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互动是学习、使用语言的重要方式,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以支架式帮助概念为依据,重点关注师生双方互动,聚焦互动的形式、意义及结构,强调语境。本文认为,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双方有意义的互动。师生双方有意义的互动能够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师生互动 大学英语课堂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知识获得的哲学高度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关注互动发生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发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外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二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课题较广,大致概括为:1.学习者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2.协商及反馈在交互活动中的促进作用;3)支架式帮助对学生交互能力培养的影响与作用等。受国外课堂互动话语分析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社会文化理论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课堂互动能力的培养。一些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运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关注互动话语的知识共建功能及互动话语语言本身来探索提高师生课堂互动能力的模式,这也成为课堂互动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策略研究;2.二语教学课堂互动模式研究;3.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逐步建立的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是文化与社会关系发展内化的结果。内化是社会调节的过程,由人际间活动和个体内部共同活动共同构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该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后,SAL研究领域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者们对语言习得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更加关注,纷纷把社会文化理论引入SAL研究领域之中。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学习者通过他人调节,借助支架式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潜在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用语言与他人互相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课堂话语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其中介者的调节作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内化。
  三、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动机。英语课堂教学要提高互动活动水平,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学生包括英语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都乐于参加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避免将课堂互动变成教师和英语优秀学生的秀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学欲。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大多被动的接受,教师主导一切,学生机械地听从。在互动课堂上,教师要首先转变其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
  3.建立积极的互动教学过程。
  a.话题活动与引导性提问。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充分互动讨论。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互动。针对课堂提问,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提问问题难易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慢慢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面子。
  b.分组活动。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不少,因此,分组讨论活动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及平等参与的机会。分组的标准可以依不同的活动来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来分,也可以按照性别来分,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来分。每个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里与组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
  4.课后反馈。反馈可分为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在英语互动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错误,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学习者的同学即同伴也应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为同学提供相应的反馈,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教师反馈还是同伴反馈,均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及提供反馈时的场合,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互动课堂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设计各种互动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理论上更加认识到互动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在实践上更注重互动活动的设计及展开来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但在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进步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直是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为期一学期的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对二本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学术英语写作和听说上的专门训练,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大学公共英语从通用英语过渡到学术英语的教学模式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英语 学术英语 通用学术英语  一、学术英语的由
I. Introduction  In China, classroom oral instruction is the chief or indeed the only source of English learning,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ways of language learning. Teachers usually
【摘要】在中职教学体系中,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元素,如何有效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在中职教学中获得效率的持续性提升一直是英语教师们所面临的难题。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教师们可有效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任务来锻炼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思维和技能。本文将从中职英语教学特征出发探讨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中职学生学习特征相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  【关键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除了具有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功能外,在各种中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少高职院校进行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时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使用价值较高的教学途径,被不少高职院校所采用。本文就从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一些探讨研究。  【关键词】专门用途 英语 高职英语 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听力问题也成为许多学生面临的难点。尤其针对传统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多集中于听辨与记忆两种方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在长期实践教学中发现引入图式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英语听力障碍问题,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图式理论的基本概述以及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分析进行探析。  【关键词】图式理论 英语听力障碍 改进  尽管
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但纵观近十余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成果,一直不为乐观。本文以母语为汉语、且有一定英语学习基础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情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最大的功能在于使用,因此,说的能力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在其他
该项目是国家948项目“DALCOAST河口海岸预报系统”(编号:200603,执行期:2006年3月~2010年6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暴作用下河口动力过程及其模拟”(批准号:10672188,
【摘要】音频资源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资源,如何在教学中发掘她的潜在价值?笔者以英语早读课为切入口,从对早读课的认识,早读课的形式和早读课的备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力求构建一种高效、可行、新型的早读课模式,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英语早读课 音频资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冲击着原始、单调、沉闷的课堂。《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合理利
【摘要】本研究着眼于通过网络和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关键词】PBL模式 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