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一种被拥抱的感觉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教师相视无语,感受其满满的关爱;与文字无声对话,体验它无穷的魅力;与读写亲密无间,畅享这丰富的情感。理想中的课堂,要让学生有一种被拥抱的感觉,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一、被教师拥抱,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就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而言,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确,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才能够产生被教师拥抱的感觉,进而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这方面,教师要有善良热情的良好性格,还要懂得尊重小学生的个性认知与个体差异,并且还要求教师要能够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元互动,走进他们的内心,以一颗爱心向他们伸出自己温暖的臂膀。
  在一次评改活动中,发现了刘晓文同学的作文,其漫无目的、信口胡诌不说,一共也没写够二百字,每一个字都龙飞凤舞,让人不堪忍受。正当我要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训斥他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冰心先生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此时的小文大概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皱眉低头,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与模样。灵机一动,我将小文的作文运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了出来,在学生们一阵哄笑之后,我这样对大家说:“同学们,小文同学的作文虽然与大家相比还有差距,但这次还是有进步的。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以下这篇作文中有哪些可以肯定的地方。”“老师,好像小文的作文里面没有错别字,我们很多同学都做不到这一点的。”一阵沉默后,一名同学率先举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小文同学在第二段中的‘为什么’之后用的是句号这个标点,我觉得是很准确的,因为这句话不是疑问的语气,要是我很可能会用问号的。”如若不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发现小文还有这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此后,他的作文兴趣、语文成绩直线上升,这与那节激励性的评改课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被文字拥抱,需要培养浓郁强烈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郁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自然会深入体会到知识的美丽与魅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活动的初衷。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在培养学生浓郁强烈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可以将“小舟”“竹子”“石头”等生字或者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随意涂抹几幅形象逼真的简笔画,或者展示自己课下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引发了孩子们的阵阵惊叫:“老师,原来字和画画一样好玩啊!”“老师,以后我们学习的每个字都可以画出一幅画吗?”只要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的课堂便成功了一大半。在强烈的学习兴趣支配下,学生们课堂学习事半功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一幅画来表达它的意思。但汉字的优势也便在于其强大的表意功能,每学习一个字,我都会通过对比、联想、叙述等手段,让文字散发出迷人的独特魅力,让学生被文字拥抱,沉浸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不能自拔。
  三、被情感拥抱,需要实施读写结合的课堂模式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驱力,如果采取读写结合的课堂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让他们在被情感拥抱的过程中悄然升华自己的人文素养与能力。
  例如,教学五年级《司马迁发愤写
其他文献
“白沙”、“芙蓉王”经受了行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多次洗礼,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彰显品牌文化的光芒与力量。这两大品牌的发展表明,有了文化精神的注入,产品就不只是产品,而是附加
在日本政界,追求实利成为新的应对中国之道。对于领土争议等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日方也不再愿意搁置或低调处理,而是挑明分歧,强化自己的主张
现在,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么多的字,要全认识,说难不难,但如何让孩子真心地喜欢识字,让识字教学更有情趣呢?  一、人文之美,让识字不再枯槁  没有内容的美是枯槁的美,没有人文内涵的识字也必然是枯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苏教版小学语文
什么是天?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中有称职的父母,亦有不称职的父母。准确地说,监护人中有称职的监护人,也有不称职的监护人。因此,《未成年人成长监护法》就应该是守护未成年人的天外天!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急骤转型的时期,农村有近1.2亿人口涌向城市务工,出现了约8千万农村“留守儿童”;内地和欠发达地区约3600万城镇人口涌向沿海和发达地区,异地择业谋发展,约有2千万远离父母的城镇“留守儿童”。许多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历史?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想学”  1.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培养求知欲及信心  古语有云:“疑源于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因为无“知”,而渴望有“知”,从而引发出他们的“思”,然后才有“疑”
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新近发现的分泌系统,控制细菌的毒性和蛋白泌出。本试验构建了植物青枯菌Po82菌株的T6SS基因簇完全缺失菌株,从
研究中国政治模式,有一个前提问题必须解决,这就是终结“历史的终结”理论。这是基于中国政治模式的探索性、开创性得出的结论    1 完全否定说,把它说得一无是处,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2 待变说,认为它肯定会被改变,只是等待时机;  3 先经后政说,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市场化了,将来肯定会搞政治民主的;  4 路上说,认为中国正走在向西方民主前进的路上,只不过步子太慢。这些批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民主只有
作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见文体之一,我们如何帮助学生从容面对,智慧应对议论文论点的寻找与归纳呢?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寻到一些方法。  一、论点的寻找  首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清作者所议论的问题和针对这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论点若在文中,一般可用位置判断法,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文章为例,学生更能理解。即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它可能是文章标题,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或在文章开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