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希望仍在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年里,气候谈判希望仍在的证据,不仅表现在非政府组织在失去了“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之后仍然活跃在国际舞台、各国政府代表在各种场合都大谈继续谈判的必要,而且表现在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微妙的政治变化上。
  
  从寒冷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温暖的墨西哥旅游城市坎昆,时隔一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的“年终总结大会”再度召开。这一年里,整个世界都未走出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阴影,因而对坎昆会议不再抱有很高期望,对日本和加拿大的倒退表现更是冷眼以对。
  然而,多种迹象显示,坎昆会议拒绝两手空空,对其最终成果可谨慎乐观。
  
  哥本哈根后遗症
  
  全球气候会议已进入第16年,一届哥本哈根大会,何以对世人信心打击如此沉重?究其原因,之前列它的期望实在太高。
  高期望是因为,首先,《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2012年底就将到期,各国代表在2007年的巴厘气候会议上确定,要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个新协议,以便《京都议定书》可以延续,这等于自我设定了一个最后期限;其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家小组在当年出台一个报告,确认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这对环保主义者是个鼓励;第三,大量非政府组织借上述两个条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游行示威不断,宣称哥本哈根会议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加之媒体大量关注,东道主四方邀客,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变成了气候峰会,为数众多的国家领导人亲赴现场,更让民众翘首企盼一个新的拯救地球的协定产生,哥本哈根市也一如既往地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和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尚条约一起名垂青史。
  不幸的是,各国政府及其人民并没有为此期望做好准备。维护国家利益、着眼经济发展仍是代表们谈判时坚持的底线,互相指责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游戏。最后,哥本哈根会议以一纸勉强的协议草革收场,一些国家勉强称之为“成果”。
  接下来的2010年,大自然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气候变化的影响。本年度除了常有的飓风,还有罕见的巴基斯坦洪灾、俄罗斯森林大火、欧洲反常的寒冬等。科学家告诉人们,这些极端气候都和人类活动有关。一个广被引述的结论是,世界气象组织称201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前9个月全球2,1万人死于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灾难,为2009年全年的两倍多,其中仅俄罗斯夏季热浪就造成近1.5万人死亡。
  但是,此时的人们,对人类能否超越一国一己之利,达成一个新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则完全没有了信心。在波恩和天津举行的为坎昆会议做准备的程序性会议上,各国代表的任务,似乎都是努力弥补哥本哈根给人们带来的失望。至于坎昆会议,其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重新建立互相信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秘书长菲格蕾丝女士说,坎昆会议任务之一,就是“让希望存活下来”。为此,联合国和墨西哥官员劝说一些国家领导人不要来坎昆或高度评价会议进展,以免重蹈哥本哈根覆辙。对坎昆会议期望之低,可见一斑。少数富国的退步
  期望低一点其实是正确的,因为过去一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日富国和穷国之间,并没有因哥本哈根会议失败而作大的妥协或退让。实际上,一些富国在原有的立场上还有所退步。
  目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只有一个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还算得上有约束力。这个议定书2005年生效,2012年第一阶段到期。而在这几年中,议定书执行得并不好。一方面,美国以中国印度等国不受约束为由,没有加入议定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那些富国在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方面,显然没有达到议定书所要求的那样。在过去连续几年的谈判中,富国和穷国在减排问题上要讲“历史责任”还是应着眼未来、应对问题上究竟需要多少资金及如何援助等问题上纠缠不休,似乎有些看不到尽头。互不信任和紧张气氛随着坎昆会议举行而日益加重。
  就在坎昆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有两件事可以看成是一年来不信任和紧张情绪的凸显。第一是关于日本要“终结”《京都议定书》的报道;第二是短期内传出有关“墨西哥秘密文本”的流言。
  其实,日本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提出,由于美国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而议定书对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没有规定具体减排目标,总体来说覆盖面太窄(只覆盖了占27%的全球排放量的国家),所以它不愿继续执行议定书的第二阶段。其他一些“伞形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也持这一观点。自然,这是富国的某种倒退,但要说日本终结议定书,则说得过重。议定书本就有期限,它所催生的国际碳市场,不会因一国退出而失效。另外,为表示对国际减排事业的支持,日本也适时公布了自己的快速启动资金援助计划。
  而所谓墨西哥秘密文本,是说墨西哥政府可能会向主要国家提议,要用哥本哈根协议精神取代《京都议定书》o此论一出,官方纷纷否认。但产生此一流言的原因,大概也是发展中国家非常担心富国沿用在丹麦的做法,先在大国之间统一口径,再强迫小国穷国接受。为了平息流言,坎昆会议紧急散发了平衡各方意见的主席文本,文本虽未提全球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减排目标,但也未摒弃一个“逐渐提高并根据科学依据做出减排目标”的概念,为明年在l南非德班有可能达成的各国减排目标预留了空间,所以,并不存在故意偏袒美国的说法。
  
  一些希望
  
  尽管重建互信很难,但让希望继续存活,也有足够支撑。这一年里,气候谈判希望仍在的证据,不仅表现在非政府组织在失去了“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之后仍然活跃在国际舞台、各国政府代表在各种场合都大谈继续谈判的必要,而且表现在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微妙的政治变化上。
  实实在在的行动主要指一些国家在国内努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國。在国际气候争论中,美国“锁定”了中国,而一些国家也常把中美相提并论。不过,且不论在人均排放和历史责任方面中国站在有利地位,在实际行动方面,中国这几年的努力也受到很多国际肯定,比如中国承诺自愿减排,实行降低能耗、鼓励绿色产业等政策。虽说在效率和措施上还不完善,但决心和行动则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因“10年内减排17%”的目标在参议院受阻,除了为清洁能源安排900亿美---元并为生物能源项目减税外,没有大的作为,这固然和美国环保基础有关,但美国政界的保守势力、大公司以及气候怀疑论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中国之外,欧盟在减排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援助(尤其是在“快速启动”资金援助小国)方面,做得不错。这些“不管国际谈判如何,国内开始积极行动”的态度,是让国际社会仍抱希望的一个基础。
  另外,这一年来,国际气候谈判领域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各国之间虽然立场变化不大,但是从这一年的准备会议,一直到坎昆会议,大家基本上都做到毫不含糊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但又不轻易指责他人,尤其是很少指名道姓地进行激烈攻击。
  这一点可能是吸取了哥本哈根会议的教训。在哥本哈根,或许各国都有急于达成协议的压力,所以都急于指责对方,言辞激烈,充满了斗争性,这让新闻界感到很兴奋,但无助于同际谈判中达成妥协所必需的气氛:在过去一年里,尽管还有“暗战”,也有拉美国家和美国之间的争吵,但大国之间让记者们津津乐道的唇枪舌剑几乎没有。
  在坎昆,针对发展中国家“减排透明度”问题,中同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圉”提出双轨制方案,即对接受国际援助的部分实行发达国家的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标准,而对自主行动则适用IcA(国际磋商与分析)。相比于拒绝核查,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妥协,同样,针对发达国家是甭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欧盟方面表示,期望日本等国能够回心转意,而之后日本代表团的态度也有所软化,并提出希望中美加入强制减排框架。
  正是这些因素,让坎昆会议不会比哥本哈根会议更失败。在这个墨西哥小城,各方秉持过去一年里的谨慎态度,尽量把一些程序性和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援助资金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有关森林保护的项目等)先解决,让坎昆会议有些“成果”,剩下的问题,则留到明年的南非德班继续磋商。
  这也许是目前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因为准都知道,气候问题关乎各国切身利益和全球未来,指望各同在一两年内就完美解决几乎不可能。所以,全球人民只好看着各国政府、商界、非政府组织和媒体时,每年几次,穿梭于各个风景美丽的城市,一边进行演戏般的谈判,一边趁机旅游。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家在花了这么多钱,因开会增加这么多排放之后,能拿出个像样的协议。
其他文献
广东狮子会秉承“我们服务”的理念,要求捐款的会员亲自动手做志愿者,提供服务,亲身体验从寻找需求、进行选择、筹款、执行、验收回访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慈善行为,从而直接感受自己努力帮助他人改善世界的成果,“把老板改造成志愿者”。    提到慈善,人们就会想到捐款,一般的慈善机构,也往往是从社会上募款然后自己去做慈善,捐款的人一般并不参与具体的慈善活动。但成立于2002年4月的广东狮子会,却秉承“我们服务”
龙泉征地案中,地方政府的进步表现在终于知道站在农民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能用更柔和的手段与农民打交道了。而农民代表在类似听证会的场合往往不知所措,不习惯与政府进行理性的讨价还价。事实表明,政府越替农民考虑得多一些,直接冲突就少一些、不稳定因素就少一些。    “我们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浙江龙泉农民张丽峰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他快被这个念头给弄魔怔了。  8年前,张丽峰是龙渊一村的农民维权领袖,带领83
目前,中国国内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物价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几方面的压力,随着中国劳动力廉价历史的一步步结束,尤其是零关税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寻找到柬埔寨这些成本低廉的东盟国家办厂的机会。    既穷又严格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附近的许多外资工厂里,一般都分别有着数百至数千名的柬埔寨工人在里面工作,目前他们的月工资大多介于70~90美元之间,不过柬埔寨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一年有20多天
南海是什么?常常听到的回答是“神圣的海洋国土”,很多人知道,但不曾到过。在中国军事力量无法有效控制并且和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议的情况下,南海实非南海,而且南海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权国家而言是一个需要再次深思的重大问题。    南海的“暗流”    南海处于世界战略的要地,众多国家的核心利益交汇于此,南海注定“暗流涌动”。在地理上,南海及周边区域是亚洲和大洋洲两大块大陆、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
李缨的《靖国神社》是理解靖国神社的一种尝试,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是中日民间社会的巨大鸿沟,除非双方都放弃刚性的对抗态度,代之以“同情之理解”,否则,几无达成和解的可能。    2008年3月末,纪录片《靖国神社》在香港电影节放映。同时,电影在日本多家电影院上映的计划正受到右翼的压力,抗议愈演愈烈,导演李缨说,在香港的几日,他得以暂时逃脱各种声浪和威胁,是难得的安宁时刻。  接着,《靖国神社》获得电影
2009年,世相如云,总有那么一些记忆萦绕心间,宛如一首时而婉转低沉、时而细腻忧伤、时而激昂奋进的生命之歌,诉说着那些我们难以忘怀的故事。  这一年,甲流肆虐,匆匆而逝的身影,唤醒我们对生命脆弱的敬畏,而甲流妈妈昏迷生子的坚强,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坚韧。  这一年,斐济女孩在哥本哈根会上的哭泣,让我们分外渴望守护生命的美好。  这一年,相濡共济的坚韧,守望相助的温情,社会各界携手谱写了美丽的生命之歌
“五都”选举对蓝绿来说,都将是异常艰苦的大战。它成为国民党、民进党的“期中选举”,哪一党若拿下5席中的3席或更多,则成为2012年的指向标。国民党如果输3席或更多,2012年“总统”选举将会岌岌可危。    一场对国民党充满考验、甚至牵动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的选战,眼下正在台湾拉开战幕。  定于今年11月27日开票的这场选举,将选出5个原有或新成立的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及大高雄市
3月14日起,泰国“政治火锅”隔几天就加入一道猛料。4月10日曼谷是隆路及繁华桥一带军民惨死事件还没调查完,4月22日是隆路金融区又发生连串榴弹爆炸。军方至今未在曼谷闹市区拉差帕颂武力清场,但军方发言人又在渲染镇压的可能性,加上阿披实总理25日与陆军司令阿努蓬同上电视,更加重外界猜测。  时间在流逝,红衫军无法指望阿披实所在的民主党短期内被法院解散,而4月23日找台阶下(谈判代表称,若政府答应30
稳定的民主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执政和在野的双方必须在重大价值观上有所共识,即所谓的“忠于反对”,这是目前中国最困难的地方。    1990年,赵鼎新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得昆虫生态学博士,这一年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决定放弃学习了12年的昆虫生态专业,转去研究社会学。  “我本来就对社会科学感兴趣,”赵鼎新说,“‘文革’时我当了8年工人,第三年后,我开始自学,主要看的是哲学词典、马恩列的选
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q3家报纸不分南北,联合刊载了一则题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改革》的社论。  张宏是《经济观察报》的编委。2010年1月,他开始着手策划此事。广泛的沟通中,本来会有20多家媒体一同参与进来,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只有13家报纸达成协作。张宏负责拿出一个统一的社论版本,这个文本除了在他们自己的版面上得以完整刊行,别的媒体基于一些考虑进行了节略或修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