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的计划从经济的角度来反映就是预算。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已日益受到了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普遍重视和推崇。宝钢、中原油田石化集团、新兴铸管、五矿集团等一批企业已成功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并取得了减支增效的显著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深深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公司治理和企业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更是企业充分利用内部各项经济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17-01
一、全面预算内涵及其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对公司相关的投资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的重点因企业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如可以采用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或者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有如下特点: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通过明确人在企业中的地位,通过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权力、利益,将员工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方法、作业要求、业绩指标及考核予以规范,使之成为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进而使之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其次,全面预算具有极强的全面性。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还应该是一种集成的整合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职能就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权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全面预算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主要涉及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基本上不涉及资产负债等实质性的会计信息,这就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机会,而全面预算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这样就可能降低预算的随意性,为实现预算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套和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奠定基础。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是目标利润压力过大,迫使下级单位调整数字,造成潜亏,而预算和实绩的差异分析就会给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2.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加深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涵、框架体系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对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3.全面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迎合市场对企业的这种要求,在预算和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敏度,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对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财务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财务政策,强化财务控制,借以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带动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上水平。
三、全面预算的实施
预算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预算管理要求的基础工作包括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生产技术标准和内部核算体系的完善等。同时,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各项具体要求去实施,做好跟踪和控制,信息反馈和监督等工作。
首先,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其次,预算的控制要谨慎,预算控制的标准就是预算编制产生的各级各类预算指标,即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财务部门应根据已经批准的预算建立控制评价体系,及时反映出各部门各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年度预算偏差较大,可在年中进行预算调整。第三,预算的执行应取得执行者的支持。预算编制完成后,在预算执行之前,管理人员要经过预算的分解、下达和具体讲解等准备步骤来保证预算的有序执行,保证预算体系运转良好。第四,做出预算后要经常进行考评。没有预算考评,企业预算就只能是停留在纸张的海市蜃楼,失去控制力而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对比实际业绩和预算标准找出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算执行情况应作为各部门年度业绩的重要考核依据,也应作为对部门有关人员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全面预算自始至终得到彻底的执行。其主要目的也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17-01
一、全面预算内涵及其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对公司相关的投资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的重点因企业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如可以采用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或者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有如下特点: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通过明确人在企业中的地位,通过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权力、利益,将员工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方法、作业要求、业绩指标及考核予以规范,使之成为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进而使之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其次,全面预算具有极强的全面性。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还应该是一种集成的整合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职能就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权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全面预算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主要涉及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基本上不涉及资产负债等实质性的会计信息,这就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机会,而全面预算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这样就可能降低预算的随意性,为实现预算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套和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奠定基础。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是目标利润压力过大,迫使下级单位调整数字,造成潜亏,而预算和实绩的差异分析就会给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2.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加深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涵、框架体系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对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3.全面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迎合市场对企业的这种要求,在预算和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敏度,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对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财务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财务政策,强化财务控制,借以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带动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上水平。
三、全面预算的实施
预算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预算管理要求的基础工作包括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生产技术标准和内部核算体系的完善等。同时,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各项具体要求去实施,做好跟踪和控制,信息反馈和监督等工作。
首先,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其次,预算的控制要谨慎,预算控制的标准就是预算编制产生的各级各类预算指标,即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财务部门应根据已经批准的预算建立控制评价体系,及时反映出各部门各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年度预算偏差较大,可在年中进行预算调整。第三,预算的执行应取得执行者的支持。预算编制完成后,在预算执行之前,管理人员要经过预算的分解、下达和具体讲解等准备步骤来保证预算的有序执行,保证预算体系运转良好。第四,做出预算后要经常进行考评。没有预算考评,企业预算就只能是停留在纸张的海市蜃楼,失去控制力而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对比实际业绩和预算标准找出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算执行情况应作为各部门年度业绩的重要考核依据,也应作为对部门有关人员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全面预算自始至终得到彻底的执行。其主要目的也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