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摆拍”材料作文导写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xxhj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回放】
  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图片,显示为几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摆拍,图中可以看到后面手术台上躺有病人。“医生手术室自拍”经网络和部分媒体的传播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为此,西安市卫生局通报了此事的调查处理结果,称该照片发生在民营二级甲等医院西安凤城医院,拍摄于2014年8月15日,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术后,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医务人员拍照留念。根据通报,涉事医院及医生被处以多项行政处罚,其中包括对常务副院长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长免职等决定。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湖北省七市(州)高三2015年3月联合调考)
  【作文导写】
  本次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是新近发生的见诸网络、电视等媒体的社会热点事件。要写好本次作文,考生要有关注社会事实热点的习惯,理清诸多关系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材料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医患关系、新闻媒体、政府、公众,从每个方面都可以延伸出一些重大的话题。①医患关系方面。这是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话题,现代社会,丧失医者仁心,甚至基本医德的医生已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这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西医冰冷的仪器、程式化诊断的思考。但另一方面考生也应看到材料中的医生自拍有很多特殊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问题。②新闻媒体角度。网络社会世相光怪陆离,信息时代信息真假难辨。在这样的时代新闻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材料中媒体的行为是考生要思考的,这次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的蓄意炒作、推波助澜造成的。③政府角度。材料中政府的行为易为考生忽略。政府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应严厉快速,惩前毖后,但这里对涉事医生的处罚是否合理?政府在社会公众生活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显然,材料中政府的处理方式是不能让公众满意的,政府的执政能力应与时俱进。④社会公众角度。面对舆论,公众是随波逐流众声喧哗,还是坚持自我调查真相?我们是不是有责任、有担当的现代公民?诸多问题,考生应从多个维度辩证思考。
  【佳作示例】
  例文:
  请将处罚关入笼子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简政放权,把政府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可我所见到的,正如这次医院的自拍事件,却正说明政府处罚的权力,仍是逍遥的野马。
  材料中所提到的自拍云云,实则是经过当事病人的同意的,并且手术已经完成,这时医生们跟自己以及即将要分别的手术室来张自拍,又有何不可?
  可是有的地方政府就是别里科夫那样的“套中人”,因为媒体的热议,百姓的评论,就感到莫名的压力,不问青红皂白,先罚了再说,于是记过的记过,免职的免职。可细细想来,卫生局的迅捷行动也只是起到了平息民怨的作用,只是图了一个耳根之净,只是得到了一个“执法必严”之名,而并无处罚依据。好像通过某次处罚,让无聊看客、无知群众心满意足后就罚得有价值。当处罚成了政府面对任何问题、处理任何杂事时的第一选择,其内心对民心向背的不确,对于舆论评议的恐惧已不言自明。
  有问题,是要靠澄清去解决,一味地用纸去包火,以处罚去遮掩,只会让人对政府的办事能力、判断能力产生怀疑。就像这件事,若是卫生局能忍一时之诟,去查清、澄清事实原委,并公之于众,那么现在网络上对其办公能力“只有三岁小孩”水平的嘲讽也不会绕其耳畔。
  记得看过一部外国的法律纪录片,其中的关键便是“疑罪从无”,那些有人文关怀的,不少国人倾心向往的法律条文也滥觞于此。中国法律起步晚,按说应该博采众长,可是在执行时,特别是事关处治时却又摆出一副“封建社会”吃人的嘴脸:连坐,莫须有,疑罪从有。
  难道媒体的声音就能代表法制的天平吗?难道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网上嘈嘈切切的碎语就能改变事件的性质吗?难道随便处罚几个相关领导就能体现公平正义了吗?当然不能!可悲哀的是,上述情况已成事实。处罚可以带来公平正义,可以体现果断毅力,可当事件刚刚揭露时那还方向涵混的民意左右了政府处罚,当那看似雷霆万钧的处罚真正横空出世时,又成就了谁的公平?又造就谁的不公?
  弘一法师曾说:“多言则少信,多怒则少威。”小民还是奉劝有关政府,把处罚关进法律的笼子。肆意的处罚只是一种无能。
  点评:本文观点独到,论证有力。作者选取材料中大多数考生易忽略的政府这个角度立意,指出政府在整个事件中处于被动无能的境地,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背后的问题,思想有深度;文章语言有锋芒,如“当处罚成了政府面对任何问题、处理任何杂事时的第一选择,其内心对民心向背的不确,对于舆论评议的恐惧已不言自明”“多言则少信,多怒则少威”等语段,一针见血,很有见地;文辞有气势,如文末连续反问句的运用,带有很强的杂文风格。文章个性鲜明,思想有见地,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
  ★作者单位:湖北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生阅读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必须先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小学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最好老师,也是任何人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阅读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加强组织建设方面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
读通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对文中的语言有正确的理解,我们可以说,品味语言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有具体的要求,即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并能够推敲和品味重要的词语、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同时能够品味文章当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文学大师高尔基也曾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以上内容表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是主要任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
一、巧用意象的艺术  中国文学的特点就是意象相生。《诗经》的比兴手法笼罩百代,遂形成章学诚所谓“深于取象”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逐渐积淀成大致相通的意象认同。语文课堂若能建构起相应意象认知,自能高屋建瓴。特别是文学中的母题意象,若能用好,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如“月出皎兮”、“折柳送别”、“夕阳西下”、“譬如朝露”等意象,都已形成固定的意象含义。其他意象如秋蝉、落花、红叶、风雨、牛羊、鸡黍,其含义也都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成为了多数人分享生活、人际互动、获取资讯必不可少的平台,一个契合微信朋友圈场景需求、轻量但具有综合交互沉浸体验的移动网页——'H5'应运而生
本文分析了对分课堂的定义、内涵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优势,同时结合实际教学讨论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最终给出些许建议。 This article analy
高中作文教学是对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考验,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有目的综合培养,所以在常态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让他们写出最具创新力的作文。为了较好的激发学生们的作文新思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积累。  一、学会新语言材料积累,这是新思维的表达基础  新语言材料的积累,是作文开始的基础,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启的基础,对学生的新思维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思维需要与时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