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声鼓掌的思索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去一所县级实验小学听课。当一个学生将课文读出了老师预想的效果时,这位老师望着全班学生问:“掌声在哪里?”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就如同课前排练好了似的,“啪、啪、啪啪啪”,非常整齐地击了五次掌。后来的课堂上,这样的掌声又响起过好几次,每次都是老师示意,然后学生鼓掌。
  这掌声,我们司空见惯。一年级的课堂上,这样的掌声常常响起。被表扬的小朋友常常面露喜色,甚至乐不可支,而为别人鼓掌的小朋友也很高兴,鼓完掌后立即举手,争着也要让别人为自己鼓一回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整齐划一的“被鼓掌”学生还喜欢吗?关注一下学生在鼓掌时的表情就会发现,一年级时曾经出现在他们脸上的笑意,如今再也寻觅不到,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淡漠和无动于衷。鼓掌之后,课堂上也不再出现一年级时的小手如林,就算举手,也不是为赢得掌声而举。
  那么,老师为何要让学生这样鼓掌呢?到底是为了表扬学生,还是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在老师要求下的鼓掌,有多少同学是自己也觉得好才鼓掌的呢?老师这样做,是否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评价的权力?换一个角度,那被表扬的学生,听了全班同学机械单调的掌声,听了这在老师要求下响起的掌声,会产生被表扬的愉悦感吗?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肯定,一次被动的掌声,是不能产生多少激励作用的。如果老师的目的是后者,当然,作为一节公开课,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不过,课堂应该是为学生准备的,既然学生不需要这样的掌声,老师又何必要采用这种方法激励学生呢?
  激励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励有很多种方法,比之于机械的击掌,老师那和蔼可亲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平等的握手、热情的拥抱,以及丰富的语言,更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之精练生动而又风趣。这样,既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能为学生作示范。当一个优秀的学生读得相当精彩时,老师这样赞美他:“你读得太动情了,好好练习,以后可以当播音员了!”当一个中等生读得中规中矩时,老师这样肯定他:“这么长的一段话,你不但读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可见平时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当一个后进生经过努力,一遍读得比一遍好时,老师这样鼓励他:“听,跟第一遍朗读相比,你的进步多大啊!看来,只要多读,你也可以读得很出色。”
  除了由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也可以让学生对同伴的朗读进行评价。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应该逐渐教给学生一些评价朗读的方法。最简单的评价,当然是从正确、流利这两个方面来评价的。告诉学生正确的标准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评价的语言就应该紧扣这三个方面来谈。而流利的标准是正确断句、不回读。当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流利这两种评价标准之后,再教给他们评价是否有感情的方法,可以从朗读的轻重缓急来评价,也可以扣住几个关键词来评价,还可以从听了之后的整体感觉来评价。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相信学生不再是一个只会按老师要求去鼓掌的傀儡,而是一个会听、会思、会评价的主动学习的学生。
  学生逐渐成长,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样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否则,一味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只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秋凉时节,天气渐凉,寒气侵体,胃也格外容易受凉,导致胃寒体虚。此时选择一些暖胃食物,配以正确的烹调饮食,就可以达到养胃暖胃的目的。
最近听了我校王老师的几节课.发现他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究其原因,我发现和他与众不同的讲解形式有关。
论文通过对W购物中心的商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对目前购物中心业态进行诊断,结合消费者调查结果形成对W购物中心业态优化策略。购物中心是一种区域性质很强的商业聚集形式集
原以为不缺吃不缺穿就是幸福,原认为不缺玩具就是幸福,原认为不差钱就是幸福。其实不是,现在的孩子已经拥有了许多,但他们内心很苦。这是独生子女的时代,这是物质丰富的时代,
随着化工园区规模以及数目的不断增加,化工园区的发展引发了许多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通过对化工园区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多米诺效应研究,找到对应安全措施,降低化工园区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为安全生产提供参考。(1)从科学原理、整体思维和相对独立性三个方面阐述评价体系建立的原理和准则,从化工园区的区域生产状况、区域人为因素、区域周围环境、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化工园区内企业间相互影响5个方面
本文首先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分别考察了前驱体浓度、添加剂含量以及催化剂用量对所制备气凝胶的表观密度以及孔隙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聚丙烯腈超滤膜为基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溶胶引入到聚丙烯腈超滤膜孔道中,并经过热交联反应制备了TPAN/SiO_2杂化膜,考察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浓度和前驱体种类对TPAN/SiO_2杂化膜孔结构和分离性能的影响;借助于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