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职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非常薄弱,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结合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育人氛围。
  【关键词】中职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对策
  一、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薄弱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将为他们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基础。然而在现实中,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又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方面,也一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当前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非常薄弱?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学校主要抓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有的领导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只是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由政治课教师上好课就行了,等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再去学习怎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迟。在这种认识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自然就不会落到实处,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好。
  2.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波及校园。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不平等不断显露。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市场原则向各个领域深入渗透,导致了人们交往行为的工具化,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德的冲突与矛盾,道德裂变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极大地影响了各行各业的职业原则。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同时,这些消极影响不可避免地传入校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
  3.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实效性。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是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内容。像其他的德育课一样,学校通常采用课堂教学的手段,都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且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现象有很大的出入,他们总是能举出很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反面事例,这样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很难被学生接受。
  二、加强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加强中职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除了要提高重视程度以外,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渗透到德育的第一课堂。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课程,要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改革德育课教学,切实有效地发挥这一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学校应该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还应该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职业特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系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关注就业前景,从形成职业概念,具有职业意识,到培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掌握职业技能,从而规划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课除课堂讲授外,邀请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剖析就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努力成才的意识,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通过举办模拟招聘、比赛等形式活动,或采取德育系列讲座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并在实践中锻炼巩固。
  2.结合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开展诚信教育时,我们必须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一要注意多种教育方式的结合。学校可以借鉴某些高校的做法,开展学生诚信活动,搭建一条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通道。还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辩论赛,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进行诚信教育。二要把诚信教育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针对中职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诚信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在点滴小事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持以诚实守信为学习、生活、交友的准绳。这就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做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减轻各种压力,正确面对生活挑战,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三要开展诚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的社会实践即是在社会活动中去锻炼、陶冶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诚信、体验诚信、养成诚信的习惯,从中学习讲诚信的好思想、好作风;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不守信用害人害己的案例,从中体会不守信用给他人、企业、社会与个人带来的危害。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行为习惯的锤炼,通过社会实践使他们都认识到:只有践履诚信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3.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育人氛围。德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者应该首先起到让德育工作说话的作用,确定“德育为先”的指导原则,要实施德育全员化的战略。确保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德育工作不但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而且要细致深化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实现德育内容职业化。要将理想前途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积极开展能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特长平台的活动,鼓励学生进步;同时要将养成教育和制度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对员工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树立起职业意识。德育工作者还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各种媒体对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德育工作部门应积极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积极宣传和渲染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引导中职学生把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双赢。
  【参考文献】
  [1]李超任.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认识[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
  [2]雷正光等.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管理研究[M]. 科学普及出版社.
  [3]刘合群主编. 职业教育学[M].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的火灾风险,严重威胁着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高校师生加强消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从高校实际的消防安全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消防意识淡薄、监管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力和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本文结合高校火灾的调查统计及应对措施,对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消防意识 高校 安全教育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迄今为止,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已被公认为检测前列腺癌(Pca)最具临床价值的瘤标,美国FDA已经同意应用PSA结合DRE检查对50岁以上男性进行筛查,可有
随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事档案是全面、真实记录一个人主要经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科研教学成果等的重要文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动态性和机密性等特点。高校人事档案作为高校人事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事工作的基础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人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工作对班主任的能力与素养都有严格的要求。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进行研究,通过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管理 教育艺术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起着引导和管理的作用
【摘要】学校想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就要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中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文章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中开展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开展传统教育活动的途径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重要性;途径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一种可以传承的瑰宝,必须要合理地运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