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愈来愈频繁,为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合作办学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为例,旨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策略,探索办学形式及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260-02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国际合作创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构想共同体。这一战略的提出,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各地区的合作往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和国际合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同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倡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培养技术型对外国际化人才的主要基地。到2017年4月21日为止,教育部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包括24个“一带一路”国家。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教育的互联互通与合作。在这一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与国外院校建立起合作办学关系,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积极为两国合作输送复合型人才。应国家与教育发展需求,2017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与制造、铁道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三个专业的合作办学。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1.报名学生人数少,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受传统教育理念和中外合作專业高额学费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报考的学生数量偏少。一是家庭条件好、成绩不理想且有意向出国的学生;二是没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国内高校或对被录取学校专业不太满意而放弃者;三是通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外合作专业学生既有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又有通过高考录取;录取的生源中,既有普高生源,又有对口职高生源。通过对比分析高考录取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上均优于单招考试录取生源;职高生源学生专业技能强于普考生源学生,而普高生源学生的文化课程(尤其是外语)明显优于职高生源学生。这几类学生混在一个班级,使得专业和语言教学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2.学生生长环境特殊,父母期望过高。因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办学成本高,学费远超于同类非合作专业,所以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普遍家境优越。学生长期受到亲朋好友的过度呵护与关心,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相对以个人为中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薄弱。与其他普通专业学生相比,他们的抗压能力较低,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寻衅滋事。此外,不少家长积极让孩子报考中外合作专业班,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设置高目标,但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能力。事实反映,大部分学生因无法过语言关而争取不到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使得很多家长极度失望。
  3.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合作双方交流过少。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办学对象不仅局限于欧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也是目前的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对派遣出国的学生,语言水平要求较高,师资要求更为严苛,但长期注重英语教学的高职院校,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多语言教师。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英语作为外语公共课程,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俄罗斯合作,学校前期未能储备俄语教学与教务相关工作人员,因而俄语教学工作基础薄弱。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中方教师和学生沟通没有障碍,但由于没有海外工作经验和留学经历,在国际化学生培养方面缺乏经验与管理方法;外籍教师有语言文化优势,但与学生沟通困难。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缺少复合型人才,中方和外籍教师各有弊端,同时也因政策和经费等诸多因素限制,合作院校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少,合作细节交流不多,办学对接不够顺畅。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对策
  1.优化班级类别,提高学生质量。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有“3 0”、“2 1”、“2 2”、“3 1”和“3 2”五种[4]。其中,“3 0”是指在国内接受中外教师授课,但受限于语言能力无法出国深造;“2 1”是指国内学满两年,赴国外学一年;2 2”、“3 1”和“3 2”三种属于专本连续后续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专业班级管理中,优化班级设置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以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设置班级。在学习过程中,每学期末设置专业加语言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分入“2 1”班级,成绩不合格者分入“3 0”,成绩优秀者推荐其进行“2 2”、“3 1”或“3 2”学习,每学期末重新考核,优化班级结构。其二,按学生生源分为中专生源和高考生源,以便开展特色教学,对于中专生源班,加大力度进行语言及相关文化课培训;对高考生源班,以强化实践技能培训为主。
  2.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办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生存和发展、实现办学目的的关键。完善教师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教育能力;实行奖惩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学习语言,积极赴境外升学教育、访学交流及参与培训等。开设公共语言课和专业语言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力引进合作国家优秀外籍教师,语言课由本土语言教师和外籍教师合作教学,入学前期以本土语言教师为主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后期以外教为主力,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课教材使用双语型,课堂上采取母语和外语穿插教学,对学生进行“双重文化渗透”。
  3.强化专业建设,保障专业水平。加强课程、学科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合作教学科研活动。加强实验室建设,集中精力培养学生技能与交流能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为适应国际化办学需要,学校应与对外企业联手共同组团实现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目标。伴随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中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在部分海外项目上实现校企合作,深入企业,大力培育高素质国际化的铁路人才。
  4.加强与合作国的有效沟通,实现少障碍对接。加强校内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工作,对接合作校发展战略规划。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大环境下,定期派遣师生到合作学校进行交流访问学习,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合作校的教育优势,大力借鉴对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平时应利用各种互动平台与合作校方就办学事宜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为双方合作共谋发展,真正实现互惠互利。
  四、结语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为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指明方向,但同时也伴随一系列办学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化复合型师资力量薄弱、合作办学双方沟通不畅等。为了真正达到合作办学的目的,高职院校可以从优化班级设置、增强师资建设、强化专业建设、加强合作沟通等方面,积极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国际往来,优化办学策略,共同推动合作办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2003.
  [2]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微格教学实训室是师范院校进行模拟教学训练的重要场所,对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微格教学实训室的开放使用管理并未引起重视,面对日益增多的教学使用需求,诸多不足逐渐凸显。诸如管理制度粗放、管理手段陈旧、管理人员紧缺、安全意识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等,由此深入分析了微格教学实训室开放使用面临的问题,并从强化硬件支撑、软件支撑、制度支撑和人才支撑等方面,对微格教学实训室
摘要:在山区特殊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学困生普遍存在。对学困生实行转化,必须要采取“克服偏见、施之以爱,关心学生、做有心人,将心比心、讲究宽容,用心发现、抓闪光点,用心感动、持之以恒”的教育转化工作措施。  关键词:学困生;拨动;心弦    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人认为转化学困生应该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学困生
摘要:起步型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指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创业企业的发展,也会成为创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隐患。由于创业者的能力有限,需要对其进行教育帮扶和引导,帮助其解决问题,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以顺利地度过起步阶段。  关键词:起步型;大学生创业;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现行新课标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教材中有大量的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插图。这些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插图,不但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颇为丰富的感性资料。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深刻理解插图之内涵,并对这些插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整合,使之更有效地适应和辅助具体的课堂教学,最终形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自主学习理念的普及,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室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语自主学习室连通校园网,并安装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英语两套自主学习平台。然而,在自主学习室的建设和管理当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室的功能与作用,并以宿迁学院为例,剖析了自主学习室管理中存在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环,它让教师自信地站在讲台前授课,也让学生有目的地认真听课,让课堂教学有目的、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课前准备;备课;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02-02  有效,即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而当今教育提倡的就是“有效教学”,指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
摘要:在全国掀起BIM技术应用的大潮下,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如何培养出顺应行业需求的BIM技术应用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为例,阐述了以设计竞赛为载体,将BIM技术融入专业课程改革,并对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设计竞赛;BIM;土木工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089-0
摘要: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人而异,教师在决定教什么、如何教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目标及认知规律,要从大学生的学情出发注重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的運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教”与“学”的转换,变“要我学”成为“我要学”。本文以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本科生学情调查为出发点,以访谈的形式对本科学生在学习信念、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学校适应、学习收获方面的表现进行调查,提出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许多高校加快了文科实验室开放的脚步。本文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实训实验室为例,就实训实验室开放管理、开放内容和要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旨在充分发挥实训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高校;实训实验室;开放;素质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新农科”是个比较概念,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农科是通过新的资源配置形式,开展农业高等教育新范式,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实现农业4.0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从明确办学定位、面向产业调整学科战略、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农科教深度融合战略、重构课程体系等五个维度探讨地方农业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