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和学校、教师良好互动中,促进家长更好、更深入地掌握孩子在校表现,有利于教师更清楚和熟悉学生在家的情况,从而能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家庭与学校教育方案,促进教育的实际效果。本文从联系家长,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双方联合,共同构建良好制度;因材施教,引导家长科学教育;积极沟通,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四方面入手,探析了小學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15-01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等。其中,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打好基础的教育时刻。虽然学校有教育的责任,但是家庭教育同样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它与学校教育有着不同且独特的教育优势,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保证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在小学教育中要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呢?
  1.联系家长,发现学生存在问题
  小学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人与人天生的思维模式、反应速度快慢、细心程度等等都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这一点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多数家长就会为了成绩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即是通过各种补习班或是大量的练习题对孩子进行补足。殊不知,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多数家长还过于重视外在条件,而忽视了精神内涵。这就容易导致众多“问题儿童”的出现,这对自己甚至他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班级中对老师的教育造成了很多不同程度的阻碍。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有些对孩子过于溺爱,还有的则是完全的“散养”状态。孩子们的状态会体现在学校中,但是家长对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很多并不关心。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状况,交换在学校或者在家里的表现,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习惯上的。然后一起找到孩子现阶段的问题所在,合理分析,对症下药,双方共同努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双方联合,共同构建良好制度
  家长大多分为两种思想:一种是认为知识是越早学越好的,一种认为随着孩子的心情去学习即可,成绩什么的是不重要的。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对的。前者希望步步超前,在小学就将所有玩耍的时间用来学习初中的知识,以至于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喜欢痛快地玩,这其实是违背了教育的阶段性的;后者则过于放纵,导致玩乐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占据了更多时间,失去了合理的学习方法。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帮助,所以统一合理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比如,学校可以与各位家长建立“作业监督制度”,即是教师将作业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帮忙监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帮助孩子养成预习或者复习的好习惯;还可以建立“个人习惯养成制度”,教师通过发现孩子最近的问题,主要是心理和性格上的问题,然后让家长及时地了解,比如,有的孩子不敢回答问题、有的孩子最近总是脾气暴躁等等,家长应该主动耐心地疏导孩子,帮助学校完善良好的教育制度。
  3.因材施教,引导家长科学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绝对的教育意义。但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没有孩子的性格与特长是完全相等的。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束缚着大多数家长,他们不管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和联系性,对孩子私自定下了过高的目标,希望他们达到自己想要的期望。这就容易导致家庭教育方式欠缺科学的方法,期望目标发生偏离,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等心理状况。
  但是家长也是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的,教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才的这种心理,并且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发现孩子的特长与闪光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对家庭教育做出实质性的指导。比如,更多关注孩子平时除学习外的兴趣,发现孩子在学习哪方面技能时的速度较快;在学习上孩子那科的成绩较好,做作业时喜欢先写哪个科目,等等,都对科学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积极沟通,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沟通是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教师和家长双方秉承着平等对话的原则,消除学校与家庭的阻碍,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才能显著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集体沟通和个人沟通两种。集体沟通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可以在家长学校与家长谈谈整体的教育规划,请各位家长配合;而个人沟通可以是家访、电话沟通等各种形式,比如,教师发现一位孩子最近很爱打瞌睡,就可以运用个人沟通,发现是家长让孩子每天学到很晚,对此教师要提出合理休息的建议,等等。
  开办家长学校有利于创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家长素质,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就能够帮助广大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总之,小学教育事业如果想要稳定地发展,必须要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教师们,只重视学校的统一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是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所以,只有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育人优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才能让孩子们更加茁壮地成长,最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丽萍.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教师,201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此提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策略途径;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规矩”养成的地方。家风——家庭中特定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相对稳定的东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且这种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孩子长期在一个特定的家庭里生活,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熏陶,其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性格、气质等也将带有这个家庭特有的家风体系。  关键词:家风;传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微课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补充说明,以填充知识为原则,塑造学生综合的知识体系。基于现代化的教育背景,如何在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合力思考,达到一致的目标。微课可以最大化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和不足,适用于移动学习和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初中毕业班;历史教学;微课程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
摘 要:目前我国新课程标准是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课堂教育,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是最受重视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作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以及意义,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问题探究  【中图
摘 要:幼儿关爱情感的养成,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新的问题,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提出了“三位一体”式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关爱情感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11-02  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主要环境,对其思想行为、个
摘 要:在孩子处于幼儿阶段的时期就应该培养孩子有阅读的意识和想法,这对孩子的未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有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给人带来新的世界观,价值观,读书可以拓宽知识面,让孩子爱上阅读,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本文将围绕关于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家园共育;阅读能力;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 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