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摘要患儿,男,11岁,主因“反复水肿、蛋白尿2年”入院.2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查尿蛋白阳性(3+),血白蛋白14 g/L,总胆固醇8.0 m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足量泼尼松口服(15 mg,3次/d)4周,尿蛋白持续阳性(3+),后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10 mg/( kg·次),连用2d,每2周1次,共12周),水肿减轻,但尿蛋白仍无好转,故行肾穿刺活检,结果回报:微小病变伴肾小管及间质损害.给予口服泼尼松(40 mg,1次/d)联合他克莫司(1.5mg,每12小时1次,血药浓度8.6 ng/ml)治疗,并间断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0.5g/次,每周3次,隔日用药共2周,后为每2周1次,共用4周,后为每月1次,共用1个月),尿蛋白转阴并稳定6个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利用成人ICU设备和护士资源、儿科专科医师管理的救治模式在小儿急救方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在成人急诊观察区域建立儿科观察室,利用成人急诊ICU设备和护士资源救治具有转运高风险的危重患儿的预后和疾病谱.结果 5年来急诊观察室收治儿科患者5076例次,约占年门急诊量的3.40%.入观患儿中危重者464例,占入观患儿的9.14%,其中转院251例(54.09%),因
目的 通过序贯性干预措施提高每日查房的交流水平。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
期刊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为VA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145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机械通气患儿中发生VAP 52例,发生率为35.86%,主要相关因素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再插管情况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的
患儿,男,10个月,因"咳嗽1周,发热5 d"入院.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吃瓜子仁呛咳后咳嗽加重,家长未予重视.5 d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于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米诺、氨溴索3 d,症状未见好转,咳嗽加重,且心率快,急转入我院。
期刊
目的 探讨脑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及S100B蛋白(S100B protein,S100B)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我院住院的78例PVL早产儿(PVL组)和43例正常早产儿(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其生后第1、3、7、14天测
期刊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男25例,女17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治疗组于生后3~5 d予以EPO治疗4周.所有患儿于纠正胎龄40周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随诊至6个月,定期行头颅影响学检查、脑电图检查,3、6个月时分别进行发育商(DQ)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又称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长期并发症之一.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BPD成为引起早产儿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存活者中,BPD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再入院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生的风险.在BPD的防治上,肺
期刊
患儿,女,2.5个月,以"咳、喘1个月,发热2 d,抽搐1次"为主诉入院.患儿1个月前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2周,经抗炎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偶咳,渐加重,并有喘息.因发热、抽搐再次入院.入院查体:T 37.5℃,P 180次/min,R 64次/min,体质量4.6 kg.营养略差,意识清晰,精神萎靡,反应尚可。
期刊
急性中毒在儿童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在发达国家,儿童中毒有完善的中毒监测网络,可以准确地反映儿童中毒的相关因素,对中毒做出及时迅速的干预和救治.我国儿童中毒的病死率高,缺乏完善的监测网络.本文就儿童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做一综述。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部分或完全阻塞后,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其周围迂曲扩张的小静脉形成类似“海绵状”丰富的侧支循环,是肝脏为保证血流量的一种代偿性病变.CTPV是少见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容易误诊,约有10%的患儿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因而应提高临床医生对CTP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