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q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课程教育的改革。其音乐属于高中课堂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在校教师将其重视起来。目前高中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音乐课程不受重视,课堂教学比较散漫、课程教学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与计划,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习音乐课程。因此,需要高中音乐教师将音乐课堂重视起来,融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进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信息的承载方式,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新课程教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16-01

1.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程不受重视,课堂教学比较散漫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首先,大部分高中院校的音乐课程每周只安排一节课,部分学校甚至不开设音乐课程,为了考试不经学生同意擅自取消音乐课。其次,学生对音樂课程的认知度比较低,单纯的认为音乐课只是娱乐开心,所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比较散漫,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会聊天、做作业以及睡觉等,导致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强调课堂纪律,忽略了音乐课程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乐理知识、节奏变化以及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
  (2)课程教学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与计划
  大部分高中在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前不会设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与计划,部分教师甚至不按照课程内容教学,其所传授的音乐教学曲目过于老套,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学生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单方面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完全可以课下自主学习音乐知识,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因此,需要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前,适当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日常兴趣爱好,然后与教学课程中的重点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乐理知识、教学重点等。偶尔会借助学校的音乐器材、录音机等,其教学设备比较有限,导致学生只能在仅有的音乐乐器中反复练习,或者重复听取录音机中的音乐,该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在反复练习中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至音乐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前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收集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将其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奏以及演唱技巧等,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音乐素养。
  (2)改变了信息承载方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音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蕴含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提取,做好相关音乐记录,从而帮助自己有效练习,促进音乐能力的提升。不过,该种音乐信息承载方式的有效性比较低,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并且录入信息的完整性比较低。而历史上的信息承载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较多著名的乐谱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无法有效的保存下来。现阶段,音乐教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信息的承载方式。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音乐录制,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录制的内容完整保留下来,进而对其进行获取与分析。此外,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原创音乐作品播放出来,在试听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有效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3)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将现代音乐技术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丰富音乐资源、改变信息承载方式,还可以创新高中音乐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单一传授音乐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课堂记录,该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音乐缺乏自己的见解,影响音乐能力的提升。将现代音乐技术应用于课堂中,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音乐课程不受重视,课堂教学比较散漫、课程教学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与计划,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此,需要高中音乐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信息承载方式、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鲁丁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音乐,2016.36(10):115
  [2]史影.基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3]赵灿.山东省滕州一中音乐鉴赏课程学生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6

其他文献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中高职联合办学已走过15年的历程,在实施中高职有效衔接、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建筑类专业中高职课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高中新课改工作的不断进行,在改革过程中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广大一线教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究出很多新颖的上课方式,在这其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成为了教师们授课的首选。本文充分结合教师们在高中历史日常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中学历史;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摘要: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内心情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今要全面贯彻执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发展,所以对学生音乐的培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部分學校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不动、学生学不会的无效教学现象,阻碍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研经验,对提升音乐教学的歌唱兴趣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对矿井井架基础沉降量进行观测,其监测基准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其对基础网的选取及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本文从对近代平差基础理论和测量平差中的统计假设检验原理入手,讨论监测基准网的选取及稳定性。结合某矿井井架基础沉降监测网实例,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和统计假设检验的F检验法,由实测数据解算可得点A1,A2和A3相对稳定,可组建为井架基础沉降监测基准网。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试验和生产中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近20年,荷斯坦牛成为优势奶牛品种,营养改善促使奶牛产奶量大幅度增加,工厂化管理致使奶牛运动量减少、生产性疾病频发,奶牛康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改善高产奶牛福利的呼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