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苏打水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瓶装水市场,苏打水从来不是宠儿,甚至时常被冷落。无论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对其的质疑从没断过。由于近年来涉嫌炒作概念、功能造假,再加上不时曝光的水质丑闻,苏打水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消费者的误解。尤其是在苏打水市场还没有形成时,消费者的种种误解是致命打击。”苏打水品牌世罕泉总经理张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实际上,自面世以来,苏打水就一直毁誉参半。真相到底是什么?
  人工、天然之别
  苏打水就是含有碳酸氢钠的弱碱性水,也被称作碳酸氢钠水,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在18世纪制成——将二氧化碳气充入水中,制成一种带气泡的水。1798年,苏打水第一次成为商品进入西方国家的酒吧。人们在杯子里注入水后,再加入一些可以产生气体的物质,制造成各种苏打水。
  这种现场制作的苏打水一度风靡欧美,直到1960年以后,随着快餐店和瓶装软饮料工业的兴起,人工制作的苏打水才逐渐淡出市场。
  关于苏打水理论,国外比较多,国内最早的研究见于1987年出版的、由孙昌仁主编的《国内外矿泉水研究》一书:重碳酸钠泉(碳酸氢钠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泉,当不含游离二氧化碳时,PH值往往大于8.5,又称碱性泉;当大多数都和游离二氧化碳相结合时,PH值一般在5~7之内,呈弱酸性。
  苏打水一说也正是引自该书。不过,在众多业内专家看来,苏打水的叫法并不科学。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告诉本刊记者:“苏打水中的主要物质碳酸氢钠,别名小苏打,即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碱面,而苏打则是碳酸钠,两者是不同的化学物质,前者是弱碱性、后者是碱性。因此,苏打水严格意义上应该叫做小苏打水。”
  不管定义如何,PH值、钠、重碳酸根都是衡量苏打水的三个关键指标。在具体每个指标的限额上业内专家早已达成共识,依据就是欧洲及日本早已颁布的通行标准。欧洲在1965年制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中,明确标注碳酸氢钠的含量要大于340mg/L,日本亦是如此。
  “现在官方认定的苏打水说的是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与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天然苏打水还有一定区别。”长期研究苏打水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宏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两者虽然碳酸氢钠的含量都大于340mg/L,但前者要比后者含量多出3倍以上,医疗价值也更高,“两者已经混为一谈,企业宣传的就是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
  “概念混淆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上售卖的大多数苏打水都是人工制成的,并不是天然苏打水。”赵飞虹说,碳酸氢钠是一种容易合成的物质,导致人工苏打水泛滥,使得消费者存在很多误解。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经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天然苏打水产地只有一处,且根据地矿专家的研究,中国的天然苏打水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地带。在另一苏打水产量大省河南,几乎九成以上的苏打水都是人工制成的。
  人工苏打水是以纯净水为原料,加入适量的小苏打配置。与天然苏打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工苏打水只含有碳酸氢钠,不含其他微量元素。
  赵飞虹的观察是,人工苏打水的碳酸氢钠含量大多低于340mg/L的限定值,“一旦纯净水中加入340mg的碳酸氢钠,味道就会很苦涩,根本没法喝,所以很多人工制成的苏打水都加入二氧化碳或者甜味剂,以调和味道。”
  “目前市场上份额比较大的苏打水品牌大多是人工苏打水,天然苏打水根本排不上名。”张姝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苏打水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屈臣氏、娃哈哈等大品牌,而这些品牌的苏打水都是人工制成的。
  功效争议
  世罕泉在2006年的问世打开了苏打水市场的大门,也随之带来了消费者以及业内人士关于苏打水功能的诸多争议,时至今日这种争议仍未消除,且趋于负面。
  炒作概念、夸大功能曾一度是市场给苏打水贴的全部标签,并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后来修订的瓶装水包装说明中,相关部门明确禁止企业宣传水的功能作用。
  上述提到的《国内外矿泉水研究》中关于天然苏打水的功能表述是:重碳酸钠(碳酸氢钠)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有显著疗效,此外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酸中毒,尿酸过多、糖尿病、风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1993年出版的《天然矿泉水研究与开发指南》中说:饮用天然苏打水对慢性胆囊炎、糖尿病等有好处;如洗浴不但有使皮肤光滑的感觉,而且能够刺激皮下组织,对皮肤病有疗效。河南医科大学教授苗健在1998年出版的《微量元素与疾病》一书中对于苏打水作用的表述也大致相同。
  苏打水研究的权威人士、原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崔仲元告诉本刊记者:“天然苏打水的功能毋庸置疑,这在欧洲和日本都有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况且,碳酸氢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在很多药品中都有。”
  更多的临床研究也证明,天然苏打水确实对人体的某些疾病有特殊功效。张宏绪曾带领团队对黑龙江省克东县某品牌天然苏打水产品的功能作过多次临床观察,他得出的结论是,“天然苏打水的医疗功能是存在的”。
  在2009~2012年四年间,张宏绪对107位痛风病患者进行了饮用天然苏打水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104人中有84人在饮用天然苏打水后血尿酸值显著下降,占总观察人数的78.5%;同时107名患者中,血尿酸值下降到正常值以下即治愈的为25人,占23.4%。
  不过,他也坦陈,从观察结果看,血尿酸值下降到正常值的占比太少,“这也证明天然苏打水对于痛风的治疗有强弱之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治愈。”
  在2011年的研究中,张宏绪用四周时间观察了21名糖尿病患者在饮用天然苏打水前后的血糖数值。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明显,其中空腹血糖值下降的人数为18人、下降比例达到85.71%,餐后血糖值下降人数为14人,下降比例为66.76%。“这就证明天然苏打水对于降血糖是有作用的,并且在患者用药时,这种辅助降血糖的效果更加明显。”张宏绪告诉本刊记者。   此外,张宏绪还就天然苏打水对特定疾病的功效作过人群观察。患者每天饮用天然苏打水6次,饮水量250mL/次,饮水1500mL/天以上,观察时间为一个月。结果显示:3例患者饮天然苏打水后,胃酸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2例患者饮水后胃酸症状好转,呕吐症状减轻,但不饮此水后一段时间还会复发,但症状变轻;4例患者饮水后,便秘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天然苏打水之所以能够起作用主要是取决于水质的弱碱性以及碳酸氢钠,但是不是说所有含有碳酸氢钠的水都对人体有好处,必须要含量大于340mg/L时才会有作用。”崔仲元说。
  这些都是天然苏打水对人体起到的特殊功效,人工苏打水则不具备。尽管目前还无具体临床实验就人工苏打水的功效做过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功效远不及天然苏打水。“天然苏打水中的矿物质元素是离子状态,而人工添加的苏打水中的这些物质是分子状态。离子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崔仲元说。
  标准缺失
  除了消费者对于苏打水功能的质疑,张姝觉得当前苏打水市场最缺的是国家标准。据了解,目前中国既无有关苏打水的国家标准,又无地方标准,甚至连行业标准也没有,所有的苏打水企业执行的都是企业标准。
  “因为没有标准,所以很多东西无法衡量,包括各种物质的含量等等。”张姝说,标准的缺失使得市场上的苏打水生产企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没法保证。“这是当务之急。苏打水市场目前还处于培育和开发的阶段,如果搞乱了,以后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作为第一家生产天然苏打水的企业,世罕泉的企业标准是参照欧洲标准制定的,这也成为众多后来者制定企业标准的参考对象。
  目前国内关于苏打水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由克东县起草,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3年6月发布的《饮用天然无气苏打水》(CAS 229-2013)。但该标准既不是地方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在具体执行上面临着诸多尴尬。
  克东县苏打水协会秘书长苏金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标准在制定之初是希望按照国家标准来做,但被相关部门劝退,“一方面苏打水市场还不大,不可能以一个地方提出的标准作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周期至少要三年,程序比较麻烦。”
  据了解,该标准从2012年7月由克东县政府起草到2013年6月份正式发布,历时仅一年。2013年4月23日,中国标准化协会曾组织9人的专家小组就该标准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本刊记者从内部人士获知,在那次会议上,专家们就该标准的一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焦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天然苏打水和非天然苏打水的区别,二是含气天然苏打水和无气天然苏打水的区别。
  不过,会上并没有讨论该标准中设定的界限指标数值。《饮用天然无气苏打水》中对于PH值的限定是8.2~9.0、碳酸氢根含量是300~650、钠离子含量130~200。如果对比上述提到的欧洲和日本标准,该标准中碳酸氢钠的指标是大于340mg/L的,但是PH值的设定却与天然苏打水本身的含量有较大出入。
  《天然矿泉水研究与开发指南》一书记载,苏联对于PH值的划定是这样的:7.2~8.5是弱碱性、>8.5是碱性。按照天然苏打水呈弱碱性的事实,标准中PH值的限定应该为7.2~8.5,但实际为8.2~9.0。
  “这个标准中界限指标(PH值、碳酸氢根、钠离子)的数值是取克东当地水质抽样结果的平均值。”苏金伟坦言,“这个标准最大的缺憾是不具备强制性,只起到一个参考作用。”不过,他认为该标准作为全国第一个苏打水标准,在未来的国标制定中将会发挥作用。
  苏金伟说,当地没有放弃将该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提交至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待进一步的审核。
其他文献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清楚认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1945年8月15日,发动野蛮侵略战争的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  世易时移,70年如弹指之间。二战后的70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文明进步加速度最快的70年。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物质进步一日千里,各国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使人类站在了经济发展的高峰,多元文化受到尊重,合作而非对抗成为时代主流。  在这样
从西安城向西南方向行驶约45公里,就是户县的地界了。  原以为离开城区可以暂时逃离茫茫雾霾,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天地茫茫,几成一体。雾霾持续袭击着古城,对其周边亦不放过。  此行去处,是一个位于秦岭北麓太平口的大院子,这里承载了妻子大学之前的时光。  让她也想不到的是,而今的院子,已经物是人非---大院门口被建筑垃圾堵塞,连停车的地方也很难寻见。  2000年,大院所在单位集体迁至西安城区
时而,时光会把我带回到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当时我在读高中,坐在教室里,那是一堂化学课。  我读高中,是1977年到1979年,“文革”刚刚结束,那是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当时学校一共八个班,只有一个文科班,叫文科二班。我的数理化底子很差,却被分到一个理科班。因为自知考学无望,我就在学校挨日子,想把高中两年混过去算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半不知不觉过去了。其间,除了跟同学一起玩耍,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归田园居》为中国人耳熟能详,在几千年的耕读文化传承之中,田园情怀深植于国人基因。  今日中国,一场史无前例规模的城市化浪潮澎湃向前,城镇化率以最短
几年前我刚来上海的时候,中国朋友常常告诉我,他们最羡慕我们的一件事,就是可以想生几个孩子就可以生几个。  “我们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人,很孤单地长大,你能想象这样的孤独感吗?”一位“80后”的上海女朋友对我说。  确实,这在我们,很难想象。在文化传统中一向推崇“多子多福”的中国人,在短短30年时间里成了全世界平均家庭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  终于,“两孩”全面放开了。上周,我又见到了那位上海女朋友,
2015年8月4日,河北保定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在为汽车加油  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4年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将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  “价格改革难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长远,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李克强强调,“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
昂科雷  新款昂科雷根据中国市场反馈,增加了中国消费者所喜爱的舒适豪华配置,如两款车型都增加了在国内市场非常受欢迎的USB接口,让用户可方便地通过iPod、优盘、MP3播听自己喜爱的音乐、歌曲。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升级还有:精英版将原来的6扬声器音响升级为BOSE 10扬声器豪华音响,让驾乘者在别克专属的顶级安谧座舱氛围中,享受到剧院般的震撼影音体验。旗舰版将原来的19英寸7辐铝合金轮圈和固特异255
又是一场大风拯救了深陷“霾区”的北京,“十一”黄金周刚结束,包括京津冀等在内的七省市约39万平方公里身中“霾伏”。在持续拉响75小时的霾橙色预警后,一场北风的来袭才让北京“重见天日”。  雾霾来,舆论起;雾霾重,讨伐深;雾霾散,舆情缓。  从10月8日起,覆盖华北七省市的“雾霾行进升级图”带动了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平台对于此次事件的起伏涨落。随着雾霾加重,两大舆论场的反应如舆情走势图所示急剧增强,
15年前,新兵戴春年被驻港部队选中,少年时代就迷恋枪械的他,拿到了当时优先装备驻港部队的88式狙击步枪。自重约8斤,5. 8mm口径,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列入现役装备的小口径狙击步枪,后来在爱沙尼亚国际侦察兵大赛及诸多维和任务中表现出色。  2013年5月下旬,在昆明附近的成都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扛着少尉军衔的戴春年,已经和解放军自行设计的第一支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10狙”一起摸爬滚打了一个多月。
4月20日,四川地震的消息刚刚传来,日本电视新闻就迅速播放了来自中国的相关报道。从第二天开始,主要电视台已经开始播放发自现场的新闻。  “灾害报道是日本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所有媒体都十分重视。”横滨国立大学教师凌庆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我当电视记者,首先接受的训练是朗读地震、台风方面灾害的稿子。”原NHK记者岩浪隆夫告诉本刊记者。  能从事灾害报道,这在日本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