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他只喜欢玩玩具、看动画,不喜欢读书。家长要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答: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好读物。通常,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家长可以为中高年级孩子选取一些逻辑性相对较强的读物。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会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每天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帮助孩子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第三,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缩短注视字词的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能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阅读效率。其次,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讀书”。再次,粗细结合,分类阅读。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第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养成查阅的习惯。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理解的生僻字词及时查阅工具书,以加强理解。其次,鼓励“读思结合”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家长要教给孩子思考方法,引导孩子边读边思。再次,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鼓励孩子把阅读心得以文字或其他的形式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充分体验读书的乐趣。
  责任编辑/苗 培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及汉语基础知识、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利用快乐教学的理念,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快乐的学习语文,领略语文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科目对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重点开展的教学内容。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中,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同时也应积极的主张构建有效性教学体系,帮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理解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告别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建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教学 有效性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