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神马当从西北来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9月,地处河西走廊的甘肃省原武威县的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挖到一处名为“雷台”的东汉时期的古墓葬遗址,无意中发现了一件青铜工艺品,这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铜奔马踏飞燕。这座铜奔马踏飞燕的造型非常奇特,三足腾空,一足踏着飞燕,马呈现出喷鼻、翘尾、举足腾空而飞的形象,而飞燕则呈现出鹰眼圆睁、展翅回首的形象,其动作含义就是“飞”。此后,铜奔马踏飞燕的艺术形象不仅多次被中国邮政选作邮票图案,而且还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在今天祖国的大地上,只要是被国家旅游局命名的旅游城市里,都有这样一座矗立在市区中心的巨型马踏飞燕雕像。
  一些学者根据汉代的文献记载,把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直接命名为汉武帝极为钟爱的“天马”,这难道真的是“天马”吗?“天马”今天还存在吗?它真的如古代文献中描绘得那样神奇吗?让我们回到千年以前去寻访古代天马的神秘足迹吧!的确,正如专家所言,天马并非神话,而是古代西域所产良马的美称,曾与“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早在商周时期,军队的主要军种有战车和步兵。自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良之后,骑兵逐渐成为主要的军种。秦灭六国、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骑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经济凋敝,皇帝所乘舆车,想找纯色毛的马驾车都难。王侯将相上朝时,只能乘牛车。国力不强,良马缺乏,使得西汉在与匈奴初期的战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因此,寻求良马,改善军队作战系统,是自刘邦以来历代汉朝皇帝梦寐以求的目标。
  经过文景之治近60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空前提高。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他文治武功,一改前朝的对外妥协政策,致力于反击匈奴。但是,面对拥有骏马良弓优势的匈奴,汉武帝迫切想获得大批优质战马,以此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次,汉武帝在用《易经》算卦时,得到的预言是“神马当从西北来”。于是,汉武帝就派人至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那里去寻求良马。乌孙国是一个出良马的地方,有一种高山野马,长得神奇非凡。在张骞出使乌孙返回时以及乌孙王向汉求婚细君公主时,乌孙王先后2次向西汉赠送乌孙马。得到乌孙马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在长安的上林苑中打猎试马,结果这种马果真能够爬山越涧,健步如飞,于是就把这种马命名为“天马”。汉武帝为此赋诗《西极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可见汉武帝对天马确实是情有独钟。今天伊犁地区的昭苏县就是当年汉代盛产乌孙天马的故土。
  汉武帝除从乌孙国得到良马外,还在“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多次获得过其他品种的良马。敦煌西南的营盘水库在西汉时是一片沼泽地,连接着无际的草场。一位叫暴利长的官员,因犯罪而被罚在这一带牧马。他在这里常看见一些野马来饮水,其中有一匹野马长得神异非凡。暴利长想捕获这匹野马献给汉武帝,他用泥土做了一个穿着衣服手持绊马索的假人立于沼泽边。时间长了,野马对此习以为常,暴利长就装作泥人,用绊马索把这匹野马捕获,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高兴,认为这正验证了“神马当从西北来”的预言。其实古代西域各地皆有名马,如巴里坤马是神马的后代,名“胭脂马”;焉耆马是龙的后裔,有“龙驹”之称。但是真正令汉武帝为之倾心的则是产自于西域大宛国(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即今土库曼斯坦等地)的一种日行千里的良驹——汗血宝马。这种马体型好、速度快、耐力强,在奔驰中肩部会渗透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被称之为汗血宝马,特别适合于长途行军。
  为了得到这种马,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专门派中郎将韩不害率使团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甚至还用纯金做了一匹和真马一样大小的金马,前往大宛求购汗血宝马。而大宛国的君臣自认为西汉王朝距离大宛极远,不但侵吞了汉朝使团带去的财物,还杀了汉朝的使者。所求宝马不得,而且杀人夺财,这让汉武帝勃然大怒。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讨伐大宛。贰师是大宛出产汗血宝马的地方,汉武帝给李广利这个封号,足见其对宝马志在必得的决心。但是这次征战比较仓促,加之路途遥远,行军艰苦,粮草缺乏,没有后勤保障,结果汉军失利。最后,李广利仅带着几百人逃回了敦煌。
  汉武帝认为,汉朝出兵如果连大宛都打不下来,那么西域各国必定会轻视汉朝,因此必须再次讨伐大宛。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命桑弘羊负责军需,调3万匹军马、10万头牛、驴和万余头骆驼等运输物资。同时,增调50余校尉,征集6万大军,命李广利继续讨伐大宛,戴罪立功。西汉军队围攻大宛城40余天,顺利攻下大宛。胜利后李广利带着300HD多匹汗血宝马班师回朝,长安朝野为之欢呼震动。此后,大宛每年进贡给汉朝2匹汗血宝马。汗血宝马的到来,大大改善了西汉王朝马的品种。考古学家发现,汉以后,中国战马的造型与西汉以前有很大不同,这主要得益于战马的改良。
  汉武帝攻伐大宛之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仅仅是为了取得天马,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战略考虑。大宛是丝绸之路上的大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邻康居、西接大月氏、西南与大夏为邻、东北与乌孙接壤,东面则有于阗等国。大宛有大小城池70余座,人口几十万,在西域地区是非常具有号召力的国家。其行为举动甚至影响西域各地对西汉的态度,而西域地区又是匈奴赖以为后援、与西汉抗衡的重要基地。西汉要彻底击败匈奴,必须着力经营统一西域,以斩断匈奴“右臂”。这样,大宛就是汉朝和匈奴之争的关键。事实证明,汉武帝的这一决策是英明的。据《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大宛之战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从此,西汉王朝逐步在西域站稳了脚跟,为最后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宛之战也带来了西汉王朝与西域更为密切的交流。西汉不仅从大宛得到了良马品种,而且从那里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而大宛人也从中原人那里学到了凿井之术。
  汉武帝在获取了梦寐以求的大宛马后,认为大宛的汗血宝马比乌孙马好,将原来称作“天马”的乌孙马改称为“西极马”,把新获得的大宛的汗血宝马则称作“天马”。从此“天马”的传奇故事为人们千古传唱。
  大宛的汗血宝马跑起来流汗的时候真会流血吗?学者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古时大宛),仍然有举世闻名的“土库曼马”,这种马跑起来流汗时,的确也流血。但经过研究,这并不是马流汗时渗出的血,而是因为马被身上的一种寄生虫叮咬时,会出血并会随着奔跑时出汗而变为血水。
  关于“天马”的故事至今还没有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政府曾将马踏飞燕的复制品赠与访华的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1983年12月,中国政府曾选了两匹天马的后裔伊犁马,馈赠给摩洛哥国王。2007年7月,在中国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99——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说起阿赫达什的血统,可真是不一般:他的祖先曾是俄国著名元帅朱可夫的坐骑。朱可夫骑着它在乌克兰打败德军名帅曼施坦因,骑着它参加过解放柏林的入城式。“宝石”的系谱表明,它的先辈都曾被收录在名马档案,“宝石”爷爷的爷爷曾获得20世纪60年代奥运会马术比赛盛装舞步的冠军。显赫的出身注定了它的不平凡,1996年“宝石”刚2岁时,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纪录就达到了1分12秒4。正是极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宝马成为世界顶级名马,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纯血马种体内都有它的基因。目前国际市场上,汗血宝马的售价十分昂贵。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从2000多年西域历史烟云中豪迈奔驰而来的汗血宝马,至今还在传递着美丽动人的音符,它让久远的历史不再久远。
其他文献
中国的师道文化随着社会的教育职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并在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中,不断得到发展.新世纪中,社会发展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世纪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
我已经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不止一次让自己心动的马群了。在伊犁的那拉提大草原,在赛里木湖畔的茵茵草地上,在阿尔泰山喀纳斯湖畔的高山夏牧场……那些跃动着奔跑姿态的马群至今使我难以忘却!但是最使我难以忘却并且震撼的,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夏夏合特库木沙漠中所看到的红马群了!  据史料记载,夏夏合特库木沙漠,哈萨克语意为“穗子沙漠”,因此地桦树开花成穗子状而得名,该沙漠位于吉木乃县城以北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李宇春:“在中国,很少有电视明星能够像电影明星那样风光、受人瞩目。在湖南卫视播放的类似于《美国偶像》的节目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受到万众瞩目的明星——21岁的李宇春。”虽然她未来的发展还未可知,但是她打动人的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是一种挑战。    超女明星一夜成名    漂亮的拉丁舞,1米74的高挑个头、男孩子般帅气、绝对的舞台明星气质,这就是“玉米”心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此次修改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自治权力由政治功能型向经济功能型转变;再现了法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自治权行使中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