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微博,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是信息增值服务和人本服务。微博平台具有用户积累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先天优势,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通过“拟人化”定位图书馆微博、定期更新和管理微博内容、充分利用图书馆“微群”展开互动、有选择地“关注”同行和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等策略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
  【关键词】微博;图书馆服务;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有学者指出,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是信息增值服务和人本服务[1]。也有人提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六大主要功能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功能;迅速、快捷的导航功能;信息研发功能;基于网络的读者教育功能;人际交往、学术交流功能;文化休闲、娱乐功能[2]。新的社会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使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读者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新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用户积累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先天优势,是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的重要平台。
  一、微博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又称“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它基于用户关系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共享和传播获取,是融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的新型媒介,它具有4A元素的特点,即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one(任何人),Anything(任何事),是一个基于人际关系之上的互联网应用。目前,微博是互联网最热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微博在信息的产生、传播、反馈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传播方式有极大的不同,有人称之为"自媒体"的传播形式[3]。其中有五方面的内涵:一、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二、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三、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四、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五、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4]。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平台,微博具有原创性、快捷性和交互性三大特点。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6年由斯通、威廉姆斯和杰克·多尔西共同创建,目前拥有超过9亿注册用户(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为饭否网,创办于2007年5月,在2009年得到快速发展。随后,新浪、网易、腾讯、搜狐、人民网等大型门户网站及各地方门户网站也纷纷推出微博服务,微博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
  2011年1月18日13分46秒,微博网友“賀蘭泰”在微博上转载了一段内容:“杭州图书馆对所有的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这位读者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5]。这一则微博瞬间被转发1万余次,无数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对褚树青馆长的敬意,并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这一图书馆微博事件的案例显示,微博为图书馆的服务宣传提供了新的机遇。图书馆本身的知识共享、公共空间的特性使得它在使人们平等自由地获得知识、交流知识这一方面担有不可替代的使命。微博新媒体互动性强、用户积累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其在帮助人们平等自由获得知识、交流知识上具有先天优势。
  二、微博平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促进功能
  微博以其个性及极大的自由度彰显着用户主权,其最大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和各种媒介平台打通,尤其是手机的应用,简洁、方便、快捷、畅通,这也正是文献信息交流的理想状态。
  1、提高图书借阅量
  据权威数据统计,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图书年借阅量、图书总借阅人次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究其原因:(1)搜索引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阅览设备的普及逐步转移了学生对纸质图书的依赖;(2)服务于高校研究领域的专业资源库的使用进一步弱化了纸质图书的阅览。微博作为新兴的第二大传媒技术,不但能加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能以微博为平台、纸质图书为媒介,建立学生对图书的兴趣度,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某一类图书,如名人传记、情感生活、专业领域知识等的兴趣,形成一定規模的讨论群组,分享知识,分享读书心得,分享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传播知识主体的能力以及传承知识的力量作用,从而提高图书的借阅量。
  2、提高馆员及用户的信息素养
  微博时代,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无论是馆员与读者、馆际交流、读者之间、业内外人士之间的交流都将最大化。正因为微博的字数限制体现着信息的精简,可以期望达到更为便捷的传播效果;同时具有整合图片、视频、链接的丰富性,可以期望达到信息的丰富性与个性化。微博的出现使得馆员的服务更为实时化,主动服务进一步加深,更需及时反馈,保障信息传播的速率,这都成为当前的服务重点。这就对馆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图情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读者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手段可以随时关注微博信息,以图书馆为中心,形成阅读圈子,实现文献信息更为迅速的传播。从这个角度而言,微博对用户(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读者)的信息素养培训之功用可见一斑。
  3、促进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和交互
  图书馆微博既是信息发布的平台也是信息收集的平台,更是大学生交流的集合地。以书会友,看百家书,论天下事,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图书交流平台。学生利用回复、评论和转发功能进行信息咨询、问题评论,观点转发。利用微博可互动的活动类型有很多种,如话题讨论、有奖竞猜、观点辩论、发起投票、征集意见等。同时,结合大学生图书借阅统计以及评论情况分析,建立专业领域群组,由学科馆员负责邀请相应专业的教师、专家推荐书目,讲解心得,甚至建立群组与相对应领域专家之间的信息交互,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主动推荐式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模式,这正是图书馆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三、基于微博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拓展策略
  随着微博效益的展现,图书馆界在如何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手段等方面成为微博的实践先行者。
  1、“拟人化”定位图书馆微博
  读者对某一微博的认知,首先基于该微博外在的形象、气质等特征。微博账号中有许多个人信息可以设置,如微博名称、头像、页面、一句话介绍等元素。高校图书馆微博要善于利用这些功能,传达自我形象定位。应充分了解高校的环境氛围、文化内涵和处事风格,并对自身的读者对象和粉丝群体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语言风格。总体来讲,高校图书馆在微博平台上的定位,须本着“人本化”的基本思维,即把官方账号“拟人化”,而不再是生硬的机构。只有以“人”的身份和方式与读者互动,才符合社交网络平台的特质。总体而言,既要保持图书馆机构的“形象”,又要有“人”的“温度”,两者达到和谐统一,以高校图书馆独有的“人格魅力”来展现图书馆文化。
  2、定期更新和管理微博内容
  图书馆应设立专人定期更新微博,以保持微博的活跃度。博客在中国出现时曾在图书馆界刮起了一股博客旋风,业界名人相继开通博客,业界纷纷发文论证图书馆应用博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随着近年来一些业界名人博客的相继关闭,图书馆博客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博图书馆不应该重蹈覆辙。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合理规划内容的范围与质量,以免造成混乱局面,影响图书馆形象,也使粉丝失去兴趣。(1)微博内容要丰富。根据博文内容和读者对象的特点,编辑带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丰富内容的微博。要善于利用超链接功能,与图书馆网站相连接,使无法通过140字讲清楚的内容有更详细的说明,也可实现图书馆不同宣传平台的共享,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2)微博编写要留有空间。编写博文内容时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给读者发表评论的空间。例如提问性的或是带有悬念的博文,容易引发读者反应与互动,评论和转发的用户就多,也更能给读者留下印象。(3)利用“#话题#”功能。博文内容应尽可能以关键字或关键词组开头,并加上“#话题#”,使微博形式上更整齐,也更容易被搜索到,增加被阅读的几率。同时,对于某一活动,采取话题的统一格式,进行整个活动的系列播报,可方便读者追踪。
  3、充分利用图书馆“微群”展开互动
  微群,是微博群的簡称,类似腾讯QQ群,它基于某一主题而开设,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相同标签的微博用户以及与之相应的话题内容,让拥有共同兴趣的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交流。微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围绕特定主题交流和讨论的场所。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关注本校相关微群,在这些微群里积极互动,甚至成为群内名人,群内的用户自然会慢慢转变成图书馆的粉丝。
  在新浪微群中以关键词"阅读"进行搜索,获得上千个微群结果。群内话题有#以书换书,书的约会,人的浪漫#、#最想成为书中的哪个人物#、#邂逅一句话#、#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正在读#、#我推荐读#等。其他阅读主题微群如“阅读时光”、“思想者阅读者”、“阅读,旅行,电影”等也拥有远超过高校图书馆微群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可见,互联网时代大众对阅读的需求并没有减弱,高校图书馆微群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对微群还处于了解和摸索阶段,没有很好地利用微群的主题功能。通过微博,高校图书馆可以把具有相同兴趣和相同问题的读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统一交流和解答,既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长久持续发展,可通过微群建立基于共同兴趣与主题的知识群体,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和共同研讨,建立网上知识共享空间,扩大高校图书馆文化的辐射面与影响力。
  4、有选择地“关注”同行和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微博之间的相互关注,能够扩大自身微博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图书馆微博不像名人微博那样盲目追求粉丝数和曝光度,是期望通过微博将服务提供给用户,本质上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同行之间的相互关注,一方面可以了解行业动态,增加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同行关注能够共享本地区各种丰富的文献、活动、培训和讲座等资源。同时,微博图书馆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2011年9月5日,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系教师张志发布了一条“图书馆的秘密”微博,当天就有近2000个网友的转发、近600条评,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三联书店等30余家图书馆或书店参与其中。微博图书馆要关注的正是这类正面的意见“领袖”,借助他们来提高微博图书馆的影响力。
  总之,微博的根本特性是:摒弃了诸如时间(新信息可以及时推送)、地点(随时随地的发布)、身份(不仅仅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参与者)、写作能力等众多传播屏障,从而获得了登峰造极的传播效应。它方便展现用户的个性,并方便其他用户的跨时浏览,兼具了社区论坛和大众媒体的特点,以其自由性、互动性、平等性的特点给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带来了新型的关系特点。我们应重视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新优势,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应用与探索,努力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与质量、服务读者,与读者一起成长。无论目前图书馆人离微博有多远,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服务意识都永远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徐达.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信息增值服务与人本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72.
  [2]张宜平.未来高校图书馆6大功能的强化及实现途径河南科技,2011(6):14.
  [3]北京通讯员.微博的自媒体特征解析[2012-03-06].http://www.cnad.com/html/Article/2010/0818/20100818150134280.shtml
  [4]百度百科.微博.[20I2-03-06].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5]新浪微博.賀蘭泰. [2012-03-02].http〃weibo.com/1281007134/60L0uJTenbB
  [6]王俊秀,杨宜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2-147.
  [7]黄燕.图书馆书目推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2):2-9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党校图书馆的现状、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党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它仅包括读者信息、馆藏资源信息、特色数据信息、馆内人员信息,在运作中完成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其目
【摘 要】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书法更是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怀素是唐代的草书大家,他聪明、直率,为理想几十年如一日。他的书法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文化品格。所以,怀素书法体现的不仅仅是他的个性,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关键词】 隋唐;草书;怀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隋唐时期
【摘 要】 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瓶颈”——汉字教学难的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分析文化解读在汉字学习初期的笔画、部件、结构三方面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文化阐释在汉字教学初期的必要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历经字形的演变发展至今三千年未中断。不同于其他古
【摘 要】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层面的提升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如何能够使学生们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较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从山东半岛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力求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涉外会计专业人才模式,缩小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关键词】 涉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
纳豆激酶(Natto kinase,NK)是一种由纳豆菌或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纤溶活性强、可口服、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研究血栓药物的新热点,有
【摘 要】 电子商务一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电子数据交换这一技术而产生的商务新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  【关键词】 电子商务;互联网络;概念;发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摘 要】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由来已久,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以及目前在我国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南方科大创办的新举措,说明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我国落实的可能性。这对于我国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办学自主权;南方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