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慢性咳嗽,警惕这个“真凶”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咳嗽、哮喘等都是呼吸系統疾病,是因外界过敏原、自身过敏体质等因素导致的,和胃病是不同系统的病症。表面看这两种系统疾病没有任何关联,但资料显示,胃食管反流也可诱发内源性哮喘,且哮喘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概率也很高,在30%~90%之间。所以,我们要警惕胃食管反流这个引起慢性咳嗽、哮喘的“真凶”,以免错误治疗危及身体健康。

病例分析


  王先生,年龄60岁,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第7日即可进食,但次日胸骨后部位出现烧灼样持续疼痛,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术后第10日夜间突然出现哮喘症状,被确诊为心源性哮喘,给予平喘、吸氧、扩张血管和强心等治疗,两小时后哮喘症状有所缓解,但夜间还会突然发作,并没有彻底治愈。实施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心电图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实施X线胸片检查显示双下肺出现较多的纹理,追问患者,医生才知晓哮喘症状是在呛咳后出现的,进而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然后使用奥美拉唑、西沙比利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持续治疗5日后病情出现好转。
  由此可见,哮喘也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且哮喘还会让胃食管反流症状加重,若不及时对症治疗,哮喘和胃食管反流会出现恶性循环,进而危及身体健康。
  胃食管反流不仅会引起胃性哮喘,还会诱发不明因素的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理,是因食管被胃液反复刺激,并逐渐向上刺激咽部气管黏膜,进而引起慢性咳嗽。除此之外,胃食管反流还会引起假性心绞痛,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胃性哮喘的病理假说和

临床特点


  (一)病理假说
  1.直接刺激导致。反流的高酸胃内容物反复刺激支气管时会诱发支气管痉挛。
  2.神经反射。食管下化学感受器受到胃酸反复刺激,会促使迷走神经出现反射,继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3.咽喉部位的酸敏感导致的。咽喉位置有化学感受器,对酸比较敏感,在酸性反复刺激下,会诱发支气管痉挛和喉头痉挛。
  (二)临床特点
  1.胃性哮喘多发人群为老年人,典型临床症状为烧心、反酸等,反酸多发生在夜间卧床休息、躯干前屈、餐后等。疼痛或者烧心感也是胃性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多在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且剧烈运动、长时间侧卧和仰卧、身体前屈等也会诱发此症状。患者服用制酸剂或者直立位时这些症状就会消失,食用过酸、过热食物时这种症状就会加重。除此之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咽下困难现象。
  2.胃性哮喘的症状多出现在夜间,且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反胃等症状,体位变化时哮喘还会加重。
  3.胃性哮喘按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疾病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不佳。
  4.胃性哮喘患者出现哮喘前会出现呛咳现象,且醒后还会出现声嘶现象。
  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诊断
  哮喘患者胃食管反流现象比较典型时,诊断是很简单的,但有些病人没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表现,这会增加诊断困难。为此,当患者出现下述几种现象时,可初步判断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
  1.夜晚睡眠时出现发作性呛咳,或者夜间频繁出现哮喘。
  2.餐后经常出现哮喘,尤其是饮用酸性饮料或者食用酸性食物后。
  3.呕吐之后会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
  4.变换体位时,哮喘现象加重或者发生咳喘现象。
  5.使用激素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者或病情持续加重者。
  出现上述情况的人群,要警惕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不良症状。医护人员可24小时连续监测食管内pH值,若pH值小于4,且此值持续10秒以上,则存在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治疗


  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治愈或者缓解后,气道高反应降低时,再使用抗酸药物、抗反流药物、促胃动力药物,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消除诱因。患者要纠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不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睡前4小时不进食,等胃排空之后再卧床睡觉。除此之外,患者睡前可适当抬高床头,降低腹压,缓解临床症状。经常出现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要少食或者不食酸性食物,且饱食后不可立即平卧,降低胃食管反流风险。
  2.谨慎服用平喘药物。许多平喘药物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进而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为此,患者要权衡利弊再服用这类药物,并控制好用药剂量,最好吸入给药,降低药物对食管下括约肌的影响。
  慢性咳嗽、哮喘久治不愈的患者,要警惕胃食管反流这个“真凶”,以免其继续侵害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自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类学校都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系列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排队打卡浪费时间、打卡时拥挤易导致安全问题等不能高效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偷懒不想跑步,经常出现代打卡、骑车打卡、抄近路等作弊现象。而“蚂蚁快跑”阳光体育管理系统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校有效提高“阳光体育运动”质量,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阳光体育管理系统结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劳动教育重回大众视野,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重。在幼儿园阶段,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生活,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情感和基本的劳动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指的是各个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出现狭窄、软组织的椎管容积改变和硬膜囊狭窄等原因引发的一系列腰腿痛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椎管比较狭小,压迫到了椎管中的马尾神经,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腰腿痛的症状。若患者椎管侧方狭窄,可能会嵌压到神经根,导致轴浆受压中断,阻碍神经体液的运转,导致神经鞘膜相对膨胀。此外,由于血运受阻,组织会出现缺氧,导致静脉回流局部淤滞或受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学校体育时,他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谁来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呢?最重要的载体正是体育教师。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强调,
编者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已经出台,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发势在必行。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也已从关注体育教师数量的发展逐步转向对质量的追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将引导各地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科学诊断,设置针对性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持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培训课程标准以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奔竞不息 追梦中國 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
跳上成支撑——前翻下是小学四年级器械类技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小学生的上肢、胸腹和腰背力量具有显著作用。跳上成支撑——前翻下的动作要领:面向器械,正握,两手与肩同宽或者稍宽于肩,在胸前屈肘。双膝稍蹲双脚用力蹬地跳起,同时拉、压臂成支撑。上体稍前倾,双臂撑直,头正、挺胸,雙腿向后伸直,脚面绷直,稍停。然后,低头、上体前倒,腹部紧贴杠,前翻下,屈膝成蹲悬垂。跳上支撑前翻下动作常见的错误有如下几种:
幼儿园要重视教师反思与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引导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不断成长的必然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成长的关键要从内在的需要出发,自己规划专业成长之路。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
2016年12月1日,2016年江苏省小学体育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举行。来自江苏省6所高校、26所小学监测点校与铜山区部分学校的教师、专家与领导一行百人,参与此次活动。开幕式由扬州大学潘绍伟教授主持,铜山区教育局局长吴亮致欢迎辞。吴亮局长从强化领导和组织推进、完善制度和创新推进、科研领航和团队建设、“一校一品”和项目推进4个方面介绍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
案例1:教师在上课前介绍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整节课采取的是“示范——讲解——分解练习——纠错”的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不断强化练习持球部位、击球位置、脚步如何超越等技术要领。学生的练习兴趣渐无,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下降。  分析:在球场上只要有2个人在,很少看到2个人一起练习运球、传球等技术,一般都是在练习投球或直接进行比赛。本节课教师采取以技术为主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球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