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特点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检查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PSP患者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特征。结果19例PSP患者中,12例患者以走路不稳、反复向后跌倒为首发,17例患者出现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出现较早,还伴有轴性肌张力障碍、轻度痴呆等症状。19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10例患者正中矢状位可见中脑上端萎缩,呈“蜂鸟征”,水平位可见中脑前后径变小,呈“鼠耳征”,
其他文献
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将 Ni金属填入了用二次腐蚀方法制备的氧化铝模板纳米级孔洞中,分别用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 Ni阵列体系进行结构观察和磁性
对氯柱硼镁石(2MgO@ 2B2O3@ MgCl2@ 14H2O)在 4.5% H3BO3水溶液 40℃的溶解及相转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对不同时间取出的液相的化学分析及不同阶段分离固相的鉴定结果表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下, 采用嵌入点电荷簇模型研究了 O2在 MgO(001)完整和缺陷表面上的吸附 .用电荷自洽的方法确定了点电荷的值 .计算结果表明, O2倾向吸附在低配位的角 M
当今社会国际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的变化要求教学评价改革构建新的发展蓝图。学习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演变,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模式。学习性评价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评价,更关注学生素养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情感意志等成为评价的重要部分。基于已有学习性评价研究现状,将学习性评价的内涵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分析学习性评价运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