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中背景音乐的作用及使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风靡一时的暗示教学法掀起了将背景音乐引入教学过程的高潮。当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将背景音乐引入教学过程,让其在新的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的作用
  根据脑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高效、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放松性警觉状态。研究人员发现,巴洛克音乐60—70拍/分的节奏与α脑电波状态一致,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背景音乐可以补充课堂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曾经风靡一时的暗示教学法已经在实践中证实了背景音乐的神奇力量,因而成为我们提出假设的理论渊源之一。
  二、背景音乐的使用过程
  (一)课堂使用背景音乐的简要过程。课堂使用背景音乐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间三个阶段进行(在下文提到的问卷调查中,统计结果认为最佳时机是课前的占20%;课中占40%;课间占35%)。
  课前使用背景音乐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选择介绍性音乐,与深呼吸运动结合进行,使参与者放松,为轻松学习创造合适状态。如选用宙琳奇的《深刻的早餐》等。
  课程进行中使用的音乐要视讲授内容确定。为了实现某种状态转换,可以选用高昂的器乐,如收听《甲壳虫音乐》等。
  课间使用的音乐主要是轻松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平静的休息气氛。可以选用恩雅的《水痕》等曲目。
  (二)学生对使用背景音乐的态度。笔者曾经对内蒙古民族大学05级教育技术班和05级学前教育班(考虑到两个专业分属理科和文科)的同学有关使用背景音乐的效果作了调查。调查样本为上述两个班级中的30人(每班15人),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课堂使用背景音乐的态度。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之前,我对学生问卷中的题目与答案作了肯德尔和谐系数③的计算。因为同一位评定者对所有被评事物的评定有相同等级,所以我们对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修正,校正公式为:
  rw=SSR/[(1/12)k2(n3-n)-k∑T]
  在这里,T=∑(m3-m),m表示相同等级的个数。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学生问卷相关系数rw=0.38,X2=68.4,此时X2(df)0.01=16.81
  根据X2检验统计决断原则,当X2≧X2(df)0.01时为极其显著,所以学生问卷的答案经过统计可以使用。调查结果见表1:
  1.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对于学生的学习的影响:表1:
  66.7%的同学认为背景音乐会影响自己上课时的注意力 50.3%的同学认为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50%的同学对于背景音乐对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不确定 83%的同学认为背景音乐会使他上课时心情愉悦
  2.学生对于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的想法:
  97%的同学有过老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经历 43.3%的同学上专业课时,老师会在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 53.7%的同学认为平时老师在课件中加入的背景音乐比较合适 73.4%的同学认为背景音乐的选择要根据讲课内容灵活变化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有上课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经历,在这些教师中有接近一半的专业课教师会在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不管次数多少),大部分同学觉得背景音乐要灵活选择。
  同时,课件中的背景音乐会影响大部分同学上课时的注意力,但一半同学认为这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超过80%的同学觉得在有背景音乐的课堂中上课会心情愉悦,但是背景音乐是否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他们并不确定。
  (三)教师如何使用背景音乐。笔者曾经对逸夫小学,明仁小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20位一线教师作了有关使用背景音乐的效果的调查。调查样本为20人,调查内容主要是教师对课堂使用背景音乐的态度。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之前,我同样对教师问卷中的题目与答案作了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
  因为同一位评定者对所有被评事物的评定有相同等级,所以我们对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修正,校正公式为:
  rw=SSR/[(1/12)k2(n3-n)-k∑T]
  在这里,T=∑(m3-m),m表示相同等级的个数。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教师问卷相关系数rw=0.12,X2=14.4,此时X2(df)0.01=16.81,X2(df)0.05=12.59
  根据X2检验统计决断原则,当X2(df)0.05≦X2≦X2(df)0.01时为显著,所以教师问卷的答案经过统计也可以使用。调查结果见表2:
  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数据:75%的教师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可以使他上课时的心情愉悦;60%的教师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0%的教师认为背景音乐地加入有利于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等等。总之,背景音乐加入多媒体课件中有很多的好处,只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从统计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使用背景音乐对教师有着同样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教师情绪饱满,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点上,因心境的不同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设计的背景音乐应便于使用者的控制和选择。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使用背景音乐是一种尝试,也是情境管理思想在课堂授课中的具体应用。目前关于课堂使用背景音乐的相关资料很少,笔者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提出,希望引起各位老师和同学的重视,更希望它能够引领教学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廖坤.罗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2]王俊刚.背景音乐对中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3]杨江文.多媒体课件中背景音乐的功能[J].教学实践平台,2006(3).
  [4]余原.关于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的关系实验研究[J].音乐探索,2006(3).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加深,大学生的数量成倍增加,但普遍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导致许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因此,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一步步推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力争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因此,培养既能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又能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开拓性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
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学科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既有共性的方面又有个性的差异。因此,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如何优化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是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的核心。我们在分析中医学学科特点和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认为中医学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定位应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的需求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深刻把握中医人才知识构建要素,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大课程体
护理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带教老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的滞后,师资力量的薄弱,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缺乏对本职业的热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改革,目前社会所需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有着越来越高的专业综合素质。本文就目前中职生会计就业困难、就业环境差等问题,分析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以及相应的改进策略,来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正确的指导,提升中职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
摘 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不仅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需要借助激励理论的帮助和作用。这是因为科学的激励方法和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掌握激励的技巧和手段,同时也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执行。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同时对激励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列举,并在文章的末端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管理措施。  关键词: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