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距组合井激发理论分析及应用

来源 :复杂油气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大基距组合井激发从相控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了组合个数、组内距、组合基距等参数对激发效果的影响,并且对其在江苏探区多个火成岩发育地区进行的试验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大基距组合井激发可聚焦能量、控制主波束传播方向,单炮能量更强、信噪比更高,最终增强激发能量,提高资料信噪比,有效改善近地表火成岩地区资料品质,提高复杂地表情况下地震资料品质。同时提出在应用该技术时应充分了解工区地表及地质情况,科学合理设计组合参数。
其他文献
利用陕西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西安数字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台网、华北遥测地震台网、陕西邻省部分台站记录的数据资料,对1998年1月5日泾阳地震震级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合泾阳地震的宏观考察数据综合分析,认为泾阳地震震级为ML5.2是合理的。
通过解释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实时测量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可以实现井底流动情况的真实还原,水平井井筒温度预测模型是解释测试资料的基础。从油藏渗流规律和井筒流动机理出
下寺湾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研究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发育大套黑色油页岩。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页岩分布,页岩埋藏深度、厚度及微构造,有机
基于测震学Ab值、地震异常变化及空区等,对新疆北天山地震带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该区中强震初步预测方案,即:新疆北天山地震带西区Ab值低于均值半年,东区Ab值低于均值3年;出现3级以上地震空区;2°×2°异型区内地震异常增强;出现6个月以上地震平静,就可综合考虑作出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
南阳盆地内发生的地震在仪器记录图上与其他地震波形有所不同,在直达横波正常出现后立即开始衰减,紧接着二次出现大振幅、大周期波形。对此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南阳地区地壳中存在一个硬度较大的界面,地震波到达该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波与直达波叠加,即出现了第二个较大振幅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