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与PHBHHx二维膜、三维膜体外共培养制作心肌补片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膜(PHBHHx膜)与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s)体外共培养,探讨其对miPSCs黏附、存活及分化的影响;寻找一种适合制作心肌补片的生物材料。

方法

复苏miPSCs,传代后,将miPSCs与PHBHHx二维膜和PHBHHx三维膜共培养,72 h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用含和不含维生素C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的含量。

结果

miPSCs可以在PHBHHx膜上良好的黏附和存活。维生素C作为一种良好的体外诱导剂,可以极大地促进m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诱导分化21天后免疫荧光测定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表达阳性;流式细胞术测定cTnT的表达量:加维生素C诱导剂组cTnT>未加任何诱导剂组[(47.54±1.46)%对(7.02±0.95)%,P<0.05]。在miPSCs和PHBHHx膜共培养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诱导剂时,cTnT的表达量PHBHHx三维膜细胞培养分化>PHBHHx二维膜细胞培养分化>传统的细胞培养皿培养[(60.32±1.76)%对(53.31±1.41)对(47.54±1.46)%,P<0.05]。

结论

miPSCs与PHBHHx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在PHBHHx膜上黏附、存活和分化;相对于PHBHHx二维膜培养和传统的培养皿培养,三维PHBHHx膜培养在m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术后应用RIFLE标准诊断的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对临床近期及远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286例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资料,将术后肾功能损伤按照RIFLE诊断标准分为危险、损伤及衰竭3个等级,比较术后30天病死率、透析率、呼吸机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3年病死率。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肾衰竭的危险
期刊
目的模拟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病理过程,研究小气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B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三袖套吻合法将F344大鼠的左肺移植至Lewis大鼠,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术后腹腔注射环孢菌素(5 mg·kg-1·d-1)10天,术后第28天气管内给予脂多糖(0.5 mg/kg),于术后90天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移植肺的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测EM
目的探讨提高结肠代食管手术安全性的措施。方法总结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结肠代食管手术,男43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均曾行胃大部切除术。改良手术方案和部分程序,主要包括:手术前评估、结肠段选择、简化血管解剖、改颈部吻合为胸内吻合、改良吻合顺序和加强术前准备。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颈部吻合口瘘10例,占27.77%(10/36),胸内吻合口瘘2例,占6.89%(2/29)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探讨影响急性肾损伤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建立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系统和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的患者400例,记录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史,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超滤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Cleveland评分和术中/术后24 h液体平衡量。根据术后血肌酐水平,分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
目的调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成人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危重症中心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静脉-动脉(VA) ECMO辅助的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成人患者资料。结果125例入选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51例次),感染率为35.2%,每1 000 ECMO日发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