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延续复苏态势
  目前,世界经济仍延续缓慢复苏的趋势,市场信心有所增强,引发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私人消费、跨国投资和全球贸易都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主要经济体刺激经济政策退出明显推迟,近期美国、日本相继出台新刺激计划,欧洲虽着手进行财政紧缩,但仍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复苏势头仍将延续。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比较强劲,内需增长空间较大,与我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
  
  二、多双边经贸合作仍是主流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多双边经贸合作仍是国际经贸关系的主流。一是在世界经济遭遇困境的时候,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各国纷纷把扩大出口作为提振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也决定其必须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一般不愿、也不敢轻易挑起贸易争端。二是世贸组织、20国集团峰会等多边机制更加健全,规则和机制约束有所增强,既有利于推动各国加强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继续发展,也有利于防止个别国家实行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导致恶性竞争甚至贸易战。
  
  三、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去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出现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迹象。“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将给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前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符合世贸规则的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措施总体将保持稳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四、国内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继续增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企业遭遇严重冲击。经过这一轮危机洗礼,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继续提高,活力有所增强,结构调整加快,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强,企业订单比较充足。一是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形成产业链长、集聚度高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比较完善,企业综合优势依然比较明显。二是我国出口产品涵盖面广,从传统优势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抗外需波动和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强,有利于保持出口总体稳定。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外贸易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外需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可能在较长期间内低位徘徊。今年二季度以来,由于大规模刺激政策到期或效应逐步减弱,美国、日本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虽然超出预期,但内部失衡加剧,后续增长乏力。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房地产市场低迷,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危机前正常水平,消费、投资需求依旧不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进一步扩展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持续扩张,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难以实质性地推动实体经济。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资产泡沫风险上升,本币升值较快,经济下行风险也在积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由4.3%下调到4.2%。
  本轮经济复苏与结构调整交织在一起,很多国家对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厚望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由于各国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到目前为止,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取得实质性的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经济更显任重道远,短期内难以引领并支撑世界经济发展。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明年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二)各国自顾倾向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
  去年以来,各国经济复苏进程进一步分化,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自顾倾向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近期,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已经引发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干预汇市,“货币战”愈演愈烈。从中期来看,美元仍将继续走低,主要货币汇率博弈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势必影响国际贸易发展。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美欧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最近,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从具体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汇率制度等宏观层面延伸的态势更加明显。今年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不仅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三种贸易救济调查,在国际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可以预见,明年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为复杂。此外,美欧等短期内难以真正取消对我国出口的不合理管制措施,也会影响我国扩大进口。
  (三)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更为明显,企业已经感受到较大压力。要素成本上升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在短期内集中上升势必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和外贸发展后劲。从目前情况分析,明年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原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弱势美元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明年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可能继续上行,直接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更为迫切,也将推高原材料价格。二是劳动力成本可能继续上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普遍反映,面临较大的工资上涨压力。同时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将加剧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企业“用工难”问题难以避免。三是节能环保成本增加。目前,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虽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客观上也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四)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竞争压力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希望借此带动国内经济复苏。特别是今年以来许多国家希望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纷纷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美欧等先后出台“奖出限入”措施,实施“再工业化”,鼓励产业回流,美国奥巴马政府更是提出为期五年的“出口倍增”计划。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各國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出口,与我国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竞争势必加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力不断提高,将对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直接构成挑战和竞争。此外,许多国家利用本币贬值手段提振经济、促进出口,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企业汇兑风险和竞争压力都在增大。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因此,要妥善处理好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既要看到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商务部综合司提供
  
  链接:
  
  
  2010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
  
  1月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2.61%至289%的反倾销关税。这是2010年美国政府对华贸易限制的第一项裁决。
  1月21日,美国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钢铁产品钻杆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是2010年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第一案。
  4月9日,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29.94%至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共有几十家中国企业将受到影响。
  4月21日,美国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4月17日,欧盟正式对中国输欧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该案也是欧盟对华产品发起的第一起“双反”案。
  4月22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32.39%至98.37%的反倾销税。
  5月4日,美国批准对中国产钢管征收至多99.14%的反倾销进口关税。
  5月10日,印度对中国产农药用化学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做出反倾销仲裁,每公斤化学品征收最多1.15美元反倾销税。
  5月14日,俄罗斯决定对产自中国的轴承钢管按照海关价格19.4%的税率征收反倾销关税,期限三年。
  6月1日,美国对中国产钢格板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即“双反”)制裁。
  6月4日,美国最终裁决对中国产金属丝网托盘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制裁。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将面临14.24%至143%不等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部分企业反补贴惩罚性关税高达437.11%。
  6月1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正式立案,如果反倾销指控成立,中国陶瓷企业将被课以高达430.5%的惩罚性关税。该案涉及2009年中国瓷砖对欧出口金额3.1亿美元,涉及企业1400余家。
  继6月30日欧盟对中国数据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后,欧盟于9月16日正式对同一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该案是迄今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涉及中兴、华为等大型企业。该案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三种贸易救济调查,此举在国际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
  7月22日,阿根廷宣布对原产中国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和纺织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9月21日,美国认定中国产铜版纸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中国输美铜版纸面临7.6%至135.83%不等的反倾销税,以及17.64%至178.03%不等的反补贴税。
  9月27日,美國对从中国和墨西哥进口的无缝精炼铜管征收反倾销税,对华涉案金额约为2.33亿美元。
  
  本刊资料组提供
  
其他文献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保证建筑物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筑物沉降超过了规定的程度时就会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沉降严重建筑物甚至会有极大的危险.因此,在保障建筑物安全使用的
壮族学生的写作错误主要是壮语负迁移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壮族学生中句法层面错误,比较壮英的异同,希望能帮助其克服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学习困难。 Zhuang students’ writin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某公路工程建设,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概率的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
未来金融市场,也就是2011~2013年的焦点在欧洲,而非北美。但美元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所有市场价格指标的参数将取决于美元汇率的走向。综合分析预期,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外汇市场美元贬值继续扩大。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以美元主线调整为风向标,美元整体政策将会继续以贬值来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贬值将会是全球汇率基点和价格基础调整的关键指标。外汇市场美元指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以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接诊的9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不同于其他的建筑施工,通常深基坑支护的规模都较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因而保障了工程实施的安全和稳定.
目的:研究并分析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共7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本文通过对直接雷击、感应雷击、雷电反击和入侵四种危害石油化工仪表的雷击类型分析,提出了分流与接闪、接地和均压与屏蔽几种策略,旨在为石油化工企业的仪表系统防雷策略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70岁以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6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年龄0.05).两组患者的mRS分布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