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旅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因素,提出了促进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旅游毕业生;就业;分析;对策
引言
随着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方面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也日趋增多。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主要培养的就是旅游、酒店类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职旅游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教育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在总体规模上发展很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许多院校盲目开设旅游专业,扩大招生,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难、旅游行业招工难等问题,社会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如何才能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如何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我们从事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教育的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旅游市场形势发展的需求,开设适应当前旅游行业发展所需的旅游专业课程,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建立一个较完备的旅游高等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面向旅游行业基层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影响我国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旅游行业在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龙头产业。旅游专业作为当前高等教育院校的一个抢手专业,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等方式进行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已覆盖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各个教育层次领域。
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一般定位于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餐饮部门等相关企业,并在企业中担任着客房、餐厅服务员,导游、计调、景区讲解员等旅游基层服务和管理人员岗位的工作。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在进入到旅游企业工作初期,一般都是先进行基层服务岗位的工作,通过一个阶段的培训和锻炼后,才有可能进入到旅游企业基层管理岗位。
但是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定位不准,职业能力不强,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难现象,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人才市场的需要。同时,对于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许多学校对于毕业生的毕业前的就业引导也不够重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普遍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许多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缺乏实际旅游行业工作经验或者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对学生就业引导工作往往是闭门造车,不能用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对在校生进行有用的就业引导,导致许多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工作不重视、自我定位错误、就业难或不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传统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之一。许多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由于家庭或传统的观念影响,认为大学生从事服务员之类的基层岗位工作低人一等,毕业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总想一步到位,直接进入管理岗位工作。“旅游是青春饭”这个社会观念也是影响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传统或者社会观念也导致大批旅游专业毕业生流失。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由于当前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往往不稳定,从众、攀比、自负、自卑心理明显,当前比较突出的就是一种就业期望值过高,求高待遇而不客观分析个人的能力,求舒适的工作环境而缺少艰苦创业的精神,求稳定缺乏竞争意识;另一种则是抗挫折能力过弱,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依赖心理严重,求职被拒绝不能客观分析原因而感到悲观失望,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吃闭门羹,自信心大大受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
三、针对影响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应采取的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开设适应当前旅游行业发展所需的旅游专业课程,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建立一个较完备的旅游高等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面向旅游行业基层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1、重视新生的专业引导,树立学生对本专业的自信心
在学生入学之际,由资深专业课教师做详细的专业介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和定位,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提出专业要求,指明专业发展方向。树立专业典范,弘扬榜样精神。在专业实训室陈列旅游行业的创始者、改革者、创新者、贡献者的伟大事迹,陈列历届在本行业中、在实习中取得成绩突出的学生事例,引导学生研究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开拓进取的决心。开展行业人士专题讲座。请资深行业人事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发展状况,交流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和经验,让学生把教学、就业和自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自主求学、设定专业奋斗的目标,爱岗爱专业的精神。
2、课堂环境与现实相结合,加强技能实训,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
按各种旅游工作环境布置各个专业课堂教室,营造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环境。如在精神面貌方面,要求学生按酒店员工统一发型、着实训服上专业课;在礼仪礼节方面,要求学生使用标准服务动作、服务语言来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具有职业者专业服务意识。设置旅游教学情景,通过丰富新颖教学案例、设置真实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加学生专业实训课程比例,高职学生专业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性教学。根据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增加实训课程比例,以达到掌握专业的主要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所能遇到的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真实的接触实际工作强度,以降低日后学生由于不适应而放弃工作的可能性。
3、重视学生专业实习,争取让学生在实习中解决就业
学校要重视学生实习动员。实习前,应就实习具体要求、工作时间、工作纪律详尽说明,就需注意的安全问题、工作实务、同事沟通、交往问题进行有效引导。同时跟进实习进程,给予适时专业指导与建议。明确学生所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密切跟进实习进程,针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给出专业建议,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坚持工作岗位,在企业中健康成长。
4、加强校企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利用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旅游专业应采取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旅游企业每年特别是旅游旺季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学校要发展教育与专业研究,而学生需要走进企业解决实习与就业,这三者之间虽然利益不同,但却可以通过互补而达到互利的效果。同时,校方应重视企业用人反馈意见,针对意见对学生采取有效措施,以实际行动推进本校的校企合作,促进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以达到企业、学生、学校“三赢”的效果。
5、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立起专业、有效的就业指导队伍
将就业指导工作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贯穿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使学生充分做好进入企业员工状态的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就业择业理念。同时,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起一个专门的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就业指导队伍的成员应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并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让学生真正能从就业指导课中找到职业的方向,在社会上也能够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勉励,谢梦琳.旅游专业高职生就业情况探析[EB/OL]. http://www.studa.net/zhiye/090301/14425876.html.
[2]叶海玲,沈陈敏.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3]邱竹青.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4]洪南.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
刘淑婷(1982.9—)女,满族,吉林省靖宇县人,(旅游)管理学学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