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活下去 (评论)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疫居家期间,辛生发来怀念我们共同挚友张景祥的文章,留言:“用情太深,写得很累。你给看看。”我读完这篇万字长文,回复:“深沉的人间挚情中,透露着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与解脱。景祥九泉闻之,当含笑矣。”
  景祥是我和辛生长达三十多年的文友,去世后我也时常想起他。一个人在的时候,因为经常能见,反而不想。突然走了,却想起得勤了。有时候,那个熟悉的笑容浮现在脑海,不知是我在想他,还是他在念我。但我却没想要给景祥写一篇文章。总觉得人没走远。怀念应是遗忘尽头的事。待到都淡忘了,事也远旧,那时候忆起来,野草荒路里,应是沧桑两世,无有分别的感受。
  辛生却把自己的怀念先写了出来。他写得如此深情、仔细。我在阅读时,完全沉浸在他的文字里。他写的所有事,我几乎都熟悉,自己也是其中参与者。他替我和熟悉景祥的人,完成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纪念。这些文字的节奏犹如哀悼乐般沉缓。斯人已逝,再没什么可着急,怀念和追忆,本来就是缓慢又漫长的事,只消沉下心来,与被怀念者达成一种情感的交流。逝者有知。对逝者的倾诉从来不是自言自语,它在我们传统纪念文化里,期许有生死两界的倾听。
  辛生的文章从“疫灾裹挟着死亡四处游走”的日子写起。作者于“生活脱离了惯常轨道”的居家隔离中,阅读“关于死亡的科学和哲学”的书籍。早想给去世老友写一篇文章的许愿,也在此时逼迫到眼前。外界的压抑环境和内心的阴寒感受,将写作者的心沉到了土里。那是養育生最后又收留生的累累厚土,如此温暖又令人绝望。文章也从景祥重病到去世,“那些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日子”缓缓展开。
  作者在与景祥的一场聚会中,得知其身患重症。自此,景祥便进入作者长达半年多的无声关怀中。作为景祥的朋友,他深知在这个时候,对其罹病的任何关切都可能成为一种暗示,使他陷入被同情甚至怜悯的另一重痛苦。为保持与他之间的平静与祥和,“我格外留意他的微信朋友圈,品读他发在圈里的文字和图片,以及研习书法的临帖墨迹和书法作品,从中领悟他彼时的心迹,以一种不同过往的方式,与这位老朋友达成心灵与情感的交集。”
  微信成为作者看望罹病老友的窗口,成为文章中关照理解对方的渠道和线索。
  景祥或许不会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有一位朋友在以这种方式,无声地关注着他的每一天。我也是在最早知道景祥身患绝症,也留意他每天发的微信,有时点个赞,有时只是看一眼。我承认,看这样的微信,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已经知道他时日无多,他自己也知道,但依旧跟往常一样发微信,晒自己的作品。一个生命的不屈与不甘,在那些每日推出的微信里,被我们默默阅读。
  辛生对景祥的关注更深也更仔细。从文章中,我读到他抓住的那些生命细节,他从景祥微信中一张龙吐珠的照片、一幅纳兰词的书法、一段回想家人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着老友最后的生命状态,仿佛剩下日子的每一个瞬间,对于作者都珍贵无比,值得他用文字挽留并记住。在对景祥最后时光的追忆中,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一步步展开。
  “当我通过微信里景祥的情感流露,一点点领会他面对生命困境的心绪,我才逐渐对他有了新的发现。景祥罹患病痛之后,对自己‘内在生命’的意识变得异常清醒,他为认真而坦然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所做的一切,令我对一个有尊严的生命肃然起敬。对他的这些新发现,也使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那些惶惑,焦虑,不安,抗拒,无奈,无助,迷茫,揪心,连同那些所谓的希望和期待,原来是那么的肤浅和苍白。”
  这是辛生对疾病和生命的发现。那种看着别人无助自己也无助的心境,在此获得了救赎。他对死亡的理解与思考,也成为个人的,支撑起这篇文章的精神骨架,使其不同于一般怀念文章单一的情感表达。尽管文章用情已然“太深”,但情感指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对终极生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中最令我震动的是辛生去景祥家看望那一幕,那也是作者和景祥最后一次见面。文字是以对话完成的。因为景祥颈部肿瘤的位置不好,做手术“可能损伤脑部神经,造成失智或瘫痪。”景祥坚持不做手术。
  “瘫在床上,成了一个没有意识的废人,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还拖累她们两个(妻子和女儿)。”
  “再说,活多长才算是活?我觉得,那个决定是对的。下那样的决心,我也挺佩服自己的。”
  “活到这个年岁了,也是读了一些书的人,生死的事情看了不少,也经历了一些,能想明白。”
  “人这一辈子,会在许多时候面临艰难的选择,这就是生活的残酷。”
  这是一个读书人对自己生命的清醒安排,也是他最后的人生态度和艰难选择。我们都没到过生死关头,不知道那时会是怎样的一个自己。一生所学所思,一生积累沉淀,到那一刻即将归无。生的世俗意义将被收回,此时升腾起的将是一个人真正的精神吧。
  景祥最后的精神塑像,在文章中竖立了起来。那个“死去比活着时教给我们更多东西的人”,已经活在这些文字中。“生死之间,他对生命的尊敬、坦然、诚恳、通透,于我,仿佛听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使我此时此刻为疫灾搅得忧惧不安的心,感到一缕缕直抵肺腑的安慰。”是的,死亡教会我们的,永远是如何活着。死亡是家乡。我们都在路上。而从死亡中生发出的生命思考,当是那“阴寒”中的一抹新绿了。
  几年前,辛生写过怀念已故母亲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2013年第7期。那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多年后的这篇怀念文章,是写给一位挚友的,也是写给所有人的,他对生与死的理解已然天宽地阔。生命的意义在辛生这里,已经从个体延伸为整体的悲悯与关怀。那个“内在生命”的复苏,使人同时拥有了生与死的双重生命。让有限之生,认领并拥有无限之死。死生都是自己的。让死活下去。这是每个生者要做的,也是此文最终想表达的。
  2020年4月12日于木垒书院
  责任编辑 王 晖
其他文献
8月18日晚7时30分,夜色微澜、清风拂面,七台河职业技师学院体育场上星光熠熠,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参加绿色中国行活动的领导嘉宾和近万名七台河市市民齐聚这里,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共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供销(海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承办
期刊
在秋风送爽、菊花绽放的季节,第七届北京菊花文化节9月10日上午,在蒙蒙细雨中在顺义国际鲜花港开幕。六大特色菊花展区、上千个精选菊花品种与北京市民相约金秋。展期从今年9月10日一直持续到11月25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菊展分为北京国际鲜花港、北海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北植、天坛公园、五棵松社区园艺体验中心六大展区。  六个展区各具特色,但是北京国际鲜花港是展览面积最大的一个展区。那张印制精美的北京菊
期刊
①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39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390元;②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超过10万,农、林、牧、渔业2835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0%。  教育部:将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教育部公布部门减政放权、管办评分离的具体措施,称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严控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项目评审、教育评估和检查事项,不随意进校检查,建教育行政权
期刊
“乌苏里江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记者很小的时候,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一曲《乌苏里船歌》,就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首《乌苏里船歌》被郭颂老师传唱了40多年,记者却一直没能有机会去亲眼目睹美丽富饶的乌苏里江。  8月25日到28日,本刊记者走进黑龙江省虎林市。亲眼看到了乌苏里江畔的美景,感受到了黑龍江省虎林人民的热情与幽默。  巍巍山岭、苍苍林海、茫茫雪原、浩
期刊
5月29日上午,国内外近百家媒体聚集北京顺义,共同见证2015年中国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美国、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驻华使馆代表、部分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活动。  10时许,销毁活动仪式开始。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和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先后讲话,随着象牙查验专家组组长宣读完查验结果,国家林业局、海关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按下电钮,启动专业销毁设备。两分钟后,8名队员列队进入作业现场,机器开始
期刊
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在一些好学生中出了问题。因此,加強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好学生发生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不同的,但究其犯错误的根源,无外乎是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在起作用。从他们的本身看:  1、思想不成熟,经不起挫折  由于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在这大变革的
期刊
5月29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举行了中国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共有662公斤2014年以来执法机关查没并结案的非法象牙及其制品,在专业粉碎机的强力粉碎下,被销毁变成碎末。这是继中国政府2014年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首次公开销毁执法查没象牙之后,今年再次公开销毁一批非法象牙及其制品,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政府打击象牙走私等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坚定立场和坚决态度。  国家林业局
期刊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更是不能忽略的课题,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是一位好老师首先要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即在选择作画题材方面要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活跃气氛;在日常言语中注意要多多鼓励学生。  【关键词】美术;兴趣  不少家长认为所谓艺术细胞大多是先天性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培养起来;也有不少家长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后天的教育环境依然能够培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计从业者数量随之高速增加。那么,该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合格的会计从业者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通过三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这里提出来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会计;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随之迅速增加,并对会计人才提出了
期刊
排便是每个人每天必做的“大事”,但是说到大便,大家都会觉得恶心,不好拿出来说。  但你也许知道,大便蕴藏着跟人体健康有关的“黄金密码”,其实大便不只关乎人体内部环境,还会影响地球环境,而且可以“入药”……  说到粪便,我们通常会想到臭、肮脏、病菌。殊不知,大便岂止是自然界最“天然”的东西,大便还有许多“用途”和重要性,是许多人所不知道或忽视的。  大便这回事,关乎“大肠经”  美国胃肠内视镜外科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