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使用计算机辅助音乐实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师生从事理论研究、音乐课堂改革、音乐创作,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使音乐教学资源重新分配与有效利用。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给更多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提供帮助,文章围绕计算机辅助音乐实践的几个应用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主要讨论用计算机辅助钢琴教学、和声教学、视唱练耳教学,有针对性地挖掘实用软件,探索其在音乐实践过程发挥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音乐实践;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58-04
  实践环节是音乐专业学生很重要的训练环节,也是能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的根本保证。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根据音乐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学生进行乐谱输入、和声分析、音乐制作等实践功能。应用于计算机音乐的软件很多,但不一定每一种都要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关键是实用,能够满足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制作的需要就可以了,以下介绍几种常用于我校音乐课堂教学软件的整合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音乐实践解决首要问题
  (1)用MIDI键盘解决音符快速输入问题
  音符的输入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直接用电脑键盘输入,有的用MIDI键盘输入,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又快又准。
  (2)把乐谱输入打谱软件
  目前各类打谱软件有很多,五线谱的打谱软件常用的有Finale、Sibelius、Overture等,编辑简谱有美得理、作曲大师、TT、QuickMake等软件,也可以用Cubase、Cakewalk Sonar等软件直接用MIDI键盘弹奏输入。输入方法有直接录音法,这种方法直接用MIDI键盘弹奏,如果键盘弹奏能力不是很好,容易出错,大量修改很麻烦;第二种方法是单步录音,先把打谱软件设定为“单步录音”,再通过MIDI键盘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输入,这种方法不容易错,但输入速度慢些,只要掌握这些软件使用技巧,就省了很多事情。
  (3)把五线谱转成简谱技术[1]
  经研究发现,用辅助音乐实践平台可以实现五线谱转换成简谱,只要在五线谱软件中输入音符,然后保存成MIDI文件,再打开简谱打谱软件,导入MIDI文件,再进行相关设置就可以了,这样对原创音乐作品排版打印很方便。
  目前,简谱软件的乐谱输入比五线谱输入麻烦,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用五线谱软件输入音符后导出MIDI文件,然后再把MIDI文件导入简谱软件进行排版,以美得理简谱软件1.0为例,这个软件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①在导入MIDI文件时提供多种量化值
  这个功能在我们导入MIDI文件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量化值,如果乐谱中有32分音符,我们可以选择高精度的量化值,设为32分音符,一般只用16分音符就可以了。如果导入是.xml格式的文件,就没有量化值的选择了,这样导入的乐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还是选择MIDI文件导入为好。采用MIDI文件的导入,美得理能够进行自动化排版、音符自动定位、自动调节小节宽度、歌词自动对齐、版面调整后自动重排等操作。
  ②排版很自由
  我们可以通过点击“排版”这个选项,就可以自由调整乐谱的位置,直到我们满意为止。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乐谱,还可自由改变音符位置,用鼠标自由拖动音符间距、改变行间距等。
  ③界面简洁直观
  这个软件操作很方便,而且都是中文界面,只要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都能很快使用这个软件,因此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操作界面中对乐谱的每一个音符进行改动,同时软件的操作也非常容易上手,在不看说明书的情况下就能学会使用大部分功能。
  ④乐谱页面符合简谱的规范要求
  在使用美得理简谱软件过程中,不难发现它的实用价值,乐谱页面符合我们理想的要求,打出来的乐谱谱面规范,而且有很多特殊的符号能直接在软件里面找到,比如一些不常见的乐器演奏记号等。
  经过实践,目前用打谱软件调用VST音源不太方便,经常出现不理想的效果,我们只有用Cubase调用,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VST是Virtual Studio Technology(可视化工作室技术)的缩写,VST只有在“乐器音轨”中才能加载使用,MIDI音轨中不能调用VST音源,我们安装好Cubase软件后,新建一个空的工程,然后新建一个“乐器音轨”,按住电脑键盘的F11可以直接调用。
  在Cubase5.0版本中自带有一个“HALionOne”的VST音源,其它的音源基本上以插件的形式存在,靠单独安装才能使用,采样率高的音源声音更真实,但是所占的计算机内存就会越多。除了VST音源外,还有一种叫VSC(Roland-VSC32插件)音源,是罗兰公司研发生产的,这个音源可以通过VST功能直接调用,只有十多M,使用方便,音色效果不错,对初学者比较实用。
  二、钢琴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
  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来辅助钢琴教学,必须掌握一定的软件使用技术。首先计算机要安装有扫描仪,我们把要教学的钢琴乐谱扫描进计算机。在扫描时要注意一点,图形模式要设成黑白模式,不用彩色模式,图片要设成300像素以上,亮度与对比度也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一般保存是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如果图片扫描时出现角度不正,用ACDSee8软件把图片调整好。如果图片旁边有黑色,用计算机自带的画图软件擦除干净后保存。打开Word文档,按照乐谱顺序插入图片,把图片调整好后,只要计算机安装有虚拟打印机程序,这样就可以通过虚拟打印机导出PDF格式或者TIF格式的文件,导出文件后再用其它软件进行乐谱识别,把乐谱转成MIDI格式,有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1)SmartScore X Pro《乐谱扫描识别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乐谱扫描识别软件,可以识别TIF、PDF等众多图形乐谱,并可以与主流打谱制作软件Finale、Sibelius整合使用。
  (2)专业打谱软件Finale2010,这个软件可以读取由SmartScore X Pro《乐谱扫描识别软件》导出的.Xml格式文件,经过实践证明,只要用SmartScore X Pro《乐谱扫描识别软件》导出.Xml格式的文件, Finale2010都可以很方便地把这种格式的文件转成可编辑的乐谱,还可以在专业打谱软件Finale2010中修改好后再次导出.Xml格式文件。
  (3)最后把Finale2010导出的.Xml格式文件导入Overture4.1版,这个软件虽然小,但很实用,它可以很好地支持Finale2010软件导出的.Xml格式文件。目前只有Overture4.1版才能提供打开.Xml格式文件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可以单独播放任何一个音轨,可以改变音乐的演奏力度,能很好地处理渐强或渐弱演奏,可以任意改变演奏速度,可以通过“修改音符”这个功能,把需要演奏跳音的音符修改成跳音,还可选择从任意一个小节播放,如果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碰到比较难的小节,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个小节,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在教学中可以把速度调到适合学生弹奏的速度,再分手练习。可以一面放音乐一面让学生跟着练,也可以关掉右手弹奏的声音让学生练习左手,反之,关掉左手弹奏的声音让学生练习右手。课后还可做成Mp3格式的文件发给学生听,通过反复听、反复练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做法,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下载带有钢琴伴奏谱的书籍,识别成MIDI文件后,根据学生的程度,可以进行有选择地练习,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
  三、和声课程教学技术应用
  和声是音乐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前人在音乐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发现在某些和弦连接时出现音响的空洞,所以在和声理论方面提出很多法则,比如在和声理论中平行八、五度是被禁止的,和声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正三和弦的六和弦重复根音或五音,最好不重复三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和弦连接的时候三音是不能重复的,有了这样那样的规定后,初学者感觉很困惑,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下面笔者 将选取几个操作实例进行深入探讨。[1]
  (1)输入和声乐谱方法
  用一般的打谱软件可以辅助和声课教学,Overture软件可以打出和声谱子,只要我们用钢琴模式新建一个文档,在高音谱表中输入主旋律,把这个旋律设定为第一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上,如图1所示(选自斯波索宾编著教材第25-364例):
  然后再把另一行乐谱设为第二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下,如图2所示:
  在低音谱表中设男高音声部为第三声部,然后打谱,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上,最后在低音谱表中设男低音声部为第四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下,如图3所示: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设定后每个声部音符,软件默认的颜色都不一样,必须在“选项”中找到“参数设置”,然后把“各声部默认颜色”设置为黑色。
  只要掌握好操作步骤,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配置和声,学生可以尝试多种和弦连接方法,可以避免纸上谈兵,自己在做作业过程中可以把各声部分开听,也可以把四声部合在一起听,边听边改,直到满意为止。
  我们要给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和声写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善于总结音乐大师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巧用和声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可以防止学生读死书,有了电脑的辅助,老师上课更方便,教法更灵活、更直观,可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来安排教学设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
  (2)和弦级数输入
  用电脑输入和声的级数,目前如果单独用打谱软件输入效果总是不理想,很多打谱软件甚至找不到这个功能,传统的教学做法只是在黑板上写出来。用粉笔写速度比较慢,很难满足一节课里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量,以下的方法可以方便老师备课,或者打印试题。
  ①原位和弦级数输入
  先在打谱软件打好和弦,导出PDF格式,再用抓图软件把我们所需要的区域选定好后截图,然后把图片保存。之后再把图片导入Word文档中,调整好光标位置后点击“插入”,选择特殊符号,分别插入罗马字母Ⅰ、Ⅱ、Ⅲ、Ⅳ、Ⅴ、Ⅵ。
  ②第一转位和弦输入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分别在罗马字母的右边输入数字6,把数字6分别选中,在“格式”栏中点击“字体”,弹出对话框,把“下标”选上就可以得到如下标记的第一转位和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6和弦。
  ③第二转位和弦输入
  与6和弦的操作方法相同,分别在罗马字母后面输入数字4、6,选中数字6,在“格式”栏中点击“字体”,弹出对话框,把“上标”选上。然后选中数字4,在格式栏中点击“字体”,弹出对话框,把“下标”选上,再次同时选中数字4、6,在“格式”栏中点击“字体”,弹出对话框,选择“字符间距”,弹出对话框,选择间距中的“紧缩”,把“磅值”调到合适,在预览中看到“4、6”两个数字重叠在一起就可以了,结果如下所示:
  (3)和声分析
  这部分内容对初学和声的人来说是比较难的,往往会云里雾里,特别是有很多升降号,但又不是C调的作品,这个问题初学者的解决办法是,先把乐谱输入计算机,再移到C调,这样对五线谱不太熟的学生来说可以方便直观地分析,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种方法,可以用打谱软件Finale2010提供的和弦分析功能分析。
  (4)用Tonica软件辅助学生练习
  平时让学生练习最好还是用传统的手写方法,为了给学生更好地了解四部和声,少走弯路,四部和声写作与生成,用Tonica软件可以做到。它可自动识别“和弦标记”、自动进行乐曲“变奏”、自动生成“四部和声”、自动检测在和声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平行五度”、“隐伏五度”、“平行八度”、“隐伏八度”,如果能正确使用这个软件,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规范性,避免不良的和声进行,大大缩短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又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实践课程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觉、视谱能力、视奏能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如果没有正确把握这些要素,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一般来说,视唱练耳的教学次序是:先从单音开始,然后到旋律短句,再到单旋律教学。[3]
  听音教学,一般先听单音,再听音程,接下来听单个和弦再听和弦连接。在教学过程中,和弦连接听写的难度是最大的,这个训练环节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打谱软件先打出单个音、旋律短句、单个音程、单个和弦的听写,等到学生对这方面的听写已经掌握后,再进行和弦连接听写,节奏听写也可以分不同层次进行,从简单到复杂,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又可以做到很高的精确性。比如,我们在训练多声部音乐听写时,为了让学生对每个声部都听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有效地调节声部之间各个音的音量平衡,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纵向思维。[4]
  使用计算机辅助听音练习有许多优点,首先,不用进行钢琴调律,在软件中的钢琴音色标准音都是440HZ/秒。其次,在四部和声的听写方面,为了确保在和声各声部进行过程中听辨清楚,可以把各声部设定为不同的音色演奏,这样既方便了听音记谱练习,又能以音乐欣赏的方式进行教学,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把各声部的音色改为钢琴音色,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麒宇.借助电脑音乐技术改革音乐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21-32.
  [2]陈晨.电脑音乐技术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
  [3]赵宏丽.电脑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及思维空间拓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
  [4]王则灵.电脑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59-62.
  (编辑:李晓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在培智的课堂上,在数学上只是依靠教师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家对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将协同教育的模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本篇文章根据培智数学教学中的特点,分析了协同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协同教学;培智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4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
摘 要: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混合学习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方向。它强调各要素有机“混合”,着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求学习“最优化”。当前,高校微课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微课的创新应用备受关注。本文以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实验》为例,以混合学习为导向,构想了三种微课应用模式:翻转课堂式、情境嵌入式、协作建构式。经过实践探索,这三种应用模式具有提高学生的知识习得、技能应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教材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有些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难以理解,从而导致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方便地对高中数学进行理解。而如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这得到了很多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本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民众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视,以期学生可以通过高考考入理想的学校,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领域为提高自身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正在有序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如何准确定位、把握尺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确保顺利实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以信息类高职院校为例,深入分析了在线课堂进入校园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在线交互;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
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为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本文以
数学是小学教学时期的主要科目之一,落实开展专业化的数学教学工作,将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