来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NPSLE的诊断、评估病情提供了更有力的生物学依据。本文就近几年NPSLE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