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空间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GPSRTK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籍测量中。本文通过对GPSRTK原理的分析及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特性和使用方法做了阐述,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使RTK技术在确保测量成果精度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地籍测图的效率。
  【关键词】:RTK,地籍测量,基准站,观测误差,精度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pace location accuracy, GPSRTK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adastral surve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GPSRTK theory analysis and RTK technology in cities cadas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of use in the paper, and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is some analysis,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Make RTK technology to ensure measurement results in the reliability of precis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dastral surveying.
  【 key words 】 : RTK, cadastration, benchmark stand, observation error, precis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GPS RTK概述
  1.1 GPS RTK技术工作原理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 ,是以载波相位观测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被广泛应用于测绘行业。RTK系统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链组成。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路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的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RTK技术的关键是:快速准确地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解决GPS信号失锁状态下快速重新初始化。数据链问题通过民用无线电台来实现。RTK技术是建立在流动站和基准站误差强相关的假设基础上,当流动站和基准站距离较近时,假设可较好成立,但当它距离逐渐变远时,误差相关性便越来越差,各项误差迅速增加,从而导致难以确定整周模糊度,无法获得固定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就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方网络RTK技术。
  1.2 GPS 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优点
   GPS 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精度高,能达到厘米级精度;
   (2)观测时间短;
   (3)测站间无需通视,不受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可提供三维坐标,平面位置及大地高程;
   (5)操作简便,计算工作量小、提高效率;
   6)全天候工作;
   (7)误差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积累;
  2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坐标转换和基准网建立
  2.1 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坐标转换
   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大地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因此RTK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84坐标系统。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必须求出WGS-84坐标转换到54北京坐标系或80国家坐标系的参数。求出坐标转换七参数。其转换参数的准确性与控制点的数量及分布有关。要求控制点在测区内要分布均匀,平面起算点5个以上,高程起算点7个以上。
  2.2 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基准网建立
   地籍和其他细部测量需要精确、可靠、快速的定位求解方法,而GPS是非常适合的方式。因此在人口密集和重要经济地区建立GPS基准网,更具有实用意义。在地籍测量RTK技术与GPS控制网设计中考虑以下因素:
   (1)GPS网联测或使用原有控制点应不少于3个。
   (2)GPS布网时,尽量利用原有控制点,以便对原有控制网成果进行改算。
  3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应用
  3.1外业施测
  3.1.1基准站位置的选择
   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位上,连续接受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由于GPS卫星处在2×104KM的高空,从卫星发出的信号到接收机接收,中间经过电离层、对流层以及多方面的干扰,信号十分微弱。同时, RTK的数据链采用超高频电磁波,它的传输距离与接收机天线的高度、地球曲率的半径及大气折射等因素有关。所以要提高GPS信号接收的质量,基准站必须远离各种强电磁干扰源(高压线、电视台等) ;同时为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基准站周围应无明显的大面积的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 ;另外,基准站电台天线之间无大的遮挡物(高层建筑物、高山等) ,且天线尽量设置高些,以提高数传电台的传輸距离。在外业测量中得到“固定解” 。
  3.1.2选择流动站
   流动站要先初始化,即确定整周未知数,完成整周未知数的搜索求解后,进入动态作业。RTK工作时要求能够接收5个以上的卫星;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能同时接收到GPS卫星的信号和基准站播发的差分信号。流动站随着与基准站距离的增大,测量精度会降低,所以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10㎞范围) 。
  3.1.3数据链的设置
   能否实时接收基准站的差分信号,是RTK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制约RTK测程的关键因素。其最大的传输距离是由接收机天线高度、地球的曲率半径及大气折射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在沙漠、戈壁、平原、海域等地区RTK定位的效果较好;而在城市地籍进行RTK测量时,其成果质量及作业效率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3.2 RTK精度分析
   由于地籍测量中容易发生建筑物、桥梁、街道等阻挡GPS信号,应该采用RTK结合常规测量方法进行,不能全部取代常规测量方法。RTK测量时,注意观测时间的安排,应尽量排除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大的时间段,经分析出现粗差的时候往往是PDOP值较大的时间段,一般中午时分不易进行RTK测量,所以要早出工,晚收工,利用良好时段进行RTK测量,不仅效率快,而且精度高。同时设置机内精度时保留一定的精度储备,这样可以使收敛较慢的点位观测精度会提高。RTK测量结果与其他测量技术获取的测量结果互差均在厘米级,其中互差最大为1.5CM,最小为0.2CM。RTK测量点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就能够满足城市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RTK测量误差来源
   RTK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系统误差、RTK设备误差、测量环境误差、操作员专业水平和测量方法等方面。从途径来源可以概括为:同仪器和GPS卫星有关的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轨道误差、卫星钟差和观测误差。同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多路径误差和信号干扰。
   RTK测量误差消除和消弱措施
   经常对RTK设备进行校准检查,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对固定基准站,同仪器和GPS卫星有关误差可通过各种校正方法予以削弱,同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将随移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的增大而加大,需控制RTK的有效作业半径(10KM以内) 。
  4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4.1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不足
   在RTK定位上虽不要求流动站与基准站相互通视,但在测量高大建筑物、构筑物时,往往因无法靠近被测地物而无法测量,还需要全站仪的配合。同时必须保证RTK在城市地籍测量时所测星数不少于5颗,RTK测量才能得到固定解。
  4.2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改进措施
   移动站在测量时,圆水准气泡须严格居中,使RTK得到固定解。同时借助静态GPS和全站仪检测一定数量测区内的控制点,以便及时发现粗差点。基准点应选在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天空较为开阔,远离高建筑物,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为防止数据链的丢失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基准站远离GPS信号的发射物、远离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不断研发、升级新的配套数据处理软件(CASS) ,为内业高效处理数据提供平台和保障;为数字地籍建库服务,实现数据源共享。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 统(Continuou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缩 写 为CORS,为用户中心提供CORS数据链服务,用户子系统的接收机完成定位。
   RTK技术在测定界址点位能达到厘米级精度,能更加准确、快捷地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绘制地籍图,计算宗地权属面积;为准确、高效实现数字化地籍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库。使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基余,李征航.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2]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3]乔仰文,赵长胜.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夏汉林、建立国家空间大地网的研究【J】.澳I绘科技,1995(1) :6-8,
  [5]喬仰文.GPS快速静态定位的理论和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16(3) :15—l8。
其他文献
提要: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基本建设活动的中心环节,我国政府也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政府及政策法律、工程造价管理各参与主体、计价模式、市场环境、造价管理理念等方面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管理制度   一、政府及政策法律方面 1、我国的法律体系纵向可分为三级:法律——行政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同时
目的 在实验研究成功报道的基础上,制备不同管径的同种异体血管应用于临床,以探讨其远期疗效,为同种异体血管库的建立作出正确评估.方法 采用新生儿脐带血管、胎儿或成人脑死亡者不同管径及长度的血管,常规处理后深低温冷藏2周,即可移植.移植前快速复温,术后行"三抗"治疗.结果 临床应用13例,修复腘动脉5例,尺、桡动脉各3例,指动脉2例,术后11例成活,2例闭塞,随访5~26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成活的
摘要:面对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技术也跟随着时代和建筑的要求相应的飞速发展,本文主要简要探讨了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高效预应力钢筋应用技术,脚手架技术和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并简要概述其技术的进步情况,希望本人在土木行业工作多年的施工技术总结能对现实中的高层建筑施工带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Abst
摘要: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性及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
摘要:房屋建筑物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不动产物权的保护和发挥物的效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极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屋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房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房屋建筑物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  关键词:房屋,建筑物,安全管理,应急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
摘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能源资源的承载力,注重城镇发展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把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本文阐述了节能建筑的含义,探讨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must conside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energy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建造高效矿井进行了论述,就设计改革的方向,论述了必须认真分析并且掌握全面的地质资料,科学判断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进行合理化的集中生产、少掘岩巷多做煤巷,依据目前的基本国情和矿情,采用新装备,使用新技术,坚持不断增强设计人员的水平、优化设计方法手段,只有这样,才会设计并且建造出高效的矿井。  关键词:设计;改革;矿井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
摘要: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 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 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但是,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以确保结构设计质量。本文针对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  Abstract: in the reasonable height a
摘要:不同的地区进行建筑施工要选择不同性能的墙体材料,必须使材料的隔热和保温性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而钢筋砼结构因为其材质的特殊性、结构可行性、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刚度和延展度等多方面优点,现在被广泛的建筑项目所采用。   关键词: 外墙保温,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 different region construction should choose different p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