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25G+与20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比较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25 G+和20 G玻璃体切除器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1例(21眼)行25 G+玻璃体手术和25例(25眼)行20 G玻璃体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对手术所需时间、术后解剖复位率和术后眼压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结果

25 G+组和20 G组的手术所需时间分别为(58.9±4.3)min和(71.8±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3,P=0.0001),而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相同,两组解剖复位率均为100%。术后眼压(术后1 d、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0,P=0.494;t=0.504,P=0.617 )。

结论

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肯定,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其他文献
随着重症监护、影像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非手术治疗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治疗策略上的变化[1].过去认为SAP的发生是局部病变,主张早期手术,认为手术可以阻止胰腺自身消化的并发症的发生,但结果 并不满意.相反,手术给本未感染的胰腺组织带来反复感染,导致病死率增加.近几年来,随着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原则由原来的"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