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作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业的设置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我们新元小学每一位英语教师在作业改革这条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们的作业改革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刚开始,我们布置作业的方式只是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甚至是课文等等。这样做,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其结果是使学困生疲于应付,书写越来越潦草,越来越马虎,形成作业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也使一些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经常“吃不饱”,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
面对传统英语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下,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的作业应如何改革呢?我们又作了一些尝试,实施综合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的实践性作业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画一画、贴一贴
让学生自己画图片,上半部分画画,下半部分写单词,或者正面画画,反面写单词。我们还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来画一幅图画,如三年级第三单元我们在学习了Family一课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人,并让孩子用英语来向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家庭:“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这样学生也在兴趣昂然中掌握了句型This is---和与家庭成员有关的单词。(画一幅画,多媒体出示)也借此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课文中的单词大部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学过这类单词后,布置他们为这些物品贴标签,如:chair,desk,pencil-case,English book,ruler,sharpener…,(多媒体出示)此类作业既可帮助学生牢记单词,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找一找,做一做
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稍加留意,便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我们利用假期布置了一次英语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英语,我们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内容用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在班级中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们有的找到了“Panda”,“Great Wall”,有的找到了“White Cat”,“Coffee”,“Tea”,还有的找到了“Made in China”,“CCTV”,“HP”等等。我们在进行成果展评时,孩子们都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英语而感到十分欣喜。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万圣节 “Happy Halloween”等,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节日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结合节日如教师节让学生制作一个贺卡,既巩固运用了英语知识,也适时的进行了思想教育。(多媒体出示)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到网上查资料,让学生定期收看少儿英语节目,了解一点英语国家的文化,并摘抄自己学会的新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收集例如谚语、顺口溜、常用语等简单的课外知识一至两条,每个月小组间交流一次。同学们齐心合力、互相补充,既增加了知识的输入量,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多媒体出示)
(三)听一听,录一录
听录音已经成为我們学校每一位学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除了听录音外,还让学生录音。
给学生录音,是要让全班同学聆听、跟读,使自己的朗读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得以展示,这必然要求同学们做到发音准确、朗读流畅、富有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积极地去听录音,去练习句子,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又练习了句子,一举两得。
总之,形式多变的的实践性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些作业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采取了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作业质量也很高的,学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们喜欢的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乐此不疲。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好的习惯也养成了。
第三阶段:改革阶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听和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我们实施了”录音前置式”课前预习。
我们设置一个课前预习的提纲
1、听录音不低于15分钟。
2、单词读熟练,每个单词正正规规写2遍,并在课文中划出新单词,标注汉语。
3、对话读下来,理解故事情节。
(备注:真心希望家长能够根据预习提纲的要求,签名和详细的意见在每页书的左上角。)
把提纲打印出来,让每个学生把它贴在书的扉页上。它是预习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可以说是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类课型和各种教学模式的预习。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通跟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单词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学生容易习惯并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前预习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纠正学生个别发音,其余的时间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运用语言,或是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或是做随课训练,这就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种方法很适合我们目前英语课节少的现状。比如说于倩斐老师的这一节课,由于课前实行了预习,学生基本了解单词的发音及含义,整体了解教材。从课堂授课来看,明显节约了学生上课接触新知的时间,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录音,最终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模仿录音读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课前自主自发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在实施作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新元小学两千多个孩子坚定的自信、夯实的基础和日渐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和自豪!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刚开始,我们布置作业的方式只是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甚至是课文等等。这样做,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其结果是使学困生疲于应付,书写越来越潦草,越来越马虎,形成作业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也使一些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经常“吃不饱”,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
面对传统英语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下,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的作业应如何改革呢?我们又作了一些尝试,实施综合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的实践性作业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画一画、贴一贴
让学生自己画图片,上半部分画画,下半部分写单词,或者正面画画,反面写单词。我们还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来画一幅图画,如三年级第三单元我们在学习了Family一课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人,并让孩子用英语来向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家庭:“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这样学生也在兴趣昂然中掌握了句型This is---和与家庭成员有关的单词。(画一幅画,多媒体出示)也借此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课文中的单词大部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学过这类单词后,布置他们为这些物品贴标签,如:chair,desk,pencil-case,English book,ruler,sharpener…,(多媒体出示)此类作业既可帮助学生牢记单词,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找一找,做一做
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稍加留意,便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我们利用假期布置了一次英语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英语,我们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内容用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在班级中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们有的找到了“Panda”,“Great Wall”,有的找到了“White Cat”,“Coffee”,“Tea”,还有的找到了“Made in China”,“CCTV”,“HP”等等。我们在进行成果展评时,孩子们都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英语而感到十分欣喜。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万圣节 “Happy Halloween”等,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节日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结合节日如教师节让学生制作一个贺卡,既巩固运用了英语知识,也适时的进行了思想教育。(多媒体出示)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到网上查资料,让学生定期收看少儿英语节目,了解一点英语国家的文化,并摘抄自己学会的新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收集例如谚语、顺口溜、常用语等简单的课外知识一至两条,每个月小组间交流一次。同学们齐心合力、互相补充,既增加了知识的输入量,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多媒体出示)
(三)听一听,录一录
听录音已经成为我們学校每一位学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除了听录音外,还让学生录音。
给学生录音,是要让全班同学聆听、跟读,使自己的朗读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得以展示,这必然要求同学们做到发音准确、朗读流畅、富有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积极地去听录音,去练习句子,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又练习了句子,一举两得。
总之,形式多变的的实践性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些作业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采取了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作业质量也很高的,学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们喜欢的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乐此不疲。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好的习惯也养成了。
第三阶段:改革阶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听和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我们实施了”录音前置式”课前预习。
我们设置一个课前预习的提纲
1、听录音不低于15分钟。
2、单词读熟练,每个单词正正规规写2遍,并在课文中划出新单词,标注汉语。
3、对话读下来,理解故事情节。
(备注:真心希望家长能够根据预习提纲的要求,签名和详细的意见在每页书的左上角。)
把提纲打印出来,让每个学生把它贴在书的扉页上。它是预习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可以说是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类课型和各种教学模式的预习。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通跟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单词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学生容易习惯并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前预习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纠正学生个别发音,其余的时间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运用语言,或是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或是做随课训练,这就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种方法很适合我们目前英语课节少的现状。比如说于倩斐老师的这一节课,由于课前实行了预习,学生基本了解单词的发音及含义,整体了解教材。从课堂授课来看,明显节约了学生上课接触新知的时间,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录音,最终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模仿录音读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课前自主自发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在实施作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新元小学两千多个孩子坚定的自信、夯实的基础和日渐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