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体系的建立

来源 :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出于保护工作规范化的需求。引入标准的目的在于完善制度,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参与其中的各方利益,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非为了限制作为传承主体的地方社区与传承者个人的创新自由。该标准体系的内容应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操作标准、项目分类标准和项目标准三大部分。其建立过程,应充分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在各级政府、学者、传承主体和其他利益方之间展开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形成。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理性与商谈理论可为此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美学研究中,康德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CSSCI(1998-2018)收录的1236篇引用康德著作的美学论文为中心,全面考察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系统地使用文献信息计
利用不同颜色(无色、紫色、蓝色和红色)薄膜覆盖拱棚,分析探讨了不同光环境对‘吉龙长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一致或不一致条件下,茄子叶片中叶绿素a和b含量均以蓝色膜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的乡村建设团体中,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可谓那一时期的佼佼者。平教会于1923年8月26日在北京成立,1926年在河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