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肛门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对其认识可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年来,肛门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目前肛门疾病的治疗现状还存在治疗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度治疗等情况.因此,如何制订规范、合理的诊治方案,把握肛门病外科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提高肛门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值得肛肠外科学界重视。
【机 构】
:
510655,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广东省中医院肛肠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肛门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对其认识可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年来,肛门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目前肛门疾病的治疗现状还存在治疗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度治疗等情况.因此,如何制订规范、合理的诊治方案,把握肛门病外科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提高肛门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值得肛肠外科学界重视。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靶向治疗等可使相当多的患者受益,但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以及初诊即无法手术的患者依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困扰。
患者 男性51岁.因大便习惯性改变半年,发现右腹部包块2月于2007年1月4日入院.查体: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处可触及一5 cm×5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直肠指诊:胸膝位距肛缘5 cm、8~3点处可触及隆起肿物,质地较硬.病理报告:直肠低分化腺癌,回盲部中分化腺癌。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收治的98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腹痛为本组病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占51.0%.患者全部为Ⅰ、Ⅱ期肿瘤;PGL术前的确诊率为56.5%,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1%、86.0%和73.0%;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
目的 通过建立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手术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减重效果及残胃扩张情况.方法 20只SD大鼠接受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手术(实验组),另20只SD大鼠接受袖带胃减容手术(实验对照组),10只SD大鼠接受剖腹探查手术(空白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16周内每隔2周测量体质量.结果 实验组15只sD大鼠存活,实验对照组13只SD大鼠存活,空白对照组10只SD大鼠均存活.空白对照组术后体重
目的 探讨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减压与支撑排列,治疗早期放射性肠炎合并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早期合并小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300 cm减压导管至空肠上段20 cm以上,边抽吸减压边随肠蠕动前行,可达回肠末端,行全小肠减压.留置导管作为肠内支架,起到小肠内置管支撑排列的作用.结果 7例患者梗阻均顺利解除.随访9个月至2年,除1例10个月后再次梗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直肠类癌的长期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间采用内镜治疗的9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病理结果均为典型类癌,均未突破黏膜下层,均未侵及周围淋巴结及血管.有80例(87.9%)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96(32.5±24.1)个月.肿瘤直径小于1.0 cm的65例患者,术后无1例复发;1.0~2.0 cm的25例患者,术后有3例(12%)
患者,女,36岁,因右下腹隐痛5d,加重3d于2008年2月6日入外院就诊,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肿物后关腹,病理检查提示回盲部肿物符合肠纤维母-肌纤维母细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