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如何看待2016年中国经济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美国商会刚刚发布了《2015-2016年中国商业报告》,这是基于对美国在华企业《2015年度中国商业环境问卷调查》的结果所作出的分析。
  2016年,共有406家在华美国公司参与了这项问卷调查,回答了有关公司业绩、挑战、战略、对未来风险的评估等问题。
  受访的美国企业大多在中国市场有丰富经验、业绩出色,约一半企业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75%在华经营超过10年,约60%是上市公司。
  总体来看,美国公司在中国经营业绩仍然成功,但收入增长和投资水平正在放缓,特别是制造业企业。
  预料已久的“新常态”,终于来临,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新商机又让美国企业总体保持乐观并將继续投资于中国市场。
  调查发现,大多数(71%)美国在华企业仍然保持盈利,但2015年只有61%的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与2014年的75%相比,有明显下降。而且,收入下降的企业数量增长了约一倍,从2014年的11%增加到2015年的23%。
  但同时,76%的企业认为2016年营业收入会继续增长,尽管其中大部分估计增长会低于10%;81%的企业仍然计划在2016年增加投资,尽管投资量与往年相比会相对减少。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Ken Jarret)说:“美国在华企业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也要抓住机会,比如服务业的发展。”
  对中国未来最为乐观的美国企业,来自零售业和服务业——有91%的零售业企业和85%的服务业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这也反映出,中国正在向更为发达的经济体转型,在中国经商,越发要加强营销、业务拓展、研发、电子商务和自动化。
  有一半左右的美国企业称,正计划开展或改善电子商务策略。已经拥有电子商务战略的美国企业则表示,最大的增长引擎已经来自移动平台(42%)和社交网络平台(28%)。
  在美国企业眼中,2016年最大的可能风险来自于成本高企、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日趋激烈的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
  上海美国商会主席季恺文(Ker Gibbs)说:“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美国企业正在进行调整和适应,这表明了他们坚守中国市场的决心以及对新经济驱动力的深刻理解。”
  在他眼中,未来的商业增长机会来自于“中国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大发展”。
  调查执行方普华永道(PWC)公司策略总监朗·克莱恩(Ron Klein)的分析是:“2016年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中国正在从以工业出口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我们预计,这个趋势会像灯塔一样,吸引更多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其他文献
在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被首次写入  2016年3月26日,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知商谷国际知识产权众创空间成立。  这只是珠三角地区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关乎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片段。  自2012年4月以来,广州、深圳、东莞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后,佛山和中山也相继被纳入。几乎每年,广东省的知识产权工作都在不断突破,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
随着2014年中国最高领导人进一步提出互联互通倡议,由“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等组成的中国对外投资框架已基本形成。  中国庞大的承包工程行业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10年内,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就可能达8万亿美元。  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水平已稳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道路、桥梁、电站、港口、通讯、石化、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
支持法案者认为,这将改善这些女性的处境和权益,而反对者则认为,这项法案实际上可能会剥夺这些妇女的选择和机会  57岁的纳亚纳·帕特尔医生可以称得上印度商业代孕的教母,在她的诊所诞生的代孕婴儿已经超过1100名。十年前,她出现在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节目中,揭开了印度代孕的神秘面纱,镜头下,她的代孕诊所很简陋,看起来和乡镇卫生所差不多,但这并没有阻碍她的代孕事业发展。现在,她告别了简陋的诊所,现
如何处理国外奶源与国内奶源的比例,才能既保证乳企的利润,又保障国内奶源的可持续,  从而守住中国乳业的红线?  中国奶农可能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5月,平均一头年产6吨的奶牛折合年收益只有240元,同比下降了95%。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奶农的眼泪。  山东省的养殖大户邱胜明,将要放弃自己20年辛苦建立的养殖场。这个养殖场,从最初的150头奶牛发展成为今天
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完全可以呈现出更亲和、更多元、更友好的姿态  1868年中国第一座公园“公共公园”落成于上海,自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正式现身中国城市。在约150年后的今天,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公园的建设速度惊人:公园数量每年增长800个以上,公园面积每年增加2.5万公顷。  以上海为例,1949年上海有14个公园;如今这
共享单车数量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对城市公共停车空间的需求,在人流换乘密集的交通枢纽,这种矛盾被最先激化,发生城管扣车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单车乱停放多存在于“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城市轨交站点。站点的出入口、人行道上停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不仅扰乱了站点周边的秩序,也影响乘客的进出通行。  交通工具的停放占用城市公共空间,本质上是路权重新分配的问题。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国际经验,比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已经有7个省、直辖市和34个地级市开展了健康省市的建设活动  你的城市健康吗?什么样的城市是健康城市?  上海的标准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无烟场所的建设数量、合理膳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常规就医流程知晓率、森林覆盖率等。这也是上海建设健康城市的工作指标。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到,“鼓励和支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卫
一年一度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是观察每年世情动向和国际舆论焦点的重要窗口,2016年也不例外。  近几年来,中国一直是年会的热门话题,但关注点年年都有变化。  据我观察,前两年,人们较多关注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和东亚的地缘政治风险;从2015年开始,外界更多聚焦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2016年,在我担任发言嘉宾的“转型东亚”专场上,与会者特别关心的话题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一带
2016年即将过去。  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或许已经在懊恼与兴奋交织的复杂心情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在懊恼什么,又在兴奋什么?  为什么你对过去和未来,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在令你兴奋或懊恼的每一件看似偶然事件背后,是否有一些类似于“注定”的东西,是那些偶然性面具下的真相,而它,一直藏在你内心深处。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心病”。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那被深藏起来却还时常蠢蠢欲动
杨姣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她想知道昨天发布的歌曲有没有上榜,新增了多少粉丝。  她玩的软件叫做“唱吧”,一款线上K歌应用。  在唱吧上,杨姣有200万人关注,几乎每首歌都会出现在首页榜单上。像这样级别的用户在唱吧里被称为“红人”。杨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喜欢这个称呼,她渴望“大红大紫”。  这也正是这款应用的制造者、唱吧CEO陈华所愿意看到的。他向《瞭望东方周刊》描述了他的构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