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当前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课题。在美术中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是每一个小学美术教师应做的工作。今天本文在此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创新能力的问题来做出详细叙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一、当前存在于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美术,做为一门辅助课程出现在小学教程中,是一门开发小学生思维模式的优秀课程。在美术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美术创新思路予以肯定。但多数小学美术教师认为,美术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应该多以临摹教学为主。因此,出现了老师教出来的所有学生眼中的世界都是一个模样的情况。这样,也就此阻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那些著名藝术家们的作品灵感多数来源于生活,而其作品不同于生活的原因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眼中的“哈姆雷特”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告知学生要临摹名作,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能被固定思维所禁锢,无法发挥自我现象,更无法从中找到创新。
  二、如何对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培养
  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对于美术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我们自己来转变教学思路。下面,笔者就该问题作出详细论述。
  (一)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事实上,很多学生无法走出被被禁锢的思路中,主要原因是在于老师没有较好的引导。试想一下,每个人在出生之初对任何人、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和困惑,而当我们的家人与老师逐渐教授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后,我们对待事物的感观和认知就会出现变化,慢慢的失去了好奇之心。那么,作为美术教师来说,就要把这种好奇心理重新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挖掘出来。我们要告诉学生,一片树叶不仅仅有一种画法,不仅仅有一种颜色,要让学生画出或制作出自己眼中的世界万物。
  (二)让学生的思维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学生的思维模式会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而逐渐被禁锢在教室之中,但是我们知道,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对于美术而言,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参照物。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知道生活的百态之美,才能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带来新的创作之源。
  例如,我们让学生画出春色。千万不要让学生照着课本上进行临摹,我们可以带领着学生走进春天,让他们各自找出一个景色来进行描绘。当然,作为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规定学生画作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感受,春天应该是怎样表现。学生的画作内容各有不同,有的画出春天的绿柳红花,有的画出春天中的人物穿着,还有的画出春天里冰水同在的湖面。这样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开拓,也让学生走进生活,创作出生活之美。
  (三)引导创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让学生创新,就要给学生一个能够创新的有力环境,前文所谈两点就是给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然而,有了土壤,如果不能辛勤开垦,再肥沃的土地也会荒芜。美术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要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可是世界是会变化的,我们虽然是世界创造出来的,可是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你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你们希望世界变成什么样,就可以画出来,做出来。不要怕你们的希望会落空,也不要担心你们的想象是荒诞,有可能现在你们画出的世界,就是未来你们改变的世界。”学生在于塑造,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不相同,不要将所有问题的答案统一,这就是对于学生创造力最好的激发方式。
  (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谓因材施教,是自古就有的教育理念。然而很多教师就是无法将这个教学思路融会贯通。无法因材施教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虽然轻松教学,但是会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单一,缺乏创造力。有些问题,统一的答案,的确会让学生知对错,辨是非;而对于开拓创新来说,统一答案未必会是好的教学。而美术教学需要的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思维而对其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在教学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那么面对不同的情况就要因材施教。有些学生盲目的临摹名作,只得其形而不得其髓。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告诉他们不要总是痴迷于临摹名作,可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画笔或者双手绘画或创造出来。而对于那些比较擅长动手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将所想的事物制作出来,无论是用陶土还是用其他材料。
  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力,而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那么简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创新力是不可限量的,不要让我们的“统一”把他们的创作扼杀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创新力不仅在教师的教学之中,还应该注意家庭教育的配合。然而,所谓师者,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要如何引导学生,激发起创造力,让学生将色彩带入我们的未来生活,还是要我们的美术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曦.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01):101.
  [2]刘昕辉.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01):28.
  [3]李莎莎.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35.
其他文献
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一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安全合作依然与经济贸易飞速发展的现状不相匹配,不利于起到持续性保障作用。本研究在综合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源安全现状
由多年的生活观察发现,国人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出奇地高,但同时又对现代政治科学出奇地无知.这里说的“国人”,当然是指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水平的民众.对于产生这两种极端现象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研究比较了5种方法从棉花叶片中提取棉花曲叶病毒(CLCuV)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对不同的CLCuV分离物的PCR扩增表明,通常用于双生病毒基因组DNA提取的NaOH法和CTAB提取的DNA无
摘要:建筑速写在高职院校中是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绘画课程。上建筑速写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审美设计的能力以及造型表现的能力。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绘画基础并不是很好,并且学生们的绘画基础存在差异。要改变这一现状,使每位学生都能把这门学科学好,就得从教学方式上入手,改变传授知识的方法,以便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关键词:高职;建筑速写;探索  一、高职
依法治国是大国崛起的必要前提,是基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考量。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是我国法治进程发展的历史,是治国方式的转变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领导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刑法以其最严厉的强制性必然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最后一道
摘 要: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我们可实现对沥青以及砂石材料的有效节约。在有效处理废料方面也占据绝对优势,借此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在选择旧沥青混合料的同时,就地利用是进一步降低新材料使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进一步改善运输以及废料处理等问题,最大限度治理废气以及粉尘对空虚造成的污染。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主要针对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维修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黑白色被示为经典的无彩色,深受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主要从黑白色在中国传统色彩中的地位,黑白色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在现代服饰领域中运用
并联机构的对称性、高精度和高刚度等优点使其适合作为微动机器人机构 ,因此并联机器人的分析与设计理论和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微动机器人。研究微动机器人机构的设计方法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