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赋能的乡村网红究竟能“飞”多远?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乡村网红,有的是真红,坐拥千万粉丝,有的跌跌撞撞,几万几千粉丝打底。他们都有自己的骄傲,一条条爆款让自己不再默默无闻,他们心底又有隐约的担忧:这种被关注的日子,可以持续下去吗?应该持续下去吗?如果一直不红怎么办?如果不再红了怎么办?
  有些问题,可以请专家来解答。乡村网红往往依靠观察与直觉来做出规划,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的观点则基于大数据。他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短视频与直播,其团队设计的大数据平台每日数据过亿条。

从陶渊明到乡村网红?诗和远方的现实投射


  记者:乡村网红的画像是怎样的?他们有哪些普遍的特质?
  沈阳:乡村网红普遍有“通俗朴实”的特点。在中国各地农村中,总有一些奇人轶事值得关注,有的农民具备一定个人技能,比如擅长幽默、懂得形体表达、善于展现生活本色等,依靠个人技能就能收获粉丝达到出名的效果。总体来说,“通俗朴实”是乡村网红早期的一个特征,这其中难免有一些低俗化内容,但还是少数。其次,乡村网红的学历门槛相对而言较低,有的乡村网红是在家里务工,或从城市返乡,经过MCN机构挖掘出来,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历并不高,特别是跟微博时代大V相比。
→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乡村网民的规模达到3.09亿,首超全体网民的30%,三农兴趣用户已超过2亿。在网络视听用户中,短视频、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8.73亿、6.17亿,日均使用时长分别达120分钟、60分钟。制图/俞丰俊

  此外,乡村网红跟粉丝在互动过程中,情感性非常突出。农村受众大都很淳朴,喜欢一个乡村网红后,就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认同,这区别于城市受众,城市受众对网红会更加挑剔。因此,乡村网红可以吸收来自城市和乡村两部分的粉丝。我们在直播间里常听到的“老铁”这个词,就是具备很强情感性的词,更多也是乡村网红在使用。
  记者:您认为以李子柒等为代表的“田园牧歌”,是真实的中国乡村吗?过度修饰是否有功利目的?
  沈阳:中国农村的差异性很大,农民的思想状态差异性也很大。至于你提到的真实乡村,美,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标准。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读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这种田园牧歌的景象,就偏江南的风土人情。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多种风格,不同派别会吸引不同粉丝追捧,直至跨越城乡各个文化阶层。在乡村网红的优秀作品当中,能够体现出人们对田园牧歌的印象,切合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想象,实际上是人们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追求传承下的一种现实映射。

“任何人想过得自在,一定要做回自己”


  记者:如果受众产生审美疲惫,下一步乡村网红又该何去何从?
  沈阳:乡村网红获得流量其实是平台赋能的。大部分乡村网红在成名前,都没有做好变现赚钱的准备,他们是站在这个时代风口上,先飞起来了,但这个风是不是一直在吹,乡村网红能不能一直飞,这并不一定。
  我们在研究一个网红的时候,重点要看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网红本身的属性以及其粉丝表现,第二个问题是网红的生命周期。当乡村网红原有的粉丝老化或产生疲惫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会降低,乡村网红的商业转换价值也随之降低。一个乡村网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延长自身的生命周期。
  记者:怎么延长生命周期?
  沈阳:任何一个网红成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获得粉丝,这个阶段也就是获得个人品牌红利的时候。第二个阶段,网红实现商业化,不仅仅要有内容输出,而且还涉及品控、团队管理、生态链打造等,在这个阶段,对网红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用户的点赞也更加吝啬,有一些乡村网红就会掉队。
  第三个阶段,网红不仅仅要商业化,还要跟产业进行深度绑定,建立带货的完备产业链。之后网红很快就会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资本化阶段,和资本商业模式形成高度匹配的乡村网红,才能走得更加顺利。
  实际上,超过90%的乡村网红会停在第一道坎。从第一关打通到第四关,除了跟社交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关系,本身的自驱力、自控力和自学能力特别关键。
  记者:发展受限的大环境因素从根源上有哪些?
  沈阳:乡村网红还会面对的局限就是粉丝结构的改变,一个乡村网红的粉丝群体,会在三五年内发生改变,当你的粉丝结构发生改变,甚至已经不在当下这个平台了,那么你是离开,还是改变自己适应粉丝?
  在乡村网红中,不乏才艺型主播,一般的才艺主播输出新鲜感的期限是三年,之后就可能会面临才艺枯竭,除非输入大于输出。建议乡村网红,虽然通过短视频、直播过上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但也要抓住每一个提升的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者:有些网红因塑造“人设”遭质疑,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沈阳:任何人要想过得自在,一定要做回自己。职业可以改变,但本色不能改变。可以有角色扮演,也可以有包装,但如果存在争议,那么一定是其中某个环节出问题了,乡村网红需要把这个争议点找到并解决。

丁真模式可借鉴?乡土文化值得向世界输出


  记者:拉面哥从短暂顶流到热度逐渐散去,怎么看待走红与退潮?
  沈阳:拉面哥有点可惜。当一个人变成顶流的时候,怎么样去保持这种顶流的属性,并且对社会产生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契机是非常值得把握的。就拿丁真的模式对比来看,丁真意外走红后,当地对他进行了一系列包装,这直接给理塘的旅游带来了拉动效应,也适当地延长了丁真流行的生命周期。
  流行是一种偶然性,但可以爭取成为一种必然。我们需要用一些专业合适的方式,去延长一个乡村网红的生命周期,为当地做出更大的贡献。拉面哥,就是山东临沂的一张名片,他身上有朴实、不坑人、善良等多种标签,当地商业机构或政府部门,其实可以把这张名片用好的。
  记者:我们该如何看待乡村网红的“土味”,会随着城乡差别的淡化而消失吗?
  沈阳:短期内不会消失,毕竟消除城乡差别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总体趋势来看,乡村网红的“土味”已经是一个顶点,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味乡村网红会有所减少。
  记者:我国乡村网红在国际上的水平如何?
  沈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国的短视频是世界第一的,中国的电商在全球也居于前列。目前,我们已经有领先于世界的互联网应用经验,应该有意识地推动中国短视频走向世界,让中国网红走向世界,让世界网红替中国带货。中国有广袤的乡土文化,完全可以更大力度地向世界推广。
  (本组文章摘自7月19日《新京报》。作者均为该报记者)
其他文献
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40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屡创佳绩。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高度赞扬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强调“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
1998年汛期,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展现出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作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壮举载入史册。  洪水滔滔,南北同患;人水相搏,气壮山河。面对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特别是受灾省份的广大干部
秋天的花是为怀念开的,我这样以为。  ? ?很有些意味,周日的下午,热了好久的天凉爽了下来,如久沉寂的心情,暗暗浮起久远的掂量。决定出去走走,不带任何目的地,走到哪儿是哪儿。如此,看到了一些秋天的花朵,得到了一句不咸不淡的話一一秋之花为怀念而开。  ? ?乡间的老人雅气,我说的是许多年前,讳莫多,回避“干”和“搞”之类字,代之为“舞”字表达,比如干活叫舞活,搞好叫舞好。舞字优美,用上了轻快,舞字用
“我的梦想是在家门口就能打到水。”10岁的小女孩娅妮达家住安哥拉卡宾达省的西芬布村。从她记事起,全家步行到2公里外的赤鲁昂古河打水是每天必做的事。一年前,安哥拉政府与中国企业合作,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卡宾达供水系统工程实现通水,包括西芬布村在内的两个村约5000名居民成为最早的受益者,他们可以在村内的7个取水点喝到干净的自来水。娅妮达的梦想实现了。  赤鲁昂古河是当地唯一的水源,此前,西芬布村村民每
“我曾赴中国10多个城市采访报道,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埃中友好合作的重要进程,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勤劳。”近日,在中国建筑埃及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新首都CBD”)项目多功能厅内,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卡迈勒·贾巴拉就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等话题讲述自己的见闻和体会。这是中建埃及举办的首场“中国书架”文化交流讲座,台下数十名埃及和中国工程
“项目实施前,图书室所在的地方就像一个乱糟糟的储藏室,堆放着旧家具和无用的文件。”巴西巴拉那州圣安娜—杜伊塔拉雷社会援助查询中心协调员朱丽安娜·佩雷斯说,“如今,我们有了这个令人愉悦的阅读新空间,整个社区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朱丽安娜口中的“项目”,是中国三峡巴西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巴西”)从2018年開始资助的“快乐阅读”项目。该项目由当地非营利组织奥尔登堡运营,旨在通过捐赠书籍、改善硬件条
乡村网红,往往标签是“田园牧歌”,是“乡愁”,是岁月静好与朴素生活,他们的镜头常给现代都市人以视觉冲击,让都市人群看到了自己所不了解的平行于城市的农村生活。然而,这种“田园牧歌”是真实的中国乡村吗?乡村网红对自己拍摄的家园是否有唯美滤镜?真与假之间,拍摄者是否也有过困惑和反思?  “念乡人周周”,在网络上被称为“男版李子柒”;“农村会姐”,靠乡村美食获得近1500万粉丝。这些乡村短视频“头部”网红
过去,中国的乡土生活,往往被认为是平凡的、底层的、粗枝大叶乃至微不足道的,然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被视频化且拥有大量观众后,就会对表演者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我是表演者”“我是示范者”“我被大家需要”,当乡村的生活被镜头化,当自己的日常与才艺突然有了大量受众,这样的频繁暗示重新建构了乡村网红的价值。而拥有影响力的同时,因为特定的成长环境,被定义、被围观、被依靠、被索取,正成为一些网红的重负。努力传
经典做法  利用优势资源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打造具有浓厚而独特西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准确把握市场规律,重点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带、历史文化产业带、民族文化产业带、佛教文化产业带。  提高基层文化建设水平,培育社火、耍狮子、皮影戏、剪纸、烙画等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张掖市在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甘肃省有关政策
没有镜头修饰,没有任何掩饰,拍摄技术忽高忽低,他们执着于展现田间的农活忙碌,展现农人真实的生活。在满坑满谷的才艺主播、颜值主播、搞怪搞笑主播中,他们能够依靠真正的农活儿走红吗?答案是很难,却也并非全无机会,事实是,有一些人已经脱颖而出。他们不是顶流,不是头部,甚至难以从自己的网红身份中创收,但劳动本身就值得尊敬,网络时代的土味,通过他们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无数次隔空对话。他们,或许才是最应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