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话 提高语文阅读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阅读是指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但是,以往我们仅是让学生简单的“读”,并没有组织学生与之进行对话,导致很多学生的阅读只是堆积文字,并不能感受文章的内涵,也感受不到作者在用词、用句上的巧妙之处。所以,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加强对话,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形成能力,进而确保每篇文本的存在价值都能被“读”出来。
  关键词:对话;阅读;作者;语句;大意
  为什么加强对话是当前语文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内容之一,在笔者看来,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悟和体会文本的过程中找到阅读的兴趣点,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和保护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进而,为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打好基础。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因此,本文就从“对话作者”“对话语句”“对话情感”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 对话作者,了解文本背景
  与作者对话是学生进行阅读时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懂得与作者对话,才能了解文本描写的背景,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地、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仅限于对作者相关知识的背诵和写作背景的简单了解,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价值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对话中多角度了解作者,与作者交流对话就成了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例如,在阅读《范进中举》时,由于这是一篇讽刺性小说,在以往的阅读时,我们一般上课只是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一些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与思考,很少会先引导学生去分析作者,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中了解,这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在阅读之前,我先组织学生在课下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进行了解和学习,如: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对于这两个信息的获得,学生可以课下对作者吴敬梓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自主了解清代的科举制度,结合自己日常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知识来帮助理解范进中举前后的状态等等。可见,这样与作者进行对话,不仅可以了解作者,丰富资源,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对话语句,解读写作技巧
  所谓的对话语句是指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与思考来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语文字的应用魅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文本字词句之间的对话对提高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的掌握效率,对学生文本的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以阅读《范进中举》为例,在学生对文本的背景、作者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在与学生一起进入文本内容的学习当中。所以,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我组织学生对文章中各人物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句子进行分析与解读,如:
  胡屠夫:
  中举前: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
  中举后: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
  先组织学生按照文本人物找出所对应的语句,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句子进行对比分析阅读。比如: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称范进是“现世宝”,中举后称为“天上星宿”,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感受胡屠夫其人的性格特点,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对比、交流阅读中更加全面地理解每个人物的形象,同时,也能了解和体会这种前后态度不同的描写对表达中心主题的意义,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
  三、 对话情感,感悟文本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师要做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内容的挖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与之进行对话。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大意,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在发挥语文课程魅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还以阅读《范进中举》为例,在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之后,我组织学生对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进行深入的了解,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为什么范进会在中举之后疯了?”“说一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各人物的设计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进行情感对话,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话的能力,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文本大意理解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加强学生与作者、文本内容、文本中心思想之间的对话,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一线语文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要通过恰当阅读对话活动的组织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为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9):47.
  [2]万国玺.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J].考試周刊,2018(74):59.
  作者简介:
  王礼琴,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安义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中年级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学习的关键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此为重,阅读教学应该紧紧抓住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重视基础学情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教师应该坚信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提高是很快的,坚持让学生锻炼,学生出错不可怕,学生的错,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学习是小学基础课程的重中之重,而在度过了初步的识字阶段,能初步读看一些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教育的目标逐渐向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首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教学  目前,在我国教育改革中重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小学语文老师把教学的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并在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中不断创新,有计划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 加强诵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发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过去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成了一项必然措施。过去枯燥、单调的阅读教学方法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在阅读当中的收获。基于此,教师要改革阅读教学策略,以新课改为指引归纳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推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高效、科学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文中对于当前国内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论述,并给出契合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契合方式与价值  一、 引言  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