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策略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载体。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及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立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从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汤垚,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214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在需求。当前,高校应坚持以创新发展的思维视角,以新媒体为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在笔者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着力点在于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发展的眼光,谋划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出发,以新媒体的思维视角,就新时期高校如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复杂化:教育环境复杂化,教育阻力增多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要求。首先,新媒体构建了开放式的信息互动平台,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边界,转变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追求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多元化的思潮正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其次,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娱乐休闲、思想表达的重要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输入模式,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成为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再次,思想政治教育阻力增多,来自于社会、学生的制约因素,要求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优化教育环境,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约束力。
  (二)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创新教育渠道
  在开放式的互动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了教育渠道,以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也是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单向传输的教育模式,正向双向互动的教育形态转变。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载体之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得到拓展,教育阵地的盘活,能够更好地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适应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要求。
  (三)立体化:教育资源来源立体化,教育效果显著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资源来源的单一,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新媒体视域下,教育资源来源的立体化,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特别是理论性、政治性教育资源的增多,能够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从教育资源的视角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教育资源,也从媒体优势的角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教育资源从静态向动态转变,是立体化教育资源的构建基础,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转变 把握:转变思想,把握新方向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强调转变思想,在新的目标导向之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首先,高校要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以创新发展的思维视角,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形态,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次,把握新方向,要求牢固“三个导向”,即坚持开放与引导理念、构建平等与互动机制、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创设良好的内在条件。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在新理念、新方向两个维度之上,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着力点。
  (二)贴近 提高:贴近实际,提高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洞、乏味的理论式教育,弱化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新媒体为载体,构建贴近生活、引导实践的重要新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强化教育的输入性功能;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是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实效性,能够紧扣社会热点、关切学生需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教育特点、新的教育要求,高校应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从“新”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因此,具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盘活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宠儿,以新媒体为依托,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體的融合发展,盘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立足新媒体平台,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转变传统单向的教育模式。通过构建校园新媒体文化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渗透,让校园新媒体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以生为本的良好教育环境;其次,坚持以新媒体为依托,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创设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延伸至学生的学习生活桌子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辟“道德模范”、“学习标兵”等板块,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再次,学校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在校团委、学生处等协调下,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学科教学、学生管理等领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过早、基础教育过度、高等教育过量  学前教育过早。中国有90%的家长认为应对学前的孩子进行认知教育。不少地区有85%的3岁~6岁的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不少家长误以为早教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孩子们在“暴力”逼迫下,只好去学既不懂又不愿意学习的东西,完全违背了孩子爱玩爱闹的天性和教育规律,不仅达不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反而会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惧,为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有听证会、职工座谈会、厂务公开等制度无疑是利益诉求表达的制度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完善有序的信访工作,也起到了化解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
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使者说,皇帝若想得到这三个金人,必须回答他的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若
为创建全国基层组织先进县,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2012年春,洛川县在全县推行“积分制”管理、“党员进社区报到认领
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励,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企业发展中拥有更多综合性的人才,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由于自
期刊
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主要还是来自外部的评价,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积极评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要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