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都已走向市场,怎样把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参与社会人才竞争,是技工学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校期间,如何对学生加强职业指导、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就业路途中少入歧途,迅速、高效地进入就业状态,已成为各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基础、人格力量等方面的特殊性,作为一名技工学校教育工作者,笔者对技工学校学生就业面试中需注意的技巧进行如下探讨:
一、参加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对面试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容易忽视,恰恰相反在面试前的准备非常必要。例如:在2002年我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上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准备,只有一个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着装整齐,精神面貌饱满,自然在面试中占着了先机。所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体现了面试者的思维、素质、能力、态度。
(一)准备必备物品,做好硬件准备。
面试前,应把毕业证、身份证、就业推荐表、证明材料等带齐,以供考官查看。最好带上该公司、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深刻领会应聘职位及该岗位的具体要求,对应聘单位了如指掌,在大面试中以便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二)准备面试时的着装和个人修饰。
参加面试,在衣着方面虽不需特别讲究,但要注意整洁大方。男生衬衫要整洁,力求表现出成熟、稳重、可信赖。女生不能穿过分前卫新潮的服装,化妆不宜过于浓艳,力求表现出热情、大方和有亲和力。总之,着装要协调统一,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另外,还应保证面试前充足的睡眠,确保证面试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巩固。
面试者需尝试大声说出你在学校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以及曾参加的实习经验或者实习中所学到的相关技能,以及为什么你是该应聘职位的最佳人选的理由,必要时可将要点记录在一张索引卡片上。同时需要将所应聘岗位及自己所学专业的主要知识浏览一遍,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
二、在面试进行中的技巧。
(一)发挥个人特长,争取就业机会。
有的同学使用形体语言较好,有些同学使用非语言交流很好,要注意相互间的学习借鉴。
1、面试中的形体语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面试中,恰当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将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握手:这是你与面试官的初次见面。如果他伸出手,却握到一只软弱无力、湿乎乎的手,这肯定不是好的开端。握手应该坚实有力,但不要太使劲,而且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如果你刚刚赶到面试现场,用凉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手心发凉,就用热水捂一下,并擦干水迹。
(2)坐姿:站如松,坐如钟,面试时也应该如此。要表现出精力和热忱,松懈的姿势会让人感到你疲惫不堪或漫不经心。面试前可照照镜子,有条件者可以拍段录像检阅一下自己。
(3)眼神:面试时应看着面试官,但不要瞪视,因为会这样显得太有进攻性,不要不停地环视房间,会显得缺乏自信或对所谈话题缺乏兴趣。
(4)手势:说话时做些手势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避免说话时摸你的嘴。平时打电话时,可以在镜子前看看自己,因为你在面试中很可能使用同样的手势。
(5)仪态:没什么比抚弄头发、按笔帽、脚拍地,或不由自主地触摸身体某部分更糟糕了。要准备好发言,面试时镇定自若地流畅、完整、简捷表达出来。
2、面试中的语言交流。
除了个别特殊职业,很难说求职面试中存在有特殊的语言要求。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方式,而求职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求职面试应达到的水准。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经过日积月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是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说话时俚语不断,口头禅连篇,如病句,网络语言等不恰当的应用,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1)发音清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采用消极的方法。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练出一付伶俐口齿的故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
(2)语调得体: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若有人说:“我刚丢了一份工作。”使用同样的反问句:“是吗?”作答,可以表达吃惊、烦恼、怀疑、嘲讽等各种意思。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易对听者造成悬念,提高他的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表现说话人果敢决断,有时显示他的主观武断。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3)声音自然:用真嗓门说话,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4)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大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5)语速适宜: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二)克服不良习惯,树好第一印象。
面试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是非常难,且需要平时多加注意。个别求职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甚至是其中一小点表现,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求职失败。
1、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
2、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
4、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直盯着考官的话,难免给人压迫感,甚至感受到你的攻击性,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5、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表情怎能打动人?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6、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容易被考官看扁。
三、面试结束后的处理。
面试结束后,每位主考官对应征者的面试表现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才会形成最后的处理结果。学生在面试结束后,对面试结果的反馈不仅仅是指说一声被录取还是未录取的问题,而是应该分别对待。对被录取的学生应对有关录用的所有事项,均应在录用面谈中解释清楚,包括福利待遇事项,录用附加条件,工作地点等问题要明确下来;对未被录取的学生应主动打电话到应聘单位了解一下未被录取的原因,在下一次面试中加以改进,争取面试成功的机率。
技工学校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等方面还考虑得不很周到,在很多方面容易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以上所列技巧,完全是建立在平时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总之,技校学生只有面对现实,扎实学习,努力提高,并在面试前又能放松心态,充分发挥,才容易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抢得头筹,取得成功。(作者单位: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术学校)
一、参加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对面试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容易忽视,恰恰相反在面试前的准备非常必要。例如:在2002年我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上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准备,只有一个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着装整齐,精神面貌饱满,自然在面试中占着了先机。所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体现了面试者的思维、素质、能力、态度。
(一)准备必备物品,做好硬件准备。
面试前,应把毕业证、身份证、就业推荐表、证明材料等带齐,以供考官查看。最好带上该公司、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深刻领会应聘职位及该岗位的具体要求,对应聘单位了如指掌,在大面试中以便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二)准备面试时的着装和个人修饰。
参加面试,在衣着方面虽不需特别讲究,但要注意整洁大方。男生衬衫要整洁,力求表现出成熟、稳重、可信赖。女生不能穿过分前卫新潮的服装,化妆不宜过于浓艳,力求表现出热情、大方和有亲和力。总之,着装要协调统一,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另外,还应保证面试前充足的睡眠,确保证面试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巩固。
面试者需尝试大声说出你在学校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以及曾参加的实习经验或者实习中所学到的相关技能,以及为什么你是该应聘职位的最佳人选的理由,必要时可将要点记录在一张索引卡片上。同时需要将所应聘岗位及自己所学专业的主要知识浏览一遍,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
二、在面试进行中的技巧。
(一)发挥个人特长,争取就业机会。
有的同学使用形体语言较好,有些同学使用非语言交流很好,要注意相互间的学习借鉴。
1、面试中的形体语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面试中,恰当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将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握手:这是你与面试官的初次见面。如果他伸出手,却握到一只软弱无力、湿乎乎的手,这肯定不是好的开端。握手应该坚实有力,但不要太使劲,而且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如果你刚刚赶到面试现场,用凉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手心发凉,就用热水捂一下,并擦干水迹。
(2)坐姿:站如松,坐如钟,面试时也应该如此。要表现出精力和热忱,松懈的姿势会让人感到你疲惫不堪或漫不经心。面试前可照照镜子,有条件者可以拍段录像检阅一下自己。
(3)眼神:面试时应看着面试官,但不要瞪视,因为会这样显得太有进攻性,不要不停地环视房间,会显得缺乏自信或对所谈话题缺乏兴趣。
(4)手势:说话时做些手势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避免说话时摸你的嘴。平时打电话时,可以在镜子前看看自己,因为你在面试中很可能使用同样的手势。
(5)仪态:没什么比抚弄头发、按笔帽、脚拍地,或不由自主地触摸身体某部分更糟糕了。要准备好发言,面试时镇定自若地流畅、完整、简捷表达出来。
2、面试中的语言交流。
除了个别特殊职业,很难说求职面试中存在有特殊的语言要求。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方式,而求职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求职面试应达到的水准。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经过日积月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是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说话时俚语不断,口头禅连篇,如病句,网络语言等不恰当的应用,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1)发音清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采用消极的方法。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练出一付伶俐口齿的故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
(2)语调得体: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若有人说:“我刚丢了一份工作。”使用同样的反问句:“是吗?”作答,可以表达吃惊、烦恼、怀疑、嘲讽等各种意思。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易对听者造成悬念,提高他的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表现说话人果敢决断,有时显示他的主观武断。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3)声音自然:用真嗓门说话,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4)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大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5)语速适宜: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二)克服不良习惯,树好第一印象。
面试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是非常难,且需要平时多加注意。个别求职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甚至是其中一小点表现,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求职失败。
1、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
2、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
4、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直盯着考官的话,难免给人压迫感,甚至感受到你的攻击性,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5、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表情怎能打动人?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6、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容易被考官看扁。
三、面试结束后的处理。
面试结束后,每位主考官对应征者的面试表现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才会形成最后的处理结果。学生在面试结束后,对面试结果的反馈不仅仅是指说一声被录取还是未录取的问题,而是应该分别对待。对被录取的学生应对有关录用的所有事项,均应在录用面谈中解释清楚,包括福利待遇事项,录用附加条件,工作地点等问题要明确下来;对未被录取的学生应主动打电话到应聘单位了解一下未被录取的原因,在下一次面试中加以改进,争取面试成功的机率。
技工学校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等方面还考虑得不很周到,在很多方面容易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以上所列技巧,完全是建立在平时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总之,技校学生只有面对现实,扎实学习,努力提高,并在面试前又能放松心态,充分发挥,才容易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抢得头筹,取得成功。(作者单位: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