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提升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对策。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一、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基层文化工作却不甚理想,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本文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工作难以开展。近年来,文化部门的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的活动经费,艺术创作经费,文物经费及其他经费的实际需求与财政列支相差太远,无法按要求正常开展相关工作。大多数乡镇也因各项工作任务重、开支大,而大大削减文化费用的支出,文化经费虽然已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但花钱也是能省则省,能不开展就不开展,这就使乡镇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次数和形式有限,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固定在公益演出、公益电影等几个方面。乡村文化生活更加贫乏,除了广场舞、健身操以及极少数地方群众自发组织的有限的广场活动外,几乎无其他文化活动。
  (二)基层群众文化人才现状堪忧,专业人才匮乏。一是文化部门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老龄化严重。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具备开办艺术培训班的专业素质,整体文化服务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乡镇文化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文化部门与乡镇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人事、编制等都隶属乡镇,缺乏管理权和监督权,而乡镇在选择文化工作人员时并未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造成了个别不懂文化、不爱文化的文化专干管理文化。由于各方面原因,文化专干的业务得不到提高,缺乏必要的工作凝聚力,文化服务水平低。三是民间艺术人才缺乏。每个乡镇、街道拥有的文艺人才太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等工作上,没有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措施及办法,大多面临断层、提高缓慢、后继无人的状况。
  (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矛盾突出,专业人员不固定。乡镇普遍存在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专职、不固定,调动频繁,业务衔接不畅的情况。很多文化专干常年兼职或承担其他事务工作,如包村包点,下乡入户,镇里的其他工作都要靠上,并纳入个人考核考评,而文化活动不涉及文化专干利益,导致文化站工作人员业务多、责任大、压力大,文化专干只得把重点放到乡镇其他工作上,而无法顾及本职工作,有的因承受不住压力和劳累,甚至调离群众文化工作岗位,导致衔接不畅。
  二、如何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品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基层群众文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创新,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已成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推进共建共享,整合辖区内文化资源。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辖区的实际和区域优势,树立“共建互助”的理念。第一,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办文化。改变单纯由政府办文化的组织方式,从以往直接抓管的形式向扶持、引导的方式转变,对区域内的有效资源加以利用,鼓励辖区企业、学校、个人投资或利用现有资源共同兴办图书室、娱乐中心、健身房等文化基础设施,合社会之力办文化。第二,建立基层文化网络。在现有的文化馆、站、屋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建设数字信息共享工程,将文化资源的信息在网络中进行交流,成立乡镇之间的各种文化网络共享,使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文化资源能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有效地将文艺骨干、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及文化经营者维系在一起,共商共施发展文化大计。
  (二)强化文化骨干带队伍,夯实文化基础。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文化队伍,是发展文化事业的中坚力量。第一,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乡镇、街道的干群是基层文化的直接管理队伍,他们自身的素质、文化涵养及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基层文化的命运。在新的机制下,必须在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将文化工作做细做实。第二,文化艺术队伍的建设。文化艺术队伍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起着主流、引导、推动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专业文化艺术人才作为活跃基层文化事业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提高从业人员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采取专业与业余并重的方针,通过自学、专业培训等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积极培养各种人才,并用优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設的舞台上尽情发挥才能。
  (三)丰富文化活动载体,提高群众文化内涵。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的生命,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群众得到美的享受,也是丰富基层文化内涵、提高整体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把开展群众性娱乐活动作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以活动促进群众交流、提高群众良好文化素养、构筑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适时举办各项综艺性的文化活动。(1)推行节日文化活动。每逢民族传统节日,乡镇单独或与辖区单位搞联欢活动,推出乡镇文化的“知名品牌”,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唱自乐的节目,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记住历史,继承传统,创新未来。(2)丰富广场文化活动。以建立文化广场为重点,建立娱乐场所、活动阵地,举办秧歌、歌舞,拔河比赛、棋类比赛等综艺性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
  (四)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品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些久存于社区的民族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青睐,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第一,挖掘、保护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收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作品,特别要注意抢救隐于农村的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作品和濒临失传的作品,有些可以作为资料保存,有些可以作为创造新文化特色的借鉴,有的可以直接用来为群众服务。第二,利用、创新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如古迹、古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及民间艺术、传承文化等等。民间藏有无数身怀绝技的艺人、工匠,要充分利用这批宝贵的人才资源,在书画、地方曲艺等方面不断扩大品种,结合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文化品位。我们要在挖掘、传承、创新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加快文化交流,发展本地特色文化,让当地的文化品牌走出村庄、走向大江南北。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认真解决基层文化发展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不断推陈出新,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全方位建设,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图景。
  参考文献:
  [1]张良.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读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2]乔鸿翔.浅议农村文化建设对策[J].河南农业,2011(11).
  [3]廖新宇.对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反思与建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作者简介:李兰臻,女,本科,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人民政府,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古滇国铜鼓形贮贝器中的舞蹈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无论从舞蹈文化层面而言,还是从民族历史维度而论,其都凝聚了南方少数民族深刻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内涵.石寨山M12:2中的歌
摘要:近年来,随着手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摄影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是“摄影记者”,人人成为“自媒体”,新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摄影的发展,探究其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手机摄影 新媒体 影响  一、手机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2000年,韩国三星公司发布了世界第一部带拍照功能的手机,但从根本意义上讲,这部手机的摄像头与手机部件是独立的。  200
摘要:在信息网络全面覆盖的大数据时代,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一度达到了高峰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逐渐变得举步维艰。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自身的运营模式,并制订相应的图书馆建设措施,以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地位,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数字化图书馆 建设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大数据时代,科技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大量的信息输出令人应接不暇,而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却仍然
该课题使用丹参与黄芪合剂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的修复进行干预,以了解该中药在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第一部分,活血生肌类中药在SD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的修复
实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可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让总馆的阅读资源通过各个分馆辐射更多的读者,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均衡发展,这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本文以张掖市甘
文旅融合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潮流,而图书馆可以借势发展和创新.但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让全民阅读更加深入,如何在这方面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等,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
近年来,我国对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给予了高度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扶持,不论是在学校内设置各种形式的图书室,还是在相应地方建立公共图书馆,都对提升儿童阅读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效
摘要: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人们工作之余、自主参加的社会活动形式。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文化馆、基层综合文化中心都暂时闭馆,这给群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在疫情期间更好地开展群文活动。本文以“文化云”类数字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为例,引发对群文活动开展形式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云” 互联网 群文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文活动正逐渐告别单一形式,走向多样化的道路,其中数字化
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是公众文化服务的一项常规内容,既具大众阅读推广的共性,又具家庭阅读的个性.本文试图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聚焦家庭、生命、孝道、爱、家国情怀等重要向