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改进对策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纳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是我国为应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推出的一项举措。它可以有效地加强我国财政的危机公关能力。在“营改增”背景下,要求我们对高职高专会计教学进行相应的改进,让学生具备“营改增”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应对新的纳税制度的需求。
  关键词:营改增;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进对策
  “营改增”是我国产业升级战略的必由之路。“营改增”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纳税人税负会产生迥异的影响[1]。而高职高专的会计教学承担着为国家提供财务管理人才的重任。因此“营改增”的实施,自然也会对高职高专的会计教学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营改增”背景下,要求我们对于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积极作出相应改进,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来适应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一、简析“营改增”的要点
  “营改增”是我国为应对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而推出的在税务管理方面的一项新政策。它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近四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也在另一个角度对我国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要求。而自从美国于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后,我国的经济便不得不面对外需紧缩的严峻形势,逼迫我们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所以从2009年元旦开始,新推出的消费型增值税取代了在我国实施了长达十五年的生产型增值税。这重新推动了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出台的关于第三产业的税务政策也更加实惠,使三大产业的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同步。
  二、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滞后现状
  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与时代形势相滞后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较为过时
  “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要求我们对于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都作出相应调整。然而,现阶段我们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上很多还是基于以往的生产型增值税政策,没能跟“营改增”政策相适应。此外,教学中过多强调理论灌输,对教材也没能做到及时更新。使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二)主干课程不尽合理
  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型企业的数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态势。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高專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关于服务型企业的内容较少,主要还是基于工业型企业而展开的。此外,现阶段不少高职高专院校把会计专业教学看作是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的浓缩版,教学中关于职业技能方面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忽略了对于学生进行高精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由于这些弊端,导致学生要么在毕业后出现就业困难,要么即使找到了工作,但却难以适应工作岗位,最终造成他们在职场上难以取得长远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高职高专的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到职业技能,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尤其是学生未来要面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会计职称考试。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从2016年开始,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纲和考试题库已经逐步做出调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虽还未调整,但未来必将在考纲和考试题库上有所变化。而现行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明显是难以满足这些同会计行业相关的考试改革的需要的。这导致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学生由于在学习了教材上的内容之后,很难通过相关的行业考试,不得不重新去参加培训,增加了他们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三、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的改进对策
  在“营改增”的社会形势下,对于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2],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
  面对“营改增”的政策,我们应当及时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进行相应调整,及时对教材内容做出更新。要意识到政策的风向是对我们的教学提供指导的关键。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规划时,要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和对于会计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要对学生加强基于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专业能力快速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二)对主干课程作出调整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要根据在“营改增”背景下服务型企业的数量不多增多这个趋势,积极增加关于服务型企业方面的内容。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关于职业技能方面的内容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关于高精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当教学内容符合了新的社会趋势,才能让学生满足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和未来的职场发展需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深入研究“营改增”背景下对于会计职称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考纲和考试题库上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中,要充分结合新的考试需求。同时,为了让学生适应会计职称考试、模拟新的考试形势,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一些模拟会计职称考试、模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同他们未来要面对的行业考试形成无缝对接,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结束语
  “营改增”作为我国纳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全面实施,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对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我们要积极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尤其是要改变一些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滞后的教学模式,来适应“营改增”政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建人.“营改增”的进行时与未来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5):113-117.
  [2]徐杰. 改进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之我见[J].商,2013,1(8):134-138.
  (作者单位:萍乡学院)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收尾阶段的管理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收尾阶段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论述,对财务审计和投资评估进行分析,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一项重要的减税政策,当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财政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营改增试点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试点;县域财政经济;影响以及对策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营改增”,这项财税改革关系着我国的两大税种,直接影响了纳税人的
所谓企业的共生或共栖,也是从自然界中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但又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借喻企业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存亡的经营模式。   如果我们把企业视为生物种群,不同种类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就象生物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着寄生或共生的关系。所谓企业的寄生是根据生物中的“寄生”定义推理出来的,借喻一个能依法独立经营的公司而不独立经营,专门从另一个独立经营的公司获取利益的一种“经营”方式。所谓企业
Hibernate是一种新的ORM映射工具,它提供了从Java类到数据表的映射以及数据查询和恢复等方法。在大型项目中,特别是持久层关系映射很复杂的情况下,Hibernate会表现出非常高的运
优势不能分享,独享才有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对于小企业来说,如果那些大企业说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大,将来肯定不得了,那你干脆不要做了。因为一旦被大企业看中的市场,你又怎么可能血拼得了呢?惟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独辟蹊径,开创自己的独有市场。  小企业千万不要想着做大池塘里的小鱼,一定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因为一些大的企业看不上这些小池塘,不愿意跟你竞争,而这正可以成为让你成功获取创业“开门红”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