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常见误区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而言,施肥恰当与否非常重要:合理施肥可以培肥土壤,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控制和降低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增强蔬菜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农药用量;防止水土污染,保护环境。不过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菜农常常难以做到合理施肥,常见误区有以下几个:
  误区一:有机肥施用少
  有机肥营养全面,可增加或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通气能力,具有活化土壤养分,降解土壤中有毒物质的作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无公害蔬菜基地从事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他们没有充足的体力沤制有机肥,为图省事,直接施用化肥,基本不用或用少量的有机肥(一般每亩用1000~2000千克秸秆肥,按要求无公害蔬菜基地每亩至少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长期施用化肥,多年的累积作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养分含量不全、耕性变差、板结、生产力下降,生产出的蔬菜品质差。
  误区二:不依菜选肥
  菜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蔬菜的需肥特性不十分清楚,选取肥料盲目从众,往往施用尿素、复合肥较多,根本不管含氮多少、含磷多少、含钾多少,这样势必造成肥料施入后,一部分营养元素过剩,一部分缺乏。
  依菜选肥是指根据种植蔬菜的类型选取适宜的化肥。蔬菜是喜钙、喜硼、好硝态氮的植物,需肥量大,但不同蔬菜间有差异性。比如茄果类蔬菜需要大量的钾,吸收氮、钾的比例为1∶2,因此在种植番茄、茄子等蔬菜时应选取含钾量高的化肥;叶菜类蔬菜属浅根型,吸收氮、钾的比例为1∶1,因此在种植小油菜、白菜、甘蓝、菠菜、生菜等蔬菜时应选取氮、钾比例相当的肥料;根菜类蔬菜属深根型,需要磷、硼较多,因此在种植胡萝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时应选取磷、硼含量较高的化肥。
  误区三:氮肥过量施用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菜农在追肥时,首选的肥料就是尿素,并且1次亩追施20~30千克。这样的追肥量大大超过了蔬菜的需求量,结果造成土壤中氮素过多。氮肥的不合理过量施用,导致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进而转变成对人畜有毒害作用的亚硝酸盐类,特别是叶菜类如白菜、菠菜、油菜等,最易受过量氮肥“污染”。此外,过量施用氮肥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土壤理化性状变劣等。一旦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过多,还会造成土壤对其他元素吸收性能下降,破坏了土壤养分的内在平衡。
  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即在种植前化验土壤养分含量,依据种植作物种类计算出氮、磷、钾等肥料的施入量,再计算出底施量、追施量,然后确定好追肥次数和时期,最后根据肥料特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在施肥时,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化学氮肥提供的氮素不超过蔬菜需氮量的60%,叶菜类蔬菜收获前20天禁止施用化学氮肥,且每个生育期每亩化学氮肥用量不超过10千克(纯氮),每次用量少于6千克(纯氮);果菜类每个生育期氮肥用量不超过15千克(纯氮),每次用量少于5千克(纯氮),连续结果的蔬菜,追施氮肥次数一般为5次;叶菜类、根菜类蔬菜不施硝态氮肥;忌氯蔬菜不施含氯化肥。
  误区四: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
  给菜田施肥时,菜农常常是直接到养鸡场、养猪场拉回粪便,不经过发酵,只加入少量土或简单晾晒一两天就施入菜田。由于未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害虫卵,可直接导致病虫害传播,使蔬菜染病;生畜禽粪便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有害气体,使蔬菜根系和叶片受到损伤;不发酵的畜禽粪便施到菜田,在微生物活动下发酵,引起蔬菜“烧苗”,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误区五:新鲜人粪尿直接施用
  菜农往往图省事,直接将新鲜人粪尿施于地表或用水冲入菜田。由于新鲜人粪尿中常常含有多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充分腐熟等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施用,就会使蔬菜受到污染,人食用后易感染疾病。此外,新鲜人粪尿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硫化氢、氨等有害气体也会使蔬菜受害。
  误区六:追肥不讲求适宜时期
  蔬菜苗期植株较小,菜农往往认为要促进其生长,就需要大量追肥、浇水。追施的肥料大多为尿素,造成小苗生长旺盛,茄果类蔬菜“疯长”,坐不住果,营养生长过旺,但产量很低;白菜不包心,甘蓝不结球;根菜类的块茎、块根不膨大或根茎很小。
  追肥的适宜时间是:茄果类在第一穗(层)果坐住时开始追肥,一次不宜过多,每次每亩追氮、钾复合肥8~10千克;白菜、甘蓝等在莲座期开始追肥,每次每亩追氮、钾复合肥8~10千克;马铃薯、萝卜等根菜类掌握在块茎、块根开始膨大期追施,每次每亩追施氮、钾复合肥10~12千克。
  误区七:施肥方法不正确
  不正确的施肥方法主要表现为:直接把含氮素的肥料撒于地表;磷酸二铵等含磷复合肥做追肥直接用水冲施。其结果是:含氮化肥表施或浅施,养分易挥发、流失,或难与根系接触,造成肥料利用率低;含磷的化肥随水冲施,磷素多停留在地表,导致肥效较差。
  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含磷素的化肥,如磷酸二铵最好做基肥底施,做追肥时最好开沟深施,深度10厘米以上,施后及时覆土;含氮素的化肥做追肥时,一律深施覆土,最好在浇水前施入,深度15厘米以上。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涉县农牧局 邮编:056400)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近几年,蔬菜种植尤其是棚室蔬菜种植效益较好,因此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次生盐碱化、酸化、板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在逐年加重。那么,菜农朋友该如何科学应对这些问题呢?本期特组织以下几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平原灌区、局部洼地、沿海低地等处的日光温室,由于受特定的地理位置影响,气候条件独特,加上长年的覆盖栽培和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表层或土壤中盐分积聚,这种现象被称为次生盐碱化。种
用Pro/E设计注射模时,在没有模架库的情况下,模架的设计和造型会耗费大量时间,降低了设计效率,介绍用布局文件建立常用模架库,解决了注射模设计中繁琐的模架设计问题,显著提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于1977年在比利时首次被发现,1982年被命名为猪流行性腹泻,我国于 1980年首次分离得到PEDV。近年来,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多个地区陆续发生,渐呈流行之势,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给养猪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近期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开展调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后对市场上不同类的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研究
这样的“加速度”成长得益于无锡地质所党委坚持十年之久的“以学科为导向、以部门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的师带徒、传帮带制度。1项独立完成的项目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
针对带内侧凹的塑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抽芯机构,分析了该机构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介绍了模具设计要点和模具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可靠,采用热流道可大批量自动化生产,对同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优化生产运行,统筹安排管线、站场、联合装置检修等施工项目,将各种施工作业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积极实施井筒解堵、过油管深穿透等气井
壳牌是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三次登顶《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壳牌首创了HSE、学习型组织、情景规划等管理方法,培养了数十位全球著名管理领袖人物,历经180多年的风雨变迁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