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课堂模式,其实质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学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即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课堂模式,其实质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学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引入情境,收到了不同的预期效果。
  (一)創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引入:关于圆的知识你们都知道哪些?什么叫做圆的周长?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吗?请同学们拿着自己准备的圆,摸摸它的周长。想想看,圆周长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那圆的周长该怎么计算呢?这样的引入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出圆的周长,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轻松地完成了认知迁移,为新知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情感的体验,就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又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
  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西游记”故事片段: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大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得先考考你们。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徒弟们很快就回答出来,师傅接着问一个桃子怎么分给两人?徒弟们不知所措。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个忙吗?”同学们被生动的画面所在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也难住了,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和多种回答,个别学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二分之一),这时老师趁机揭示课题。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间展开达标竞赛,教师只作点拨指导,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开发了“生生互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一)在自学中探究
  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是书本,而教材体系从系统上给学生以科学规范的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学习内容,可以提出一些导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课本,从“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播种的总份数是多少?玉米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大豆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教师大胆放手,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二)在操作中探究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如何将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是我们做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方格中的平行四边形,找一找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再拿出四根硬纸条做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框,让学生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看看变成什么图形?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主动参与观察、思索、探索,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在合作中探究
  当今社会不管是科研活动,还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探索、体验,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在教學《圆柱的体积》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底面分成许多等份扇形的圆柱,让学生把圆柱切开,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拼一拼,仔细观察拼成的长方体,小组讨论问题:①拼成的长方体底面积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③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展示实验成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完成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这不仅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还让学生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关系,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敢说、敢想的心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事实证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的过程,在合作中求知识,在求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体验中提高。
  数学是思维领域的学科,它高度的抽象性使不少学生对它感到枯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只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自主探索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深刻,更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钊.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1(12)
  〔2〕毕晓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C].时代教育.2012
其他文献
企业战略行为与绩效表现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是否有影响,以及不同战略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性等问题上,部分学者研究了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持续性,但是对不同竞争战略对绩效影响的程度及滞后性等问题却没有过多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从滞后性、持续性和影响程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以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分类为研究框架,首先对竞争战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利用声色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文的学习中可通过多媒体来模拟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真实的情境下得到美的熏陶,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怎样把语文课文讲活?要充分利用多媒
当前,城市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例如人口膨胀、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等。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加快社会信息化转型的必然
期刊
【摘要】小学中段语文作文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唤醒学生的表达热情,培养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潜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作文教学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书面表达和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
综合交付模式(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是一种新型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交付模式存在的工期滞后、建筑成本超标、工作效率低、各方矛盾激化等问题。IP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语文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文章提出重视创建和谐氛围、丰富学生想象、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转换角色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做好上述要点,建立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