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就在身边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大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要乘两天两夜的火车才能抵达。那时小小的县城里还没有车票代售点,无法通过提前订购而买到票,每次都是坐长途汽车到省城的火车站后再买票。记忆中很少能买到有座位的票,有时连无座票也买不上,只好买张站台票,先上车再补票。
  每次都是母亲送我。两只大旅行包装得鼓鼓的,沉甸甸的,都是些家乡土产品,象年糕、花生、大枣之类。母亲怕我吃不惯北方的饭菜,让我带上打打牙祭。如果买到了座位票,母亲便很开心,笑容一直挂在脸上,直到把我送上火车。如果没有买到座位票,母亲便一直唠叨,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上车后嘴巴要甜些,不要怕开口,要主动和身边坐着的大爷大娘大哥大姐们说话,问清楚他们到哪里下车,好有目标地等候他们的座位。“肯定会有中途下车的,一定要问啊!”母亲恳求我。我点点头。火车缓缓地开动了,窗外站台上,母亲又一遍高声嘱咐我:“一定要问啊!不然会一直站到学校的。”我含泪答应,母亲的身影渐渐远去。
  “这位大爷,请问您老到什么地方下车?”
  “终点站。”
  “这位大婶,您呢?”
  “也是终点站。”
  “这位大哥,您到什么地方下车?”
  “还有一整天的路程呢。”
  “这位大姐呢?”
  “俺到终点站下车。”
  “这位大妈,您到什么地方下车?”
  “小伙子,我还有两站路就到家了。”
  “我就在旁边等您的座位好吗?”
  “好的,好的。”大妈挪了挪身子,让出座位的一角,示意我先坐下。
  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就这样按照母亲教给的方法,不厌其烦地询问身边每一个陌生的坐着的人,有时候一口气要问八九个人才有结果。运气好时,只要等上一站路个把小时,就能坐到座位;运气不好时,则要耐心地等上半天时间,但与两昼夜的旅程相比,半天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因为每一次都能找到座位,所以漫长的旅程我就不再感到害怕和恐惧。
  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我们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只要我们肯与周围陌生的人说话,就完全有可能在身边找到座位,获得帮助。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际翱翔,一个却深潜水底。(一)入营之夜,彻夜无眠。也许是因为半个地球之远的巨大时差,晚上9点半突然从上班时间变为熄灯时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直被外界批评像个男人多于女人,很少穿裙子,经常穿裤子,连最起码的花架子也不想装。  但位高权重的“母大虫”,并非市井猜测的那样,是一个权力欲旺盛的“超龄中女”,她声称,如果奥巴马竞选连任成功,自己也不会继续担任国务卿,退休之后,只想阅读写作,或许教书,理由是她依然对很多事情抱有兴趣,只想旅行,而不是动辄几百人簇拥的出巡。  身为政客,会否说出自己心里话,当然有所保留。但有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