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由全国十几所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新疆农业大学自2003级起开始在本科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全面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的预备一级至第三册。通过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笔者对教材有了切身的感受,以下就在教材使用时遇到的问题谈点体会,以供互相交流。
教学目的、大纲和模式
教材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一头连接着教学大纲,另一头连接着教学法,即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的质量往往被看成影响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视野大学英语》无论从编写体例到练习设计都还是结构主义,还是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目的还是打语言基础,甚至更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且在编写说明中已明确提出“始终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所以要以此教材进行交际教学是有困难的。
内容编排
1.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Cunning sworth提出的教材评估的四原则中,最重要的是:(1)教材应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应和语言教学课程目标吻合。(2)教材应反应学习者目前和将来要使用的语言,能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他们所需要的语言。因此,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学生学外语的目的一致,才能激发其自主地其学以致用,教学的目标和教材编写的目标才算达到了。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去交流,也有一部分人仅为了通过考试和找工作,所以教材就应有工具性和实用性。2004年新《课程要求》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该教材是根据此前的大纲编写的,即为学生打基础而非为培养应用能力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不能同时实现。同时部分口语练习的话题陈旧,工具性和实用性不足。教材分读写和听说两部分,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操作,但不符合教学规律。听、说、读、写等技能很难在实际上割裂开,否则就成了把这几种技能训练的本身当成了目的。虽然在教材中加入了口语和写作等活动,但编写理念未变,课文加词汇语法练习的模式未变,因而,除了依旧以阅读为主外,其他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地训练。
2.课文、词汇与练习设计。(1)课文长度、生词密度和难易程度。从英美原版报刊书籍中挑选的课文要根据学生语言程度、课时限制、四六级词汇要求等因素被调整和改写。适当地调整适应学习规律,改后的课文长度合理,生词量不大于5%,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但“整容”过的文章能否体现真实性呢?预备1、2级教材显得过于简单,起点过低,第三册又偏难,使整套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协调。(2)选材。束定芳提出的选材原则中有趣味性,多样性,现代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该教材在趣味性上是花了大力气的,文章涉及语言,伦理,文化习俗,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很吸引人,但是有些具体的材料差强人意。例如:《读写教程1》Unit 2, Section A: A Busy Weekday Morning, 以代沟为主题,但结构松散,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矛盾,篇章、语法、句型、词汇等方面都不好抓重点,但笔者认为视听说的形式更能增加其吸引力,而且作为单元重点的第一篇远不如Section B及Section C的文章更能说明问题和适合精读。《读写教程1》Unit6, SectionA: The Widow,描述一个女人多年来深切怀念亡夫,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莫名其妙地出现,祝福过后神秘消失,主线应是对故去爱人的追思,可新人的婚礼却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形散神更散。仅一册书中就出现两篇这样的文章,不禁使笔者对教材重读写能力培养的宗旨产生了疑问。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社交书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体并没有出现,而一些难讲难懂的文章,纯文学作品的出现也使实用性失真。(3)练习设计。秉承重读写的宗旨,课后练习强化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以及紧扣课文的翻译和完形填空,还补充了阅读技巧的指导和练习,《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派生词,词汇辨析和泛读等训练,题型的全面程度符合四六级考试的需要,值得肯定。但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问题:词汇填空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脱离上下文就说不通的句子;相当一部分的汉翻英句子都照搬课文,单纯的重复缺乏新意,第三册中的此类题几乎都能通过抄课文来完成,使练习失去意义;写作练习“统”得太死,学生不用思考,简单地串联提纲即可成文,使学生懒于思考。以上弊病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听说教程》包括词意、句意辨听,听写,短文理解,还特别增加了很多口语练习题,编者意在突破传统听力教材只听不说的模式。然而致命弱点就是太“贴”课文,完全按课文组织内容,至少一半的题都是重复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听写也完全再现原句,口语练习再针对课文讨论,脱离真实语境的机械性练习给师生戴了“紧箍咒”,还是为阅读服务,换汤不换药。另外,很多短文作为听力材料偏难,仅阅读都要分析一番,让学生有挫败感。
3.教师用书。该系列包括背景知识、语法点、结构分析、译文、练习答案等内容。笔者认为某些部分画蛇添足,如Olympics和Online learning这样的词汇也要介绍。一方面如coffee, fill with这样很简单的语法点不惜引用多个例子,有凑数之嫌,而真正的难点却避而不提,另一方面很多例句都可从出版多年的字典上找到,缺乏时效性且不说,一些句子甚至冗长晦涩,教师只得再查字典或自己造句。译文的有些部分也值得商榷。如A Good Heart to Learn on,笔者认为‘可依赖的“好心”’不如“可倚之心”更具美感。虽然教参未必是必要条件,但要是充分条件,应在需要时为教师解疑释惑,更要精益求精。
小结
《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精品教材有其自身的特色,但其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疏漏,而合格的教材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删减、修改和补充以适应需求。笔者只是一家之言,希望为完善该教材出一份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学目的、大纲和模式
教材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一头连接着教学大纲,另一头连接着教学法,即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的质量往往被看成影响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视野大学英语》无论从编写体例到练习设计都还是结构主义,还是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目的还是打语言基础,甚至更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且在编写说明中已明确提出“始终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所以要以此教材进行交际教学是有困难的。
内容编排
1.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Cunning sworth提出的教材评估的四原则中,最重要的是:(1)教材应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应和语言教学课程目标吻合。(2)教材应反应学习者目前和将来要使用的语言,能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他们所需要的语言。因此,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学生学外语的目的一致,才能激发其自主地其学以致用,教学的目标和教材编写的目标才算达到了。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去交流,也有一部分人仅为了通过考试和找工作,所以教材就应有工具性和实用性。2004年新《课程要求》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该教材是根据此前的大纲编写的,即为学生打基础而非为培养应用能力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不能同时实现。同时部分口语练习的话题陈旧,工具性和实用性不足。教材分读写和听说两部分,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操作,但不符合教学规律。听、说、读、写等技能很难在实际上割裂开,否则就成了把这几种技能训练的本身当成了目的。虽然在教材中加入了口语和写作等活动,但编写理念未变,课文加词汇语法练习的模式未变,因而,除了依旧以阅读为主外,其他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地训练。
2.课文、词汇与练习设计。(1)课文长度、生词密度和难易程度。从英美原版报刊书籍中挑选的课文要根据学生语言程度、课时限制、四六级词汇要求等因素被调整和改写。适当地调整适应学习规律,改后的课文长度合理,生词量不大于5%,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但“整容”过的文章能否体现真实性呢?预备1、2级教材显得过于简单,起点过低,第三册又偏难,使整套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协调。(2)选材。束定芳提出的选材原则中有趣味性,多样性,现代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该教材在趣味性上是花了大力气的,文章涉及语言,伦理,文化习俗,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很吸引人,但是有些具体的材料差强人意。例如:《读写教程1》Unit 2, Section A: A Busy Weekday Morning, 以代沟为主题,但结构松散,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矛盾,篇章、语法、句型、词汇等方面都不好抓重点,但笔者认为视听说的形式更能增加其吸引力,而且作为单元重点的第一篇远不如Section B及Section C的文章更能说明问题和适合精读。《读写教程1》Unit6, SectionA: The Widow,描述一个女人多年来深切怀念亡夫,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莫名其妙地出现,祝福过后神秘消失,主线应是对故去爱人的追思,可新人的婚礼却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形散神更散。仅一册书中就出现两篇这样的文章,不禁使笔者对教材重读写能力培养的宗旨产生了疑问。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社交书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体并没有出现,而一些难讲难懂的文章,纯文学作品的出现也使实用性失真。(3)练习设计。秉承重读写的宗旨,课后练习强化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以及紧扣课文的翻译和完形填空,还补充了阅读技巧的指导和练习,《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派生词,词汇辨析和泛读等训练,题型的全面程度符合四六级考试的需要,值得肯定。但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问题:词汇填空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脱离上下文就说不通的句子;相当一部分的汉翻英句子都照搬课文,单纯的重复缺乏新意,第三册中的此类题几乎都能通过抄课文来完成,使练习失去意义;写作练习“统”得太死,学生不用思考,简单地串联提纲即可成文,使学生懒于思考。以上弊病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听说教程》包括词意、句意辨听,听写,短文理解,还特别增加了很多口语练习题,编者意在突破传统听力教材只听不说的模式。然而致命弱点就是太“贴”课文,完全按课文组织内容,至少一半的题都是重复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听写也完全再现原句,口语练习再针对课文讨论,脱离真实语境的机械性练习给师生戴了“紧箍咒”,还是为阅读服务,换汤不换药。另外,很多短文作为听力材料偏难,仅阅读都要分析一番,让学生有挫败感。
3.教师用书。该系列包括背景知识、语法点、结构分析、译文、练习答案等内容。笔者认为某些部分画蛇添足,如Olympics和Online learning这样的词汇也要介绍。一方面如coffee, fill with这样很简单的语法点不惜引用多个例子,有凑数之嫌,而真正的难点却避而不提,另一方面很多例句都可从出版多年的字典上找到,缺乏时效性且不说,一些句子甚至冗长晦涩,教师只得再查字典或自己造句。译文的有些部分也值得商榷。如A Good Heart to Learn on,笔者认为‘可依赖的“好心”’不如“可倚之心”更具美感。虽然教参未必是必要条件,但要是充分条件,应在需要时为教师解疑释惑,更要精益求精。
小结
《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精品教材有其自身的特色,但其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疏漏,而合格的教材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删减、修改和补充以适应需求。笔者只是一家之言,希望为完善该教材出一份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