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面的实现对学生科学文化、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身体、以及劳动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并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的教学方式称之为素质教育,我国以往的教育系统中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保证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小学语文课程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科目,在实际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实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具体对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人的素质以及教育活动水平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的中心在于保证在教育中,全对全体学生都能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本质在对学生自学能力、自我规划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素质教育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关键渠道,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小学语问教育过程中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不断研究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其在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驾驭理念的转变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断的强化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切实的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贯彻落实。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旨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写作以及阅读和欣赏能力,另外,对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智力发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情感教育,将这种知识有效的体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养成。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完美的体现。
  (1)提高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一科目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交流、写作,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融会贯通的知识,教师应该避免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开展活动,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对其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课堂气氛的平等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有效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对学生交流、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一问题,然后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对知识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3 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转变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把素质教育实施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其次,教师要做一位指导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固定思维。最后,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度多多探索、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改变以往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讨论以及讲授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到课堂主人翁的地位,积极的进行学习和研究。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程中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使其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的注意力。由于语文课程中的问题大多数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能够充分的实现对学生欣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朗读训练的加强
  语感是通过长期、大量的朗读形成的,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词汇量较少,并且生活经验以及社会阅历的局限性,所以在语感方面的培养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读来实现,通过朗读能够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情感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的保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要求有感情的进行课文的朗读,所以,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进行强化,使其能够切实的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指导学生进行 有效的朗读,这样能保证朗读的质量,达到强化学生朗读训练的根本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直接影响着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首先,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利用率。其次,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有效的利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方式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叶艳峰.浅析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3(12).
  [2]郭海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苏武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
  [4]崔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小学语文教学,1997(05).
  作者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顺河店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 237181
其他文献
赏析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是要他写北京的好,却突然犯难了。就像“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为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但他终究有自己的写法,罗列出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这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一比较,立即凸显出北京的特点来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
摘 要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培养语文兴趣和素养至关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重要方式,但是如何有效的进行提问是我们绕不开的一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实施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提问是
我两岁的时候,家里又迎来了一个小生命——我的妹妹,妈妈分身乏术,便把我托付给了外婆。印象中,外婆特别会做吃的,尤其是她拿手的绿豆汤圆,更叫人念念不忘。  听外婆说,爸妈离开的时候,或许是意识到将要和父母长时间分离,失落和恐惧涌上心头,我放开嗓子大哭起来。哭了很久,很久。脾气暴躁易怒的外公在我面前,吓唬说再哭就揍我,一害怕,我哭得更厉害了。这时,外婆放下我走进厨房,不久就端出了一碗汤圆,用汤勺一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