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少华个人简介
吕少华,1947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央民族画院院长,文化部西北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西北总部部长等职。
65年就读于浙江美院,79年在法国巴黎任教并研习油画。留法期间先后在英、法、美及新、马、泰、台湾地区举办画展十余次。
9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98年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功勋画家铜板证书”及法国巴黎市荣誉市民证书。
95年和96年两次获国际美协和中国美协主办的世界华人大展纯金质奖牌三枚。200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创业之星先进人物、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合影。200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十大新闻人物”同年三月代表国家在韩国举办的世界56国书画大赛中为国家获得纯金质奖牌。其业绩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及陕西、西安电视台、上海、天津、广州等电视台多次报道并以西部学子身份拍摄专题片一部(上下集)出版《山水仕女画集》四部、发表国际国内教学论文九篇。其巨幅山水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及人民大会堂和省市馆收藏。艺术传略被国际和国家重要大典收录。
办公地址:西安市明德门南区千禧阁大厦7FB座
邮编:710061
电话:029——85272603
电子邮件:shaohualv2004。yahoo.com.cn

朋友问我:“省档案馆名人库收藏吕少华的档案与作品没有?”我摇摇头,“吕少华何许人也?”“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东方艺术报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法国巴黎市荣誉市民,吴门画派第二十三代传人,陕西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听着朋友的介绍,我的大脑飞速运转着,我熟悉在陕的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中国音协副主席赵季平,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唯独吕少华没听过,于是,我有了强烈的想见识这位书画家与其艺术作品的愿望。
几周后的一天,我来到了位于南郊某高层建筑的吕少华工作室。
一进门,我不禁哑然失笑了,这位衣着整洁,西服革履架着珐琅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艺术家模样。确切地说,倒像位沉稳、谦和的教授。
寒喧之后,吕先生把我介绍给工作人员,又继续因我到来而打断了的与另外几位的谈话。在工作人员倒茶水的当儿,我仰头看见工作室墙上“云瀑合一”的青绿水墨画,那气势恢宏的巨幅画使我犹如耳边突然刮来了一股凌厉的劲风,在惊天的轰鸣中,迅猛流淌的洪水从石峡间冲撞而下,势不可挡,画面光感强弱恰到好处的对比度,使水与天地的白云和谐地融为一体。我从未见过如此大气的画,伸手摸摸,竟分不清是水墨画还是油画。看我如此喜爱和专注,工作人员递上茶水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几年来,吕先生的国画《祖国万岁》获九五国际华人书画大赛金奖;国画《江山一统天下安》获九九世界和平金奖;国画《唐宫乐舞图》获二00一文化部国际金鑫基金会金奖。当三枚灿灿闪亮的金牌从装祯精美的盒子里捧出时,大家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对先生数十年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对其艺术创作达到相当境界的褒奖。金牌本身是有价的,但艺术是无价的。当我笑对先生发出赞叹时,他指着二00二年在汉城国际书画大展上获得的国际贡献奖说:“艺术是无止境。”
的确,吕先生的山水画《壶口瀑布》、《嘉陵烟云》、《峨嵋云海》、《巴蜀春色》等都是祖国锦绣山河广袤大地上名山胜水的缩写;啼晓的雄鸡、呼啸的山中君子,相依相恋的小白兔,非要抓住你的小猫咪,展翅翱翔的雄鹰等动物栩栩如生,透出画家对已逝童真的体味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而人物画面璧苦炼的达摩,北国牧羊的苏武,孝勇双全的李逵,出塞的昭君,醉酒的贵妃,浣沙的西施,过海的八仙,出水的芙蓉,赶鹅的村姑,回娘家的小媳妇等多圈定于富有高尚气节,为人师表的历史题材和生活气息浓郁、天生丽质令人钟爱的形象上;那怒放的红梅,盛开的桃花,舒展的青竹,富贵的牡丹,亭亭玉立的荷花,甚至银杏的枝叶、小草,在画家的笔下都有了灵气和生命,活了一般;先生的书法柔中有刚,诗词格言,别具风格,观先生的书画,使我这个行外人士有一种置身于青山绿水间,醉心于鸟语花香中,戏戏于宠物旁的感觉,真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令人完全忘记了眼前是一幅幅有着高深功底,书画技艺超群,积几十年之心血凝成的国画。吕先生无疑是中国艺术界的巨擎之一。他把握了吴门画派的同时,又合理吸收了油画的有益成份二者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画风格,难怪有人这样评价:“吕先生的作品,任你远观,近视,略观、详观、俯观、仰观、动观、静观,都不见丝毫瑕疵不失为一幅完美的水墨画卷。”我以为,这是对先生作品的评价,亦是对先生人[品的肯定。

先生的画细腻传神而不失大气,追根溯源,先生道出他新中国解放前三年出生于中原一户温饱自足的人家,幼时喜爱书画,七岁时被爷爷送入苏州吴门画馆拜吴门派唐云墨先生为师,六五年进浙江美院深造,七五年调入南京国画院从事美术专业,其后又去法国教学并学习油画七年多,八八年底回国后在文化部工作,先后出访美、法、澳、泰、马、新台、韩等国和地区参加画展,曾由北京美术出版社出版《吕少华山水画集》、《吕少华仕女画集》四部,作品和艺术传略入编〈世界书画家名录〉、〈世界艺术家精品真迹大词典〉等三十六部专著中,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类书画大赛金奖及一等奖,近百件作品被国家和省市博物馆收藏,国际国内友人和书画爱好者也以能拥有收藏其作品为荣事。
我说先生生于广袤的中原大地,成长于江南灵山秀水之中,广汲国外先进文化的养份,又植根于古城深厚的黄土文化之中,已功成名就了,先生出道了几十年来鲜为人知人经历:幼时在吴县的日子里,每天清晨手腕上都要被吊上半块砖,苦练基本功,胳膊肿了,咬着牙任眼泪流也不敢哭出声;青年时期,为了写生,曾迷路于黄山杳无人迹的险峰,为了写生,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与蟒蛇为伴,醒来后吓得不敢动弹,直到蟒蛇游走,为了写生,遭遇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山洪滚滚,不得已钻入崖边的墓穴中,为了写生,曾滚落山岩昏迷不醒,被人救起送入医院抢救三天后又投入太平间与死尸为邻;文革中又因家庭成份遭受磨难。。。。,大难不死的吕先生,就是在这些最原始,最传统的教育中,在求术的路上艰辛的跋涉着,凭着对生活对艺术的挚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除喝茶抽烟外别无嗜好,经常作画到深夜到拂晓,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当我再次到献身先生工作室时,适逢陕西新闻人物编审委会的工作人员给吴少华先生单个颁发其当选2002年度陕西各界新闻人物奖牌、证书。作为陕西文化界十大新闻人物的吕少华先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聪明才智,乃至热血和生命呕歌时代,用画家所特有的绘画艺术语言表达着自己对“三个代表”的实践。
经过暂短的沟通、接触后,陕西省档案馆已免费将吕少华先生的简历、档案、代表作及刊登有关文章、作品的报刊、书籍、照片、光盘等200多件各种载体的档案收入陕西名人库中。在2005年底召开的陕西著名人物档案捐献会上,先生还现场展示、捐献了八尺整张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省档案局领导向其颁发了收藏证书和档案进馆交接清单,并将吕少华先生列入第二批陕西档案网站宣传对象之一,供社会各界查阅利用学习。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吕先生,其书画作品在国际国内走俏的同时也进入人生的辉煌时期,但他并未以此满足,辞去了文化部令人羡慕的工作,在艺术的道路上跋涉,求索的同时,又毅然的肩负起文化部西北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画协会西北总部部长的重担,借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和西安的龙头作用,鼓满艺术之舟的风帆,乘风破浪驰向更广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