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数学家庭作业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课堂的延伸。目前,许多教师对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或应付了事的现象感到困惑。仔细分析,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自身,“我们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在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要寻找、布置适合学生做而学生又乐于做的家庭作业,要一改过去那种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完成,从而真正喜欢上做家庭作业。
  一、让家庭作业充满情趣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扭转家庭作业枯燥乏味、缺少情趣局面,以减负爱生为指导思想,以情趣结合为内容形式的家庭作业应运而生。实践证明,此类作业学生愿做、乐做,家长拍手叫好。
  1.绘画型作业。 绘画最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它既要求学生动手,更需要学生动脑。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教学内容很适宜绘画型作业的设计。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就某一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绘制各种统计图,力求完整、准确、美观,然后进行展览评比;再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后,便可要求学生用圆的知识绘出美丽的图案。如:奥运五环旗、同心圆、娃娃脸……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
  2.收集型作业。这类作业最适合学生学习某一数学概念后使用,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后,教师可布置这样一道家庭作业题:请你找出周围世界里含有分数的现象,并予以解释。这样有趣的作业使学生们对分数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并学会用分数的意义去辨别看到的一切,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
  3.实践型作业。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增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活化,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了质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制作糕点。教师可提供详细的说明:两个鸡蛋打入大碗中,倒人100毫升的牛奶,称量50克白糖,拿大量杯取200克的面粉、熔化20克黄油……充分搅拌,然后放入微波炉中烘烤。第二天带些自己做的糕点到学校让同学品尝,评评谁做得好。这样的家庭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实践了称量的技能,又加深了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4.社会调查型作业。社会调查型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理念。这类作业同时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可将若干学生并成一组合作完成。如: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某段路口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又如调查儿童最喜欢吃的几种食品、最喜欢看的书、双休日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为商家提出合理建议。
  以上这几种作业形式,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让家庭作业体现自主精神
  现代数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主体性的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进而形成自主能力。因此,“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对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与爸爸妈妈合作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三、让家庭作业贴近生活
  数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如:在学习乘法时,可设计一些答案由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问题。如(1)一分钟你的心脏跳几次?(2)一小时心脏跳几次?(3)一天,一年呢?再如:一天内你家用了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铺几层呢?你能就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既有趣味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同时也渗透了节约、环保的教育。
  以上的作业形式,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种尝试,诸如此类的家庭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它的优化设计既能激发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又能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管这些尝试是否成功,我都希望广大数学教师在改革课堂的同时,不忘优化作业,不忘改革作业的形式,使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精彩的延续!◆(作者单位: 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能做两步应用题是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而学生在学习两步应用题时常感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一步应用题过渡到两步应用题的过程中做了一点尝试,结果学生兴趣倍增,学得轻松愉快,并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情趣过渡  创设情境是运用恰当的动作、游戏活动、智力竞赛、思考练习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激起兴趣,引发思维,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过渡到两步应用题。如:我把学生分成几组做游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近些年来我国财政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者个人都要学习和深入领会并且要狠抓落实,确保此次改革能切实减少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国家已经把这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一方面,医药行业强大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整理医疗水平、国民健康水平和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医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
ABC阀门公司是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集团性公司,总部在丹麦,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在供水、污水、热力、燃气、工业等领域。得益于多年的制造经验并结合深度的市场商务运作,今天ABC集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在选择书籍下工夫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几乎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数学作业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一句话,“我”的作业“我”作主。  一、激发思维,需要作业的民主自由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自主作业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作业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设计不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涌现出一股优质高新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作为反映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代表,这些赴美上市公司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追捧。我们把这些主要收入源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