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怎样爱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曹是一个7岁的小姑娘,和所有小朋友一样,她也对动画片爱得不得了,家里买了一堆的光碟和玩具。卡通频道热播的动画片她基本都看过,也跟风买了不少相关玩具。但即使是在最迷恋动画片的时候,小曹还是该学习时学习,该玩耍时玩耍,动漫只占她生活的一小部分,这是因为自始至终,家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母女俩常常讨论动画片的剧情,分享感受,并且约定好看动漫的时间。小曹的妈妈认为:没有不好的动画片,只有不好的家长。
  动漫本无错,好处不算少
  被动漫包围的缺点可以数出一大堆,但冷静思考一番,动漫本身却是没有错的。作为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动漫在吸引孩子方面,有着无可匹敌的优越性。
  表达形式生动有趣。动画片色彩鲜艳,人物造型夸张可爱,配音悦耳动听,这些都能有效地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符合儿童生理发展需要。
  剧情简单易懂。动漫故事在剧情上会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故事简单紧凑,语言动作诙谐有趣,充满奇思异想,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符合孩子认知。孩子想象力丰富,尚无真实和虚拟的明确概念。在他们看来,一切变化都是可能的,动漫里无所不能的角色和千奇百怪的道具,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孩子看动漫,家长怎么办
  陪孩子一起观看。陪孩子观看动漫作品,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观看过程中的讨论,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喜好,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发展。
  筛选动漫作品。按照孩子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动漫作品,科普类、搞笑类动漫作品可以适当放宽,冒险类及打斗类要严格控制。既不过分干涉,也不能任由听之。
  规定观看时间。一般来说,两岁以下的小朋友,尽量不看动漫作品;三、四岁小朋友,平时晚上在家可以看一次,约20~30分钟,假日里可看两次,每次30~40分钟;五、六岁的小朋友可适当加长一点时间,加多一点次数,但一天不能超过1小时或超过3次,也决不可以因孩子哭闹而无故延长时间、加多次数。
  专家说动漫
  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贾建英:“一部成功动画片的运作,衍生品的收益约占整个收益的70%左右。”也就是说,动漫的主要盈利来自下游产品,所以变身、超强道具所带来的超能力成为目前动画片的主流模式,为的就是后期推出的相关玩具能够大卖。
  中国动漫学会副会长、资深动漫人周凤英:“来自中央电视台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孩子不要看三毛,他们说三毛的生活太苦了,所以不要看!他们要看的是帅哥,是帅气的三毛!” 周凤英呼吁,不该孩子们要看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我们要引导他们的价值观。”
  动画片导演、《喜羊羊与灰太狼》原创黄伟明:“很多动画片,都是尽量去模仿儿童的思维。但我觉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模仿大人。所以如果反过来再模仿孩子们的想法,那不等于通过两面镜子的反射再看你的自画像?”在他看来,越是常见的生活情景越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只有生活中的幽默才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链接
  各年龄段动画片推荐
  1~2岁 《天线宝宝》、《花园宝宝》 、《小小爱因斯坦》
  这一时期,孩子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差,注意的时间也很短,可以适当地看些主题单一、情节简单的动画片,画面色彩要鲜艳,对白要简单。
  2~4岁 《巧虎》、《爱冒险的朵拉》、《巴布工程师》、《猫和老鼠》
  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具备了较强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多数儿童开始注意周围的事物,简单易懂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童话、有关动物植物的故事容易受到该年龄段的欢迎,动画片里的人物要形象可爱、性格鲜明,情节要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
  4~6岁 《喜羊羊与灰太狼》、《机器猫》、《樱桃小丸子》
  这个时期孩子的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他们喜欢娱乐性和趣味性比较强、人物形象和情节都较简化、动作比较夸张的动画片。
其他文献
场景一:4岁的女儿在床上哼哼唧唧地说被蚊子叮了,父亲很关爱地问:“宝贝,你哪里不舒服?”女儿不耐烦地吼叫:“你没长眼睛吗?我被蚊子咬了,还不赶快给我拿药来擦,你想痒死我呀!”  场景二: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家后,见妈妈躺在床上,便问:“你怎么还没去做饭呀?”妈妈说:“妈妈不舒服,我给你订个快餐吧。”儿子听后不但没有关心妈妈的病情,反而抱怨说:“你干吗不提前告诉我?害我白跑一趟。”说完自己拿钱去买快餐
在带溪溪的这几年里,我很庆幸身边有一位会与我唱双簧的爱人。唱双簧,说白了,就是遇到教育难题时,夫妻两人面对孩子能够心照不宣地一唱一合,或是一个眼神对方就能心领神会地配合你。这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说话技巧,有助于在家庭中营造信任、鼓励、尊重的人际氛围,进而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进入家长所期望的行为轨道,久而久之,孩子的好习惯也就渐渐形成了。  其实,最初无意间与我唱双簧的是溪爸。溪溪两岁时,生了病要吃中药
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     案例一:一天下午,文文妈来接他时,他歇斯底里地哭,还在地上打滚。我起初以为孩子在家长面前使性子,通过与家长沟通才知道:美术班的张老师为了激励文文认真上课,就奖给他一只纸鹤,文文高兴地到处向小朋友们炫耀,可陈沛如小朋友看过后,不知道把纸鹤丢到哪去了。我立即表示,折一只新的给他,可是文文哭着说:“那是张老师奖给我的,你叠的就不是那一只了!”他还说,为了得到那只纸
2008年9月23日下午,南宁市公安局明秀派出所的民警领回一名走失的小女孩。然而,让民警焦急的是,6岁的小女孩无法说出父母、家庭、学校等相关情况,帮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成了棘手的事情……   事实上,有很多走失的孩子无法与亲人团聚,就是因为他们不记得自己父母的名字和电话等重要线索,导致民警无法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看来,从小对孩子进行有关走失方面的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位当母亲的友人,儿子满周岁了。说起她的心肝宝贝时,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一次,小家伙接过她递去的一片苹果,正往自己嘴里塞时,又若有所思地递到母亲的嘴边。正当友人张开大嘴笑纳时,不想儿子迅速地把苹果抽回来,藏在了自己的身后,脸上露出一副“逗你玩”的得意相。友人在她的博客里写到:“当时,他嘴里还流着甘甜的口水,仅有的一颗小牙也调皮地冒了出来。望着儿子的这一举动,我不经意地想到老子的‘人本恶’。但当儿子把
  
期刊
br
“神童崇拜”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导向是,家长过分重视孩子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并以此为核心对孩子展开教育,认为掌握大量的知识就是教育成功。这样的理解即使不是完全错误也是有偏颇的。幼儿教育的内容包含非常广泛: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各种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决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特别突出。  我们应该承认,确实有一些孩子的天赋高,早期教育的效果好,有其“神奇”的一面,但我们希望:社会、家长、媒体都不要
谁在诱导孩子的消费行为?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共生现象,“吞世代”表现出了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甚至导致了家庭消费行为产生巨大的变革——家长的旧式消费意识受到冲击,新式超前消费观被激活。然而,任何一种现象都不会无端发生,“吞世代”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    社会原因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物欲无限膨胀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只求温饱迅速转变为小康之家甚至略有富余,社会的变革使得过去
多吃柑橘易引发胡萝卜素血症  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可理气健脾、化痰止咳,有助于治疗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及消化不良。可是,父母经常会误认为吃得越多越好,然而柑橘如果吃得过多,就会使体内的胡萝卜素含量骤增,从而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其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还伴有夜惊、啼哭、说梦话等,有时甚至手掌、足掌的皮肤都发黄。因此,孩子吃柑橘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定,每天至多进食
她战胜了孤独症  天宝·葛兰汀虽然自幼患有孤独症,却拥有畜牧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是当今世界上少数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在专业领域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天宝将她的成功归功于生命中的几位关键性人物:她的母亲,一直坚持为她寻求治疗和教育;她的治疗师,想方设法地阻止了她退缩进一个孤独的世界中;她的中学教师,帮助她发展对动物的兴趣并最终从事相关职业。  假如环境有利,孤独症患者往往可以成为社会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