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分析毒理学与代谢组学高级论坛通知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携带缓释药物的生物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体内外降解特性,比较输尿管裸支架与输尿管药物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等差异.方法 将输尿管裸支架与输尿管药物支架分别浸泡于新鲜人体尿液中,观察体外支架降解.将两种输尿管支架分别包埋于18只Wistar大鼠脊柱两侧肌肉内.通过组织切片染色、扫描电镜、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质量变化分析体内生物可降解特性差异.结果 输尿管药物支架体外人体尿液浸泡10周时,支架失重率已达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死亡风险与协同刺激分子B7-H4表达的关系.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检索方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在PubMed与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期刊上联合检索1999至2009年发表的论文.应用Stata 10.1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齐性检验,以(HR)值和95%CI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效应模型对HR值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共检索到相
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采用肝脏隔离灌注(IHP)模式治疗肝癌[1].近年我们在既往实验基础上建立了兔VX2移植肝癌模型[2],将肝脏逆行隔离灌注模式应用于该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奥沙利铂(L-OHP)对兔VX2移植肝癌的作用,探讨高剂量L-OHP应用于隔离灌注的是否有可行性及其合适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